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經歷
1985年,邵丹考入中國人民大學附屬中學。1995年,取得清華大學建築系美術專業認證
(全國共5人);同年,出於對電影事業的熱愛,高考時選擇了北京電影學院攝影系,主修故事片攝影;之後,在戰爭電影《
鴉片戰爭》劇組實習,參加前期美術設計的沙盤製作工作和資料收集工作。
1996年,拍攝短片《十年之約》。1997年,拍攝短片《此時,彼刻》,該片被電影頻道作為16毫米影片示範片,並獲得大學生電影節學生作品紀念獎。1998年,拍攝短片《清唱,靜聽》,該片入選香港“兩岸四地”大學生電影節15部優秀作品,入圍台北國際電影節學生電影金獅獎決賽(11部入圍影片中唯一一部亞洲影片),獲得大學生電影節學生作品二等獎。
1999年,從北京電影學院攝影系畢業
(本科四年全部一等獎學金(共六次),1999年獲市級優秀畢業生(全校共兩名));同年,考入北京電影學院攝影系
(碩士),主修故事片攝影;隨後,拍攝短片《一針就靈》;此外,還擔任了電視電影《
媽咪的春天》的攝影師。
2000年,在劇情電影《
相伴永遠》劇組實習,擔任掌機和量光的工作,並在劇組前往法國拍攝期間擔任劇照工作;同年,掌鏡由
劉小鋒、
沈曉海合作主演的古裝電影《
王勃之死》,該片講述了名冠初唐四傑之首的詩人王勃短暫、炫麗又充滿傳奇色彩的一生。
2001年,拍攝電視電影《
古玩》。2002年,擔任劇情電影《鼓浪嶼》的攝影師;同年,擔任愛情電影《
天上的戀人》的攝影指導,他憑藉該片獲得第15屆東京國際電影節最佳藝術貢獻獎;之後,從北京電影學院攝影系畢業;7月,擔任北京電影學院攝影系的教師。
2006年,擔任劇情電影《
紅色滿洲里》的攝影師,該片由
寧才執導;10月20日,擔任攝影師的劇情電影《
喜馬拉雅王子》上映,該片改編自莎士比亞的戲劇《哈姆雷特》。2009年,擔任劇情電影《
額吉》的攝影指導,他憑藉該片入圍第47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攝影獎、第27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攝影獎。
2014年,擔任攝影師的動作懸疑電影《
特工艾米拉》上映,該片由
許紹洋、
胡夢媛合作主演。2015年,擔任愛情電影《
回到被愛的每一天》的攝影師,該片由
何平執導;同年,擔任喜劇電影《
奔跑吧兄弟》的攝影師。2017年,擔任武俠電影《
刀背藏身》的攝影師,影片改編自徐浩峰的同名小說;同年,由其擔任攝影師的劇情電影《
村戲》上映,他憑藉該片獲得第31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攝影獎。
個人生活
邵丹出生於藝術世家,他的父親是邵瑞(曾獲得金雞獎最佳美術獎)。
主要作品
攝影作品
時間 | 名稱 | 類型 |
---|
2017年 | 《刀背藏身》 | 電影 |
2017年 | 《村戲》 | 電影 |
2015年 | 《回到被愛的每一天》 | 電影 |
2015年 | 《奔跑吧兄弟》 | 電影 |
2014年 | 《特工艾米拉》 | 電影 |
2013年 | 《天機·富春山居圖》 | 電影 |
2011年 | 《第一大總統》 | 電影 |
2011年 | 《一個人的皮影戲》 | 電影 |
2010年 | 《額吉》 | 電影 |
2006年 | 《喜馬拉雅王子》 | 電影 |
2006年 | 《紅色滿洲里》 | 電影 |
2002年 | 《天上的戀人》 | 電影 |
2002年 | 《鼓浪嶼》 | 電影 |
2001年 | 《古玩》 | 電影 |
2000年 | 《王勃之死》 | 電影 |
1999年 | 《媽咪的春天》 | 電視電影 |
1999年 | 《一針就靈》 | 短片 |
1998年 | 《清唱,靜聽》 | 短片 |
1997年 | 《此時,彼刻》 | 短片 |
1997年 | 《跟蹤》 | 短片 |
1997年 | 《寂寞海岸》 | 短片 |
1997年 | 《Sad but True》 | 短片 |
1997年 | 《一個精力旺盛的人》 | 短片 |
1996年 | 《十年之約》 | 短片 |
導演作品
獲獎記錄
獲獎時間 | 屆次 | 獎項名稱 | 獲獎作品 | 備註 |
---|
2017 | 第31屆 | 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攝影獎 | 村戲 | 獲獎 |
2011 | 第27屆 | 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攝影獎 | 額吉 | 提名 |
獲獎時間 | 屆次 | 獎項名稱 | 獲獎作品 | 備註 |
---|
2010 | 第47屆 | 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攝影獎 | 額吉 | 提名 |
人物評價
每一位攝影指導都會有屬於自己的攝影風格,如果將攝影師比作一個品牌,那么他的攝影風格就是代表這個品牌的logo,屬於邵丹的logo就是明顯的色塊和乾淨的用光。在電影《特工艾米拉》和《富春山居圖》中,說明邵丹是一位風格化非常明顯,同時具有辨識度的攝影師(騰訊娛樂評)。
在電影《村戲》中,邵丹賦予了它的黑白影像、充滿儀式感的鏡頭運動,以及某些片段有象徵性意義的局部顏色保留都有別於追求“真實”的同類型影片,由此使得整部電影更具寓言性質。華麗、唯美的影像風格,他的影像具有“攻擊性”,表現力很強。作為一位專業電影攝影師,邵丹能準確為一部電影找到適合的攝影語言體系去輔助敘事的展開。他累積多年的攝影經驗,也讓他有能力去控制好整體電影攝影的“火候”與局部細節的發揮創造(《電影藝術》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