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元哲

邵元哲(1530—1584),字晦之,別號古愚,明朝貴州普安州(今貴州盤縣)人,軍籍。明世宗嘉靖三十四年(1555)乙卯科鄉試第二名舉人,嘉靖四十四年(1565)乙丑科金榜題名由舉人躍入武英殿第二名進士、亞元。歷任民部主事、淮安知府、山東副使、雲南右參政、浙江布政使等職。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邵元哲
  • 國籍中國
  • 出生地:貴州
  • 時代:明
簡介,生平,

簡介

邵元哲,明朝貴州普安州(今貴州盤縣)人,明世宗嘉靖三十三年(公元1554年)舉人,次年進士。明神宗萬曆年間任淮安府知府。時府城東漳河通射陽湖入海。邵元哲為灌輸咽喉,久淤,他疏請疏通之。他又組織民眾增築城西長堤,以陰攔黃河之決水,還建閘壩以使運河正常通航。為老百姓辦了不少好事,淮人肖像祀之。後官至雲南右參政。

生平

明神宗萬曆二年,邵元哲任職淮安知府。明代黃河奪泗奪淮後,淮安作為黃、淮、運的交匯處,成為治理黃、淮、運的關鍵,是整個治河工程的最重要之處。作為知府的邵元哲,上疏朝廷奏請疏通被淤塞的“漕道”是其首要任務。
萬曆三年(1575)二月,總河都御史傅希摯奏請開泇河以避黃險,沒有能夠施行。希摯又奏請浚梁山以下,與茶城互用,淤舊則通新而挑舊,淤新則通舊而挑新,築壩斷流,常通其一以備不虞,得到朝廷的批准。結果,河工未成,而黃河從崔鎮決口,淮河從高家堰決口,高郵湖從清水潭、丁志口等處決口,淮城幾乎全部淹沒水中。都御史王宗沐從知府邵元哲議,重修高家堰又開菊花溝,以泄淮安、高郵、寶應三城之水。邵元哲在《重浚澗河碑記》中對開菊花溝進行了詳細記敘:“郡城東有澗河,其來已久,蓋上泄三城之瀦水,而下通濱海之舟楫,厥利不細。歲久湮淤,工巨不易舉,間常稍稍浚導。而黃流一漫沙田,復平陸矣。支河既壅,新漲駕出,民愈益苦水。督撫臨海王公,乃環城築長堤數十里,黃流不復入,而三城淫霖既集以堤,故內水復不出,病涉者眾,乃謀浚澗河。庀工度地,闊四丈,深七尺,長三十里,東通射陽湖以入海,建閘河澨,以備蓄泄。”
萬曆四年,邵元哲修築淮安長堤,又疏鹽城石口下流入海。萬曆五年,侍郎吳桂芳、知府邵元哲、同知劉順之、通判王弘化等協力增築山陽運堤,皆加高增厚,使運河堤壩更加堅固。自板閘以南至黃浦長七十里,閉通濟閘不用,而建興文閘,且修新莊諸閘,主事張譽築清江浦南堤以御湖水,加河岸以御黃淮之水,加清江閘土岸以便運舟之牽挽者。主事陳瑛加板閘漕堤,北接平江伯陳瑄舊堤,南接侍郎翁萬達新堤,新堤因挑河出而為之也。淮安境內運河沿線,堤、閘並修,淮、揚漕道漸趨穩固,在很大程度上保證了明王朝賴以維持統治的南北交通大動脈的暢通,保證了漕糧順利運輸,解決了龐大的中央政權以及北方政治、軍事運行所需的供求給養,鞏固了大明王朝的集權統治。
