邵窩是北宋著名哲學家邵雍安樂窩的別稱。邵雍一生不求功名,過著隱逸的生活。耕稼自給,名其居曰安樂窩,自號安樂先生。乾隆皇帝南巡路過河南蘇門山,在邵雍隱居的安樂窩盤桓多日,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回京後即仿建於此。邵窩殿不大,只有正房三間,立於高台之上,矮牆環護,殿後圍牆隨山勢而建,圍城半圓形。整個邵窩殿與周圍山林和諧相處,返璞歸真,融為一體。其實邵窩並非安樂窩,乾隆也只是喜愛邵窩周邊的山水環境,卻永遠不會學邵雍隱居山林。有詩為證:“因以邵窩名,境似志則殊”。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邵雍安樂窩
- 別名:邵窩殿
- 說明:隱居生活
- 相關作品::“因以邵窩名,境似志則殊”。
名儒邵雍。按說法,邵雍至少有5個頭銜:易學大師、理學家、思想家、文家、教育家。
據說當年邵雍出行,所到之處,老百姓爭相迎候。無論是當官的,還是種地的,看到邵雍都會說:吾家先生來也!更有好事者,模仿蘇門山上“安樂窩”的樣式在各地造房,專門等著哪天邵雍來了住在這裡,稱之為“行窩”。乾隆皇帝游百泉,看到了“安樂窩”,對邵雍的治學精神極為感慨。不僅寫下了讚揚他的詩句,還讓身邊的工作人員將“安樂窩”的布局結構臨摹下來。回到北京後,在頤和園照原樣修了一座“安樂窩”,賜名“邵窩殿”。
“茅屋任意自逍遙,山徑崎嶇賓客少。看的是無名花和草,聽的是牧野禽聲叫。喜的是青山隱隱,樂的是綠水滔滔。春花開得早,夏蟬枝頭鬧。黃葉飄飄秋來了,白雪紛紛冬又到。唉!嘆人生易老,總不如蓋一所安樂窩,自在逍遙。上懸著琴棋書畫,下墜著漁讀耕樵。閒了把琴敲,悶了河邊釣。吃一杯杜康酒樂陶陶,這滋味誰能知曉?”
百泉湖畔的蘇門山上,至今還保存著他的舊居“安樂窩”的基址。說到安樂窩,很容易讓人聯想起“貪圖享樂、舒適安逸”的意思,其實它的原意並非如此,《易經》上說:“君子所居而安者,易之序也;所樂而玩者,爻之辭也。”意思是說,君子處世,所以能夠心安理得,不煩不躁,是因為他能效法《易經》的精神、條理和次序;而君子所能得到快樂,並且玩味欣賞的,就是《易經》中的爻辭了。邵雍根據這種“安”與“樂”的含義把自己讀書居住的地方稱作“安樂窩”,還自稱“安樂先生”。
邵氏後代大多在浙江的餘姚、紹興、定海一代,香港著名的大富豪邵逸夫就是邵雍的第34代孫子,在他浙江老家的廳堂上,至今還懸掛著“康節遺風”的巨大匾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