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志傑: 邱註上元燈彩計畫》是一本圖書,作者是邱志傑
基本介紹
- ISBN:9787553468075
- 作者:邱志傑
- 出版時間:2015年1月1日
- 頁數:181
- 裝幀:平裝
內容簡介
邱志傑,1969年生於福建省漳州市,1992年畢業於中國美術學院版畫系,現任中國美術學院綜合藝術系副教授。中國美術學院展示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國當代藝術院專家,生活居住在北京和杭州,北京二萬五千里文化傳播中心藝術總監。 個展:1997 "邏輯;五個錄像裝置",中央美術學院畫廊,中國北京 1999 "內在元素",精藝軒,加拿大溫哥華 2000 "日常接觸",東方基金會,澳門 2001 "消失:邱志傑作品展",伊森恩藝廊,美國紐約 2004 "社會肖像",四合院畫廊,中國北京 群展:1996 “現象與影像:中國錄像藝術展”,中國美術學院畫廊,中國杭州 1999 “後感性:異形與幻想”,芍藥居,中國北京 2002 第25屆聖保羅雙年展,巴西聖保羅 2003 “我們如何生活”,昆士蘭美術館,澳大利亞 2004 “過去與未來之間”,紐約國際攝影中心、芝加哥大...(展開全部) 邱志傑,1969年生於福建省漳州市,1992年畢業於中國美術學院版畫系,現任中國美術學院綜合藝術系副教授。中國美術學院展示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國當代藝術院專家,生活居住在北京和杭州,北京二萬五千里文化傳播中心藝術總監。 個展:1997 "邏輯;五個錄像裝置",中央美術學院畫廊,中國北京 1999 "內在元素",精藝軒,加拿大溫哥華 2000 "日常接觸",東方基金會,澳門 2001 "消失:邱志傑作品展",伊森恩藝廊,美國紐約 2004 "社會肖像",四合院畫廊,中國北京 群展:1996 “現象與影像:中國錄像藝術展”,中國美術學院畫廊,中國杭州 1999 “後感性:異形與幻想”,芍藥居,中國北京 2002 第25屆聖保羅雙年展,巴西聖保羅 2003 “我們如何生活”,昆士蘭美術館,澳大利亞 2004 “過去與未來之間”,紐約國際攝影中心、芝加哥大學美術館,美國 藝術生涯:從美院畢業以後,邱志傑曾經和楊福東等人在三台山住過一段時間,那也成為他藝術評論生涯的開始。“那是段很幸福的日子,大概九三年、九四年的樣子,每天讀康德讀到天亮,然後上南高峰採茶。”在他眼裡,做藝術家的前提就應該是個好學的人,沒試過的都應該去嘗試一下,抑制住表達自己想法的欲望是不可想像的。 1996年,邱志傑在時任油畫系主任兼院長助理許江的幫助下,在中國美術學院畫廊成功舉辦《現象與影像:中國錄像藝術展》,這個全國最早的影像展也成為他以策展人的身份策劃的第一個展覽。邱志傑是有野心的,他希望藉此影響中國美術學院,設立當代藝術的專業,讓當代藝術“合法化”。時代的進步顯然比他想像得更快———2001年中國美術學院新媒體系正式成立,這比他預計的整整早了5年。 這此展覽之後,邱志傑又相繼策劃了1999年北京的《後感性:異形與幻想》藝術、2000年上海的《家?———當代藝術提案展》等一系列有影響的展覽。每個展覽的出現都是為了反對藝術界的某種極端現象,策展成了他表達學術意圖的一種方式。 藝術觀點:“只有傻瓜才會不斷用腦子證明自己是個傻子。”邱志傑說道,“當代藝術與現實聯繫中,更多的是用腦子來表明比別人聰明,比觀眾聰明。比如一個雕塑展,耍把戲的人就用白板當雕塑,來出人意料。藝術上只當他人智慧的搬運工,沒有自己用心地加工,是對智慧的侮辱。” “很多人都說有市場才有藝術,實際上我認為有不滿才有藝術。今天這一代藝術家如果不能彌合對黃賓虹的愛和對達•芬奇的愛,那么我們這一代藝術家的問題仍然存在。現在的策展人根本不用愁展覽的機會,在藝術區域運動時代,隨之而來的是獨立策展人不再和真正的藝術家共生。於是今天的藝術就完完全全成了搶錢運動,我們要提防表面上的、利用大家道德感來做的藝術。”他解釋說。 “實驗藝術才是真正的藝術,而不是當代藝術。藝術應該是被假設成有一種斷裂,有著全新的敘述方式上的革命。當年達•芬奇所做的藝術就是他那個年代的實驗藝術。”邱志傑說道。 個展介紹:2009年2月15日在北京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隆重推出了中國藝術家邱志傑的大型個展《破冰:南京長江大橋計畫之三》。此次個展規模宏大,20多件裝置作品,30多幅水墨作品布滿了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整個大展廳,內容涉及到政治、權利、工業、農業以及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作者以高度的人文精神探索了人類在現代化、工業化的大環境中的生存苦難。作品材料選擇廣泛,鐵板,水泥,農作物,有機玻璃,雕刻字等在作品中運用自如,從微小的日常農家物品到大型的工業用機器,在作者獨特的藝術語言中被生動自然的融合到一個統一的現場中,給新年後的觀眾帶來了難得而豐盛的視覺盛宴。據UCCA首席策展人郭曉彥介紹這此展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