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元沖

邵元沖

邵元沖(1890—1936),字翼如,浙江紹興人。畢業於杭州浙江高等學堂,國民黨中央宣傳委員會主任委員。西安事變時,被士兵槍擊,因搶救無效死於西安,時年46歲。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邵元沖
  • 別名:翼如
  • 出生地:浙江紹興
  • 出生日期:1890年
  • 逝世日期:1936年
  • 職業:國民黨中央宣傳委員會主任委員
  • 畢業院校:杭州浙江高等學堂
  • 代表作品:《西北攬勝》
人物信息,簡介,個人履歷,生平,相關事件,著作,

人物信息

簡介

姓 名: 邵元沖
性別:男
學 籍:杭州浙江高等學堂
字 號: 翼如
黨 派:中國國民黨
籍 貫:浙江省紹興
生 卒: 1890年—1936 年
軍 職:黃埔軍校政治部代主任兼政治教官
邵元沖,字翼如,紹興人。

個人履歷

清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中秀才
清光緒三十二年,考入杭州浙江高等學堂,開始接受民主革命思想。同年,加入同盟會
清宣統元年(1909年),舉拔貢。次年,考取法官,任江蘇省鎮江地方審判廳庭長。清宣統三年,東渡日本留學。辛亥革命爆發後回國,1912年中華民國成立時任上海《民國新聞》總編輯。
邵元沖邵元沖
民國2年(1913年)7月,“二次革命”起,赴江西湖口,參加 討袁之役,失敗後亡命日本。
民國3年,加入中華革命黨,並擔任《國民》雜誌編輯。後任中華革命軍紹興司令官,與夏爾圖謀控制浙江,因事泄逃亡上海。
民國4年12月,在上海參與肇和兵艦起義。
民國5年,在山東淮縣參與組織中華革命軍東北軍,再遭失敗。
民國6年,孫中山在廣州成立軍政府,任陸海軍大元帥,被任命為大元帥府機要秘書,並代行秘書長職務。
民國8年冬,赴美國留學,先後就讀於威斯康星大學哥倫比亞大學。後奉孫中山之命視察海外國民黨工作,遊歷美、英、法等國,並去蘇聯學習軍事,再去德國遊學。
民國12年11月,在莫斯科結識正訪蘇的蔣介石。
民國13年1月,在國民黨“一大”上,被選為中央候補執行委員,不久補選為中央執行委員和中央執行委員會常委、中央政治委員會委員。
民國13年5月13日,被孫中山任命為黃埔軍校政治教官。
民國13年6月,又兼任粵軍總司令部少將秘書長,後任黃埔軍校政治部代主任。
民國13年11月,隨孫中山北上,任孫中山機要主任秘書。到北京後,又兼任《民國日報》社社長。
民國14年3月,孫中山在北京逝世時,為遺囑見證人之一。11月,與鄒魯謝持等在北京西山召開“西山會議”,公開反對孫中山聯俄、聯共、扶助農工三大政策。
民國15年1月,國民黨在廣州召開“二大”,通過《彈劾西山會議決議案》,受書面警告處分。3月,西山會議派又在上海召開所謂“國民黨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成立“中央執行委員會”,被推選為“中央執行委員會委員”。
民國15年5月,應蔣介石邀請,南下廣州,任國民黨中央青年部部長。民國16年初,國民革命軍北伐攻占浙江後,任浙江省政治分會委員兼杭州市市長。
邵元沖書法邵元沖書法
民國17年初,任廣州政治分會秘書長。4月,到上海創辦《建國》周刊,後遷至南京出版,並改為月刊,任社長。
民國18年3月,在國民黨“三大”上,當選為中央執行委員、中央政治會議委員,併兼任國民黨中央黨史資料編纂委員會常務委員。
民國19年12月,又兼任國民政府考試院考選委員會委員長。
民國20年以後,任國民政府委員、立法院副院長、代理院長及國民黨中央宣傳委員會主任委員。
民國24年春,因對日外交問題與中央政治會議主席兼行政院長汪精衛發生矛盾,辭去宣傳委員會主任委員職務,遊歷陝、甘、寧、青、等省。
民國25年12月初,應蔣介石電召去西安。12月12日,張學良楊虎城發動西安事變時,從西京招待所跳窗逃遁,被士兵開槍擊傷,兩天后卒於醫院。
邵元沖著有《各國革命史略》《孫文主義總論》《西北攬勝》《邵元沖日記》等。

