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華棟精選集》收錄了作者本人精選的40篇中短篇小說代表作,包括《時裝人》、《公關人》、《直銷人》等代表作。邱華棟在文學上表現了出色的才華,也顯示出了深厚的功底。他以一個名副其實的現代小說家的姿態,以“無法則的創作”使創作之物合法化,隱喻、轉喻與暗示是他信手拈來的磚石。他的小說激烈地對抗世界,表現了現代人面對規則時無以擺脫的焦慮。這部精選集均是其獲獎作品及最有特色的作品,是目前市場上最具收藏價值的精選集版本。
基本介紹
- 書名:邱華棟精選集
- 出版社:北京燕山出版社
- 頁數:467頁
- 開本:12
- 品牌:北京燕行天下
- 作者:邱華棟
- 出版日期:2014年7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540234201
基本介紹,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序言,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邱華棟精選集》由北京燕山出版社出版。
作者簡介
邱華棟,男,當代實力派作家。1969年生於新疆昌吉市,祖籍河南西峽縣。16歲開始發表作品,18歲出版第一部小說集,1988年被破格錄取到武漢大學中文系。1992年畢業於武漢大學中文系,在《中華工尚時報》工作多年,曾為《青年文學》雜誌執行主編,現為《人民文學》雜誌副主編。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中共中央直屬機關青聯委員。
圖書目錄
意象紛呈的都市小說世界——邱華棟小說一瞥
時裝人
公關人
直銷人
袋裝嬰兒
樂騷
翻譜小姐
拋物線
電話人
貓王
鐘錶人
沙盤城市
飛越美容院
樂器推銷員
化學人
剪草坪
一座鑽石山那么大的飯店
苜蓿花環
爬著城市玻璃山
兩個人與城
高速路上的滑板嘎浪士
音樂工廠
壞婦孩
偷口紅的人
重現的河馬
雲
跟隨象群離去
大聲哭泣
刺殺鮪魚
鳥群到達
我是風
時裝人
公關人
直銷人
袋裝嬰兒
樂騷
翻譜小姐
拋物線
電話人
貓王
鐘錶人
沙盤城市
飛越美容院
樂器推銷員
化學人
剪草坪
一座鑽石山那么大的飯店
苜蓿花環
爬著城市玻璃山
兩個人與城
高速路上的滑板嘎浪士
音樂工廠
壞婦孩
偷口紅的人
重現的河馬
雲
跟隨象群離去
大聲哭泣
刺殺鮪魚
鳥群到達
我是風
序言
就當代中國的城市小說而言,王朔和邱華棟或許是兩個真正具有城市感覺的人。王朔生長於北京,他天然就是一個城市公民,邱華棟則從外省到北京,也許還是從一個小來到北京,城市對他有著強烈的震撼力和吸引力。像邱華棟這樣,實則是以異鄉人的身份不斷地面對城市的變化,進行文學的追問、質疑、擁抱和逃離。王朔對城市的書寫,就是對他自己的經驗和記憶的書寫,他不記得城市,城市對他來說就不是一個外在的空間,城市就是他的內臟,就是他貼身的服裝。而對於邱華棟來說,城市永遠是一個外在場所,一個他每時每刻都意識到的一個“他者”和異在,不斷地追問和質疑,使得邱華棟竭盡全力走進城市深處,也就使他成為全力書寫城市的人。這本精選集中收錄的系列短篇小說,就是他從20世紀90年代開始不斷地尋找北京人內心和外部環境新的發展變化的圖譜式的寫作集成,由此也可以讓我們看到一個作家持之以恆的寫作所造就的文學世界——意象紛呈的都市景觀之下,人物的變形和異化、奔走和停頓的那些恆久的定格。多少年之後,當北京變得更加面目全非,我們也許要通過邱華棟的小說來回憶那已經消失的城市風景了。
