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永生,江蘇射陽人,中共黨員,中共徐州市第十次黨代會代表。
現為國家考古領隊,中國古甲冑研究會理事,江蘇省博物館學會常務理事,徐州兩漢文化研究會理事,徐州市漢文化風景園林管理處處長,徐州師範大學客座教授、碩士生導師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邱永生
- 出生地:射陽
- 職業:考古人員
- 畢業院校:南京大學
- 主要成就:主持發掘各類古墓葬,古遺址230餘座(處),出土文物逾萬件。
- 代表作品:《秦漢文化比較研究》
人物生平,個人榮譽,個人作品,
人物生平
邱永生,(1963——),江蘇射陽人,中共黨員,中共徐州市第十次黨代會代表。
1984年畢業於南京大學歷史系考古專業。
2001年,獲得文博系統正研(研究館員)職稱。
2007年7月結業於清華大學公共管理研修班。曾任徐州市漢文化風景園林管理處處長。
2011年進入南京博物院,任文化創意部總經理。
現為國家考古領隊,中國古甲冑研究會理事,江蘇省博物館學會常務理事,徐州兩漢文化研究會理事,徐州市漢文化風景園林管理處處長,徐州師範大學客座教授、碩士生導師。
工作二十餘年間,邱永生同志主持發掘各類古墓葬,古遺址230餘座(處),出土文物逾萬件。其中對徐州漢兵馬俑、獅子山楚王陵、北洞山楚王墓、馱藍山楚王夫婦陵墓、拉犁山王侯墓、青山泉漢畫像石群、花馬莊唐墓、大山頭元代紀年墓及徐州城下城遺址的發掘和研究報告,在海內外產生了較大影響。
2002-2006年,在對江蘇兩漢歷史文化全面研究的基礎上,結合徐州地區獨有“漢代三絕”資源,即漢墓、漢兵馬俑、漢畫像石,選擇以東部獅子山為核心的1400畝地域,與清華大學、東南大學、中國美術學院通力合作,規劃設計了“徐州漢文化景區”建設項目,經過近四年的工程實施,已將其建設成為集歷史博覽、園林景觀及旅遊休閒為一體的綜合性歷史文化景區,並確定楚王陵出土夔龍玉佩為徐州漢文化景區的標誌,進行商標註冊。
個人榮譽
作為歷史考古顧問及撰稿人,邱永生同志與徐州電視台合作拍攝反映漢文化題材的《獅子山揭秘》、《漢俑華彩》和《漢家陵闕》,分別榮獲江蘇省五個一工程獎和國家外宣最高獎——中國彩虹獎及金橋獎。2003年邀請中央電視台一套《見證——發現之旅》欄目組到漢兵馬俑和獅子山楚王陵實地拍攝,精心製作了四集專題片《王陵疑雲》,節目在央視一套、十二套播出後,在社會上激起了強烈反響。2006年主持的《徐州市漢文化景區的規劃與建設》,榮獲建設部科技項目《現代環境藝術體系框架研究》之實證研究項目——“環境藝術示範景區”一等獎。2008年1月,主持設計徐州獅子山西漢楚王陵陪葬兵馬俑坑,榮獲江蘇省博物館優秀陳列展覽評選(2006-2007)“形式設計優秀獎”。
《徐州漢兵馬俑研究》、《北洞山楚王陵考略》、《徐州獅子山西漢楚王陵發掘簡報》、《徐州楚王陵墓開鑿技術綜合研究》、《徐州獅子山西漢楚王陵出土鐵甲冑的清理與復原研究》等論文,分別於1989年榮獲江蘇省第二次哲學社會科學優秀獎、1991年榮獲江蘇省哲學社會科學三等獎、2001年,榮獲徐州市第五次哲學社會科學成果二等獎,2009年帶領完成《徐州楚王陵墓開鑿技術綜合研究》課題,榮獲“2008年度徐州市科技進步獎”二等獎,2010年帶領完成學術論文《徐州獅子山西漢楚王陵出土鐵甲冑的清理與復原研究》,榮獲徐州市第九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三等獎。以上論著對江蘇省及徐州地區的兩漢文化有深入細緻研究,填補了江蘇省歷史尤其是兩漢文化的空白。
因為成績顯著,1998年至今,三次入選省“333”培養工程,連續兩次榮獲“徐州市優秀專家”稱號,2003年榮獲“江蘇省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稱號,2006年榮獲“江蘇省文明城市工作先進個人”稱號,2007年榮獲“江蘇省旅遊突出貢獻獎”以及“江蘇省333高層次人才培養工程首批中青年科學技術帶頭人”稱號。
個人作品
邱永生同志潛心在江蘇兩漢文化物質史領域作系統的基礎研究,完成專業著作5部,在省級以上刊物發表論文20餘篇,計60餘萬字,代表論著有《秦漢文化比較研究》、《2000天與兩千年》、《兵馬俑與楚王陵》、《楚風漢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