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邱蔚六教授從事口腔頜面外科工作46年,擅長
口腔頜面部腫瘤與整復外科。曾23次21項獲
國家發明獎,國家教委、衛生部及上海市科技進步獎;先後主編了《
口腔頜面外科學》、《口腔頜面外科理論與實踐》等10本專著,並參加了《整復外科學》等20多本專著的編寫。在國內外雜誌上發表論文260多篇;是國內20餘本專業雜誌的主編、副主編或編委,也是國際著名雜誌《Oral Oncology》的唯一中國編委。
人物經歷
邱蔚六,男,四川重慶人,1932年出生於成都市。邱蔚六1955年畢業於原四川醫學院。1955至今供職於原上海第二醫科大學,現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瑞金醫院(
廣慈醫院)及第九人民醫院。歷任住院醫師、主治醫師、副主任醫師、主任醫師。講師、副教授、教授。
口腔頜面外科主任、口腔醫學系主任、口腔醫學院院長、第九人民醫院院長、
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2、3、4屆成員和召集人等。
現任上海市口腔醫學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主任。
中國抗癌協會常務理事,頭頸腫瘤外科專委會名譽主委。國際
口腔頜面外科醫學師學會理事。
日本大阪齒科大學名譽教授及香港牙科專科學院(Dental Surgeon)名譽院士。國際牙醫學院院士。國際牙科研究會和美國
顳下頜關節外科學會會員。邱教授從事口腔頜面外科工作50餘年,擅長
頜面部腫瘤、頜面整復外科與顳下頜關節外科。
成就榮譽
主要成就
1978年6月,對晚期頜面部
惡性腫瘤患者行顱頜面聯合切除術取得成功,為晚期頜面惡性腫瘤病例開闢了一條有希望治癒的途徑,並獲得1980年衛生部重大成果獎。他還在國內外首次提出全額隧道
皮瓣一次轉移術並獲得成功,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率先將顯微外科技術引進至口腔頜面外科領域,使口腔頜面外科、頜面整復外科和顯微外科得到了有機的結合和迅速的發展。1981年,學科成功地建立了我國第一株
口腔癌模型--人
舌癌細胞系Tca8ll3,而後又建立了我國第一株
腺樣囊性癌細胞系及肺高轉移
細胞株等動物模型,並廣泛套用於口腔癌的實驗研究,為臨床口腔癌的
理化因子治療及
生物治療(基因治療)提供了極好的實驗模型,已列入我國自建的細胞系。上世紀80年代,提出經
關節鏡滑膜下硬化療法治療
顳下頜關節習慣性脫位獲國家發明獎,並被國外專著引用。曾獲國家發明獎科技進步獎等3項;23項25次獲部市級一、二、三等科技進步獎;2004年獲何梁何利科技進步獎。主編專著15本,協編20餘本;在國內外雜誌上發表論文300多篇。1980年以來招收畢業了博士生30餘名、碩士生26名,博士後出站6名。25項28次獲國家發明及部省市科技進步獎,何梁何利科技進步獎。
榮譽表彰
2018年獲第四屆“上海市教育功臣”榮譽稱號
代表作品
先後主編了《
口腔頜面外科學》,《口腔頜面外科理論與實踐》等14本專著;和參加了《整復外科學》等20多本專著的編寫;在國內外雜誌發表論文300多篇。曾任《Oral Oncology》編委、《
上海口腔醫學》主編現任《
中國口腔頜面外科雜誌》主編,《Chinese J Dental Research》和《
中國腫瘤臨床》雜誌副主編;以及《The Lancet》中文版編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