邵元哲以“治河、導淮、濟運”維持經濟大動脈暢通,維護明王朝統治穩固的同時,也責無旁貸地挑起治理郡城水患災難的重任。自從黃河南下奪淮入海,淮安就成為一條“洪水走廊”,水災十分嚴重,淮安幾乎到了傾城被洪水吞沒的嚴峻程度,“及水之狎至,冒城郭,傾廬舍,人弗能存也”。淮安人胡效謨就曾在《淮安大水記》中寫道:“水高五六尺,由通閘建瓴入。高於街四五尺,懸注以入。水且沙半,凡所經河渠,中心皆沙為洲,所過街市,房廊兩旁堆沙三四尺,門戶閉,曉即沙壅,挖始得開。院落中,蚊可斗量,昏明之交,聲若風雨;平地水已七八尺。鄉聚屋低者,水壓其檐。人皆穴屋棲樑上。高者門未沒尺許,人皆桴偃臥出入,稍不戒,隨浪旋沒。時兩城水關皆閉,城門皆築土壩,外水固不得入,城中雨水積已五尺余。城外水高於城內屋脊,夜靜水聲洶洶在梁棟間,坐臥令人魂搖心蕩。八月十八日,大震電一夜,城中水深七尺,煙火盡絕。”
邵元哲奮不顧身地投入到治水救民的艱巨任務中,“方公之御水也,以身任之,而不自有其身。是故勤守視,嚴候望,退不解帶,寢不鍵關,探偵一聞,即屏御馳驅,貫穿於泥塗畚牐之內,百姓皆攀挽而從之。蓋唯知性命所系,而不知其為太守也,夫是以水而不害。”
在治水方面,邵元哲更有一個大手筆——為歸避水患遷移宿遷縣城。據有關記載,當時的宿遷縣城位於今宿遷市宿城區項羽故里附近,地勢低洼。洪水過境,民居半入於河,且威脅政事堂。邵元哲本著“吾不忍十餘萬生靈盡委而棄之河流也”,而力主宿遷百姓遷安故土,將人們搬遷到洪水不逞凶的高地上。他多次呼籲,帶頭捐款,“發幣金漕粟三千六百兩有奇,又益以贖鍰二千百九十有奇,乃遷縣馬陵山椒焉。馬陵山距舊治三里而近,然其地則峨然隆起矣”。遂使得“民安故土,髦循舊習,衢吟巷歌,熙熙愉愉。若漢徙舊社於新豐,而犬羊雞鴨之競識其家也。是年六月,沔水來僅走城下,不得壞民居。父老子弟登陴而眺曰:樂哉,我輩顧乃有今也。”遷城成功之後,邵元哲親自作《遷宿遷縣記》《宿遷城記略》以記之。
邵元哲特別敬重文人學子。邵元哲“幸矣臨茲土,居然振古風”,重視教育,興辦教育,有時親自授館傳經,“訟德周棠樹,詩陳魯泮宮”。
吳承恩就是邵元哲最為敬重的文人。每每公務之暇,邵元哲常常到吳承恩的家裡,拜訪吳承恩,兩人把酒臨風、談詩論文,甚為投機,結下深厚的友誼。每當有重要的客人光臨時,邵元哲也往往會邀請吳承恩作陪。萬曆五年(1577),邵元哲在招隱庵招待好友郭第時,邀吳承恩作陪,為此吳承恩賦《邵郡公邀同郭山人飲招隱庵》詩一首,詩中“多幸山公憐病客,許陪高逸侍清嚴”抒發了他受邵元哲垂青邀陪郭山人的感慨。
邵元哲蒞淮之時,淮安久罹災傷,民困至極。知淮期間,其有為有守,輕徭薄賦,民得漸蘇,雖說守淮只有三年,但為百姓辦了不少好事,受到了淮安百姓的愛戴、崇敬,也多次被上級推薦異績,得到皇帝的垂青和重視,被皇帝“賜璽書褒之”。萬曆五年十二月,當邵元哲升任山東副使專督河工臨行之際,“淮人無老幼遮道泣送之”。淮安人民感念邵元哲的恩德,於龍興寺東禪堂內立像“祀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