邱華棟年齡不大,但是創作時問很長,從十四五歲開始,到如今已經寫了30年了,可以說是一個“年輕的老作家”。他的創作十分豐富,涉及了長篇、中短篇小說,詩歌,散文隨筆,文學評論,建築與電影研究等各類文體,總字數在600萬字之上。他的主要創作成就還在小說,其中,都市題材的長篇小說主要有《夜晚的諾言》(1993)、《白晝的躁動》(1996)、《正午的供詞》(1999)、《花兒花》(2002)和《教授》(2008),這幾部小說是邱華棟的“台北時間”系列小說,他通過這些長篇小說的寫作,將北京作為一群人——具體說是新興的中產階層、藝術家和新興市民的生活背景,進行著持續的“與生命共時空”般的書寫。而他右手寫這些都市小說的同時他的左手則又寫了一系列歷史小說,這個系列的長篇被他以“中國屏風”系列命名,分別是《單筒望遠鏡》(2003)、《賈奈達之城》(2005)、《騎飛魚的人》(2007),以及他才寫完的第四部《時間的囚徒》(2013)——這幾部小說,都取材於1840年之後來到中國的一些歐洲人的真實經歷,將中國和西方的相遇,通過個體生命和大歷史的因緣際會呈現了出來。他還有一部歷史小說叫《長生》(2012),寫的是丘處機面見成吉思汗的故事。以上這10部長篇小說,就是他文學創作的主要成果。他還寫有《手上的星光》(1994)、《環境戲劇人》(1995)、《闖入者》(1998)、《4分33秒》(2010)、《塑膠男》(2010)等20多部中篇小說,大都書寫了都市經驗和個體生命的生長,在20世紀90年代以來的都市文學發展中十分耀眼,成為了讀者和文學研究者熱烈觀照的作品樣本。
邱華棟的短篇小說寫作的歷史也不短,成果也非常豐富。按照他自己的劃分,一共有三個系列,160篇。從16歲到30歲,他寫了成長題材的系列短篇“西北偏北”,以新疆為主要地理背景。這個系列一共有50篇,每一篇都可以獨立,但聯繫起來則是一個人的成長,以及在成長過程中他眼睛裡的其他人和世界。在敘事上,“西北偏北”系列顯示出他的筆力還有瘦硬清竣平和的一面,那些小說沒有多餘的描寫,沒有華麗的鋪排,它只是徹底地呈現殘酷的生存事實。這種敘事方式造就了非主體化的人物與物質世界的直接連線方式,極力壓抑主觀視點,剔除人物的自我意識和反思性的心理活動,邱華棟的這個系列的小說可以和蘇童的“香椿樹街”系列小說相媲美,2013年以《邱華棟短篇小說自選集》為名出版(新世界出版社),可以集中看到他早期創作和早期新疆生活經歷的影響。
邱華棟的短篇小說真正引起人們注意的,是他在1993年之後陸續寫出來的“時裝人”系列,也就是收錄在這本《邱華棟精選集》里的作品,一共有50篇。這個系列的小說,以都市的景觀作為符號,以人內心的變形、誇張和荒誕,以詩歌的意象為核心,邱華棟給我們帶來了全新的都市文學經驗。在結構上,章節與篇什之間互相有一些聯繫,也許可以叫作糖葫蘆小說或者橘瓣式小說,由系列小說構成的一個整體。這樣的小說,過去有喬伊斯的《都柏林人》和舍伍德·安德森的《小城畸人》,還有奈保爾的《米格爾大街》和巴別爾的《騎兵軍》。這樣的系列小說在結構上看似相對鬆散,但是卻表達了一個意念,描繪了一個群體,或者抒寫了一個地域的人文圖景。有時候,我感覺這些小說里只有裸露出來的堅硬的事實,它們拒絕意義,拒絕闡釋。與其說我(們)在關注它,不如說那些生活中存在物在注視我們,還有什麼比這種注視更讓人感覺到絕對的力量呢?這個系列的不少小說以“××人”作為題目,顯示了他深受卡夫卡等人的現代主義文學影響,並且有高度概括和抽象變形的能力,將北京作為大都市的變化和人物內心風景勾畫出來。的確,過去的小說家,不管是王朔還是其他任何作家,沒有人像邱華棟這樣在小說中大量運用城市代碼,他高頻率地描寫城市外表,那些豪華的賓館寫字樓、光怪陸離的卡拉0K舞廳酒吧按摩院、混亂的人流、蠻橫的立交橋、龐大的體育場、午夜的街道、囚籠一樣的公寓等等,這使得邱華棟的小說始終披著一件絢麗的外衣。這並不是簡單地對城市外表進行環境描寫,這些顯著的城市外表本身構成了小說敘事的中心環節,構成了小說審美意趣的主導部分,就像19世紀的浪漫派文學對大自然的描寫一樣,沒有這些關於自然景致的描寫,浪漫派的作品幾乎難以獨樹一幟。對於邱華棟來說,這些城市外表既是他的那些平面人生存的外在的他者,又是此在的精神棲息地。這個系列的小說也因此成為他的短篇小說代表作。
此外,他還寫了“社區人”系列短篇小說60篇,曾經以《來自生活的威脅》與《可供消費的人生》為名集中出版。在這個系列中,寫實重新成為敘述手段,所有的故事都發生在北京郊區的一個新型社區里。邱華棟十分敏感地發現了這些中產階級人群的家庭問題和“情感痛點”,以及他們的不如意,故事也是有趣的、緊張的甚至是離奇的。邱華棟用60個片段和短章,描繪了當下中國城市人分出階層之後,內心和外部生活的複雜性,其中夾雜著對人性的探索和作者強烈的悲憫之心。邱華棟與其他作家不同,2000年之後,他書寫的城市人是具體的,客觀的,實際存在的。這個系列可以說是繼承了美國當代作家約翰·契佛、約翰·厄普代克、雷蒙德.卡佛的文學技巧和敘事風格,又與中國最具生長性的中產社會人群的內心觀察像完美結合,極具欣賞性和閱讀性。
