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澤祖

邵澤祖 男,1944年出生,雲南紅河縣人。現任紅河縣地方志編纂委員會副主任、《紅河縣誌》主編;兼任縣老年詩書畫協會會長、曾兼任縣僑聯副主席;為中國民俗攝影協會會員、省地方志學會會員。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邵澤祖
  • 國籍中國
  • 出生日期:1944年
  • 出生地:雲南紅河縣
  • 性別:男
人物履歷
邵澤祖自幼酷愛詩文、美術、攝影藝術,苦於無機會深造學習,全憑自學、實踐,成為一名優秀的地方志專家、詩人、攝影藝術家。他經歷坎坷曲折,有過磨難,也有過欣慰。幼年時父親就出國經商謀生不歸,生活全靠母親維持,歷盡艱辛。1963年參加工作,在縣他龍畜牧場當放牧工人。1965年2月11日深夜,壞人乘牧場職工回家過春節,場裡人少之機,肆意殺人縱火破壞。他在熟睡中遭壞人槍擊,幸虧子彈偏高擊中睡枕上方12厘米處牆壁,才幸免於難。他驚醒後只見烈火沖天,人吟牛吼,門口橫躺一具屍體,面目全非,整個山谷一片狼籍恐怖慘狀。在敵情不清、情況不明的情況下,他見義勇為,從熊熊燃燒的草房宿舍中,背出遭槍擊負重傷的王和成同事,打開烈火燃燒的牛廄柵欄,放出300多頭牛逃生,使國家財產免遭重大損失。之後帶著兩個年幼(14-15歲)的牧童,背著傷員急行3公里到咖啡場向縣公安局報案,盡了應盡的職責。“文革”期間在迤薩鎮工作,1968年“清理階級隊伍”時,因“站錯隊”和“海外關係”問題,遭殘酷鬥爭,無情打擊,肉體和身心受到嚴重摧殘。1972年落實政策重新安排工作後,曾在縣財金局、司法局、文化館等單位工作。1979年在縣民政局地名辦公室編著《紅河縣地名志》;1984年3月至今在縣地方志編纂辦公室工作,長期任副主任主持工作。參編首部《紅河縣誌》、主編《紅河縣土地誌》、副主編《僑鄉迤薩》、編繪《紅河縣地圖》掛圖等圖書。《紅河縣誌》獲全國優秀地方志二等獎、《紅河縣地名志》獲省優秀地方志一等獎、《紅河縣土地利用現狀調查報告》獲國家土地管理局三等獎。論文、詩詞、攝影作品多次在國家、省州刊物發表並獲獎。已過花甲之年,壯志不減當年,現正承擔主編1978-2005年《紅河縣誌》重任,為家鄉文化建設事業發揮餘熱,也是有生之年最大心愿。為避免過去修志“閉門造車”弊病,提高寫作水平,開闊視野,走出國門,了解世界,近幾年自費、公費先後到新加坡、馬來西亞、泰國、寮國、越南和德國、法國、義大利、荷蘭、比利時、瑞士、奧地利、盧森堡梵蒂岡列支敦斯登、聖馬利諾等國家考察學習,增長見識。從事修志工作30年如一日,不計較個人得失、默默無聞,任勞任怨、辛勤筆耕、淡泊人生。曾受到省政府、州政府、省民政廳、省地方志編委會等單位表彰獎勵。在編寫地方志書的同時,也擅長詩詞藝術研究、探索與創新,注重深入實際感悟人生,其作品以極為凝練的筆墨,烘托出極為深邃的意境和寬廣的情蘊,行文簡潔犀利,想像奇特新穎;文字對仗工整,清嫻淡雅幽香;語言質樸明達、刻畫細緻真切。情景交融、情事合一,情理互現,熔思想和藝術於一爐,極富哲理和穿透力、感染力,具有較強的獨創性及鮮明的個性。在內容上或大氣,或達觀,或悲壯,或淒婉,或哀怨,或憤慨;在表達上或直白,或含蓄,或形象,或深沉。無論是謀篇布局還是遺詞造句,都顯示了其嫻熟的藝術功力,創造性實現了景致與情懷,現實與歷史的和諧統一,自然而然地從多種角度折射出其馨香的品德和高潔的志向,托今追昔,勇於創新,在創作實踐中豐富和發展了新的理論,取得了豐碩的成果和寶貴的經驗,撰寫了多首具有較高學術研究價值的精品詩作,在學術界引起了廣泛關注,不僅凸現了他對生活的深入觀察和藝術把握,也從另一個側面展現了一個詩人在二十世紀所取得的創作業績和向社會奉獻的代表性佳作,為有關部門和相關研究領域的專家學者提供了參考借鑑史料、為中國文學事業的繁榮和發展作出了突出貢獻。事跡和作品載入《世界傑出華人風采錄》、《中國僑界模範人物名典》、《中華當代美德詩選》、《中華翰墨名家作品博覽》、《中華縱橫獲獎作品選》、《雲南志壇人物譜》等書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