生平

1903年中秀才,1906年考入“浙江高等學堂”,並加入同盟會。1909年舉拔貢,次年考取法官,任江蘇鎮江地方審判廳廳長。
1911年赴日本留學。
1912年任上海《民國新聞》總編。二次反袁革命後赴日本。1914年加入中華革命黨,任《國民》雜誌編輯、中華革命軍紹興司令官。1917年任孫中山大元帥府機要秘書、代行秘書長職事。
1919年赴美國留學。
1924年任國民黨中央候補執行委員、中央政治委員會委員、粵軍總司令部秘書長、黃埔軍校政治教官、政治部代主任,孫中山機要主任秘書,《民國日報》社長。1925年參加國民黨右派召集的西山會議。1926年後,任國民黨中央青年部長,1927年初,國民革命軍北伐攻占浙江後,任浙江省政治分會委員兼杭州市市長,因挪用公款引起市民指責,被迫辭職。1928年初,任廣州政治分會秘書長。4月,到上海創辦《建國》周刊,遷南京改為月刊,任社長,進行反共反馬列主義宣傳。1929年3月,國民黨召開“三大”,當選為中央執行委員、中央政治會議委員。1930年以後,任國民政府委員、國民政府立法院副院長,兼任立法院代理院長。國民黨“四大”繼續當選為中央執行委員、中央政治會議委員,兼任國民黨中央宣傳委員會主任委員。1935年12月,國民黨召開“五大”,繼續當選為中央執行委員會委員和中央政治委員會委員。
邵元沖所題字邵元沖所題字
1936年12月初,應蔣介石電召去西安。12月12日,張學良、楊虎城發動西安事變時,從京西招待所跳窗逃跑,被士兵開槍擊傷,兩天后死於醫院。

相關事件

1924年6月16日,黃埔陸軍軍官學校舉行開學典禮。然而,就在軍校開學不到一個月,軍校首任政治部主任戴季陶突然不辭而去。戴季陶神秘失蹤後,政治部主任一職由原政治部副主任邵元沖代理。邵元沖是舊派文人,不會做政治工作,工作打不開局面。他把政治部主任一職當成一個官來做,既不接近學生,也不接近教官,和黨代表廖仲愷很少打交道。邵元沖給自己安排的工作任務是每個星期由小汽艇送到島上為學生做幾次政治演講,完後夾上公文包匆匆離去。每次演講內容,不外乎從孔孟的忠孝禮義联繫到孫中山的三民主義,並闡述三民主義的基礎來自孔孟的仁義、仁愛之道。他演講的這一套不僅一般學生十分反感,就連國民黨學生也認為他歪曲了總理的三民主義之內容,時常起鬨,趕他下台。好在邵元沖是“宰相肚裡能撐船”,並未將這群乳臭未乾的黃毛學生的戲言當回事,仍舊搖頭晃腦地講他的孔孟之道,不管學生是否在聽。久而久之,以後,每當邵主任作政治演講時,學生們要不就酣然入睡,要不就隨意聊天,好不自在。因而大家戲稱他為“催眠術主任”。邵元沖所主持下的政治部,其實只是個空架子,只有兩位擔任記錄工作的書記,成了實實在在的“聾子的耳朵——擺設”。對此,全校師生極為不滿,一致強烈要求撤換邵元沖。情況反映到黨代表廖仲愷那裡,廖黨代表接受了師生們的強烈要求,經蔣介石校長、蘇聯軍事顧問加倫將軍會商,決定請中共方面推薦一位適當人選接任政治部主任。1924年8月底,周恩來從法國回國後,經中共廣東區委認真考慮,決定派他去軍校接任這一職務,這樣周恩來就成為了黃埔軍校第三位政治部主任。
1925年3月12日,邵元沖親眼目睹了孫中山“形狀大變”、“呼吸漸停”至 “孫夫人以手敷垂其眼帘”的過程。當天日記記道:“以公遺命,將來遺體欲葬於南京之紫金山,並命保存遺體仿列寧之式。此事決由孔庸之(即孔祥熙)與協和醫院商辦。至公之欲安葬於南京之紫金山者,蓋以此為第一次革命首都之地,且欲激勵後死者以完成辛亥革命之工作也。”
1925年3月12日,中山先生謝世,在追悼會上,邵元沖講演“孫公略史及三民主義”,以後在中央黨部、國民政府等多種場合,邵元沖多次演講“學者精神之孫先生”、“中國國民黨之中興運動”、“孫中山乙未廣州起義經過”、“孫公革命之精神及其大節”;擬《總理學記》、《辛亥革命之意義》,對中山先生的思想進行了廣泛深入的宣傳。
作為國民黨上層的核心人物,邵元沖無論在中央黨部、宣傳委員會還是立法院工作期間,都與出賣民族利益的人和事作堅決鬥爭。當看到日寇陸續入關侵犯我國領土時,邵寫道:“寇日深,中樞再不決殺賊,民必盡去,亡無日矣。”
邵還與汪精衛之流作了堅決的鬥爭。1935年元月,在中央政治會議上,在討論對日外交方針時,汪精衛主張“謀中日之親善”,邵當場指出:“一不自慎,即足為日冠予我以重重束縛而不易振拔。”在政治會議上,汪精衛提出對日本表示和緩原則,邵批駁道:“日寇迫脅之行動必仍變本加厲”,這樣做,“民間之疑慮及對政府之反感”必加增;在中央常委會上,汪精衛“主張將中國小教科書中關於日寇侵略中國之史實完全刪去”,邵痛陳不可,堅持“教育工作套用民族精神訓育”。

著作

1、《各國革命史略》
2、《孫文主義總論》
3、《西北攬勝》
4、《邵元沖日記》等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