就當代文學研究者來說,邱華棟的意象紛呈的都市小說世界是他們最關注的研究對象。那是因為,城市在邱華棟的敘事中,不再是冷漠的異在,而是我們經驗可以觸及的現實實在。這使邱華棟的小說敘事具有現實直接性,他所表現的生活,那些故事,都是在20世紀90年代之後裸露出來的新現實。年輕一代作家面對的“現實”,不再是主流意識形態預先給定本質的現實,而是我們經驗直接面對的日常生活。當然,任何人的個體經驗都有相對性和局限性,邱華棟描寫的對象,主要是城市中的商業中產知識分子。這與王朔的那些城市痞子不同,這些人受過高等教育,有些在新聞或文化部門,有些棄文經商,這使他們成為當今中國一個特殊的族群——商業知識分子。這些人吃飽喝足後開始考慮生活的意義,開始尋求逃離城市束縛的價值取向。邱華棟選取這類人為表現對象,當然是依據他的生活經驗,同時也從中獲取雙重的效用。這些人可以享用現今城市所有的消費場所——而這正是當今中國城市的顯著標誌;另一方面,這些人不是單純的經濟動物,文化基礎可以使他們思考現代人的生存狀況。邱華棟的敘事一舉兩得:既表現城市最新的面目,令人憤恨的外表;又表現出他作為敘事人對城市生存狀態的深入淺出的思考。
由此可見,通過對邱華棟長篇小說、中篇小說和短篇小說的一瞥,我們就發現他是一個極具生長性的作家,同時還有著旺盛的創造力。對於這樣一個有著豐富可能性的作家,他行在半途,前途遠大,我們應該持續地關注他。
邱華棟年齡不大,但是創作時問很長,從十四五歲開始,到如今已經寫了30年了,可以說是一個“年輕的老作家”。他的創作十分豐富,涉及了長篇、中短篇小說,詩歌,散文隨筆,文學評論,建築與電影研究等各類文體,總字數在600萬字之上。他的主要創作成就還在小說,其中,都市題材的長篇小說主要有《夜晚的諾言》(1993)、《白晝的躁動》(1996)、《正午的供詞》(1999)、《花兒花》(2002)和《教授》(2008),這幾部小說是邱華棟的“台北時間”系列小說,他通過這些長篇小說的寫作,將北京作為一群人——具體說是新興的中產階層、藝術家和新興市民的生活背景,進行著持續的“與生命共時空”般的書寫。而他右手寫這些都市小說的同時他的左手則又寫了一系列歷史小說,這個系列的長篇被他以“中國屏風”系列命名,分別是《單筒望遠鏡》(2003)、《賈奈達之城》(2005)、《騎飛魚的人》(2007),以及他才寫完的第四部《時間的囚徒》(2013)——這幾部小說,都取材於1840年之後來到中國的一些歐洲人的真實經歷,將中國和西方的相遇,通過個體生命和大歷史的因緣際會呈現了出來。他還有一部歷史小說叫《長生》(2012),寫的是丘處機面見成吉思汗的故事。以上這10部長篇小說,就是他文學創作的主要成果。他還寫有《手上的星光》(1994)、《環境戲劇人》(1995)、《闖入者》(1998)、《4分33秒》(2010)、《塑膠男》(2010)等20多部中篇小說,大都書寫了都市經驗和個體生命的生長,在20世紀90年代以來的都市文學發展中十分耀眼,成為了讀者和文學研究者熱烈觀照的作品樣本。
邱華棟的短篇小說寫作的歷史也不短,成果也非常豐富。按照他自己的劃分,一共有三個系列,160篇。從16歲到30歲,他寫了成長題材的系列短篇“西北偏北”,以新疆為主要地理背景。這個系列一共有50篇,每一篇都可以獨立,但聯繫起來則是一個人的成長,以及在成長過程中他眼睛裡的其他人和世界。在敘事上,“西北偏北”系列顯示出他的筆力還有瘦硬清竣平和的一面,那些小說沒有多餘的描寫,沒有華麗的鋪排,它只是徹底地呈現殘酷的生存事實。這種敘事方式造就了非主體化的人物與物質世界的直接連線方式,極力壓抑主觀視點,剔除人物的自我意識和反思性的心理活動,邱華棟的這個系列的小說可以和蘇童的“香椿樹街”系列小說相媲美,2013年以《邱華棟短篇小說自選集》為名出版(新世界出版社),可以集中看到他早期創作和早期新疆生活經歷的影響。
邱華棟的短篇小說真正引起人們注意的,是他在1993年之後陸續寫出來的“時裝人”系列,也就是收錄在這本《邱華棟精選集》里的作品,一共有50篇。這個系列的小說,以都市的景觀作為符號,以人內心的變形、誇張和荒誕,以詩歌的意象為核心,邱華棟給我們帶來了全新的都市文學經驗。在結構上,章節與篇什之間互相有一些聯繫,也許可以叫作糖葫蘆小說或者橘瓣式小說,由系列小說構成的一個整體。這樣的小說,過去有喬伊斯的《都柏林人》和舍伍德·安德森的《小城畸人》,還有奈保爾的《米格爾大街》和巴別爾的《騎兵軍》。這樣的系列小說在結構上看似相對鬆散,但是卻表達了一個意念,描繪了一個群體,或者抒寫了一個地域的人文圖景。有時候,我感覺這些小說里只有裸露出來的堅硬的事實,它們拒絕意義,拒絕闡釋。與其說我(們)在關注它,不如說那些生活中存在物在注視我們,還有什麼比這種注視更讓人感覺到絕對的力量呢?這個系列的不少小說以“××人”作為題目,顯示了他深受卡夫卡等人的現代主義文學影響,並且有高度概括和抽象變形的能力,將北京作為大都市的變化和人物內心風景勾畫出來。的確,過去的小說家,不管是王朔還是其他任何作家,沒有人像邱華棟這樣在小說中大量運用城市代碼,他高頻率地描寫城市外表,那些豪華的賓館寫字樓、光怪陸離的卡拉0K舞廳酒吧按摩院、混亂的人流、蠻橫的立交橋、龐大的體育場、午夜的街道、囚籠一樣的公寓等等,這使得邱華棟的小說始終披著一件絢麗的外衣。這並不是簡單地對城市外表進行環境描寫,這些顯著的城市外表本身構成了小說敘事的中心環節,構成了小說審美意趣的主導部分,就像19世紀的浪漫派文學對大自然的描寫一樣,沒有這些關於自然景致的描寫,浪漫派的作品幾乎難以獨樹一幟。對於邱華棟來說,這些城市外表既是他的那些平面人生存的外在的他者,又是此在的精神棲息地。這個系列的小說也因此成為他的短篇小說代表作。
此外,他還寫了“社區人”系列短篇小說60篇,曾經以《來自生活的威脅》與《可供消費的人生》為名集中出版。在這個系列中,寫實重新成為敘述手段,所有的故事都發生在北京郊區的一個新型社區里。邱華棟十分敏感地發現了這些中產階級人群的家庭問題和“情感痛點”,以及他們的不如意,故事也是有趣的、緊張的甚至是離奇的。邱華棟用60個片段和短章,描繪了當下中國城市人分出階層之後,內心和外部生活的複雜性,其中夾雜著對人性的探索和作者強烈的悲憫之心。邱華棟與其他作家不同,2000年之後,他書寫的城市人是具體的,客觀的,實際存在的。這個系列可以說是繼承了美國當代作家約翰·契佛、約翰·厄普代克、雷蒙德.卡佛的文學技巧和敘事風格,又與中國最具生長性的中產社會人群的內心觀察像完美結合,極具欣賞性和閱讀性。
就當代文學研究者來說,邱華棟的意象紛呈的都市小說世界是他們最關注的研究對象。那是因為,城市在邱華棟的敘事中,不再是冷漠的異在,而是我們經驗可以觸及的現實實在。這使邱華棟的小說敘事具有現實直接性,他所表現的生活,那些故事,都是在20世紀90年代之後裸露出來的新現實。年輕一代作家面對的“現實”,不再是主流意識形態預先給定本質的現實,而是我們經驗直接面對的日常生活。當然,任何人的個體經驗都有相對性和局限性,邱華棟描寫的對象,主要是城市中的商業中產知識分子。這與王朔的那些城市痞子不同,這些人受過高等教育,有些在新聞或文化部門,有些棄文經商,這使他們成為當今中國一個特殊的族群——商業知識分子。這些人吃飽喝足後開始考慮生活的意義,開始尋求逃離城市束縛的價值取向。邱華棟選取這類人為表現對象,當然是依據他的生活經驗,同時也從中獲取雙重的效用。這些人可以享用現今城市所有的消費場所——而這正是當今中國城市的顯著標誌;另一方面,這些人不是單純的經濟動物,文化基礎可以使他們思考現代人的生存狀況。邱華棟的敘事一舉兩得:既表現城市最新的面目,令人憤恨的外表;又表現出他作為敘事人對城市生存狀態的深入淺出的思考。
由此可見,通過對邱華棟長篇小說、中篇小說和短篇小說的一瞥,我們就發現他是一個極具生長性的作家,同時還有著旺盛的創造力。對於這樣一個有著豐富可能性的作家,他行在半途,前途遠大,我們應該持續地關注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