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鄲長城遺址

邯鄲長城遺址

歷史上邯鄲境內曾兩度修築長城,一次為戰國時期修築的南長城。戰國的南長城開邕修築於公元前333年,由漳水、滏水堤防先後擴建而成,故又稱漳滏長城。趙國南長城位於邯鄲城南境,從太行山東麓開始,沿著古漳水北岸東行,漳水由西折向東北城,長城也折向東北行,止於肥鄉縣南界漳水西岸。趙國南長城具體分布在今天的河關省涉縣磁縣臨漳成安肥鄉等縣境內。全長約四百里許。

另一次為明代中後期沿太行山脈修築的內長城。目前在邯鄲市境內武安涉縣西部及北部存有部分遺蹟。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邯鄲長城遺址
  • 時代:戰國趙長城,明長城
  • 遺址地點:武安、涉縣、邯鄲南
趙南長城,概況,歷史背景,南長城與北長城,明長城遺址,概況,武安明長城,涉縣明長城,
歷史上邯鄲境內曾兩度修築長城,一次為戰國時期修築的南長城。戰國的南長城開邕修築於公元前333年,由漳水、滏水堤防先後擴建而成,故又稱漳滏長城。趙國南長城位於邯鄲城南境,從太行山東麓開始,沿著古漳水北岸東行,漳水由西折向東北城,長城也折向東北行,止於肥鄉縣南界漳水西岸。趙國南長城具體分布在今天的河關省涉縣磁縣臨漳成安肥鄉等縣境內。全長約四百里許。
另一次為明代中後期沿太行山脈修築的內長城。目前在邯鄲市境內武安涉縣西部及北部存有部分遺蹟。

趙南長城

概況

戰國的南長城開邕修築於公元前333年,由漳水、滏水堤防先後擴建而成,故又稱漳滏長城。趙國南長城位於邯鄲城南境,從太行山東麓開始,沿著古漳水北岸東行,漳水由西折向東北城,長城也折向東北行,止於肥鄉縣南界漳水西岸。趙國南長城具體分布在今天的河關省涉縣磁縣臨漳成安肥鄉等縣境內。全長約四百里許。
漳滏長城在趙的南境。《史記·趙世家》上記載:"肅侯十七年(公元前333年)築長城。"又說:武靈王十九年(公元前307年),召樓緩謀曰:"我先王因世之變,以長南藩之地,屬阻漳滏之險,立長城。"這道長城主要是用以防魏的,同時因秦強大,恐其逼魏而攻,也起防秦的作用。

歷史背景

趙國在其南界修築長城的目的非常明確,就是為了防禦魏國的進攻。戰國七雄中魏國最早進行變法,公元前445年開始的李悝變漢使魏國富強,出現了魏國四面出擊,政治上樹立霸權地位的局面。強大後的魏國不僅打破韓、趙、魏三國傳統聯盟,還連年出兵進攻趙國,甚至公元前352年魏惠王奪取趙國首都邯鄲,占領了3年在齊國的干涉下才歸還。當時趙魏雙方的攻伐對峙中,趙國處於被動挨打的境地,而且首都邯鄲位於華北平原,處在四戰之地,無險可守。這些原因趙國不得不修長城進行防禦。所以趙國的南長城從它的地理位置和軍事形勢上明確體現了長城的軍事防禦工程的性質。

南長城與北長城

根據《史記》中的《趙世家》《匈奴列傳》記載,戰國時期趙國曾經修築過南長城和北長城,而且這兩條長城的作用截然不同。
趙國的北長城是由趙武靈王“攘地北至燕、代,西到雲中、九原”之後,於公元前300年開始修建,故又稱武靈王長城。趙國北長城東起代郡,中經陰山,西到高闕,全長約2000里。走向由今天的河北宣化境內開始,經尚義縣,跨東洋河進入內蒙古,再經內蒙古的興和縣、察右前旗、卓資縣、呼和浩特市北郊、土左旗、土右旗、包頭北郊,止於烏拉特前旗境內。趙國自敬侯開始力圖向東南發展,公元前386年將都城由晉陽遷往邯鄲,經過敬、成、肅三代努力,多次與齊、魏諸國爭奪中原。結果不但沒有什麼擴展,反而受到魏、齊等強國的連連侵伐,迫使趙修築南長城,採取守勢。趙武靈王即位後,深知無力與各國爭衡,於公元前523年在信宮召開五天的重大會議,決定向北發展。從信宮會議開始,趙國的注意力由南轉向北,開拓胡地。當時趙國的北部有白狄之國中山和北狄之國代,西北有樓煩、林胡兩大部落。這些小國和部落均為北方遊牧民族,善於騎射。趙國要想征服這些遊牧民族,必須建立騎兵部隊。《史記·匈奴列傳》云:“而趙武靈王亦變俗,胡服,習騎射,北破林胡、樓煩築長城,自代並陰山下,至高闕為寒。”所以,武靈王進行胡服騎射改革,建立了一支騎兵部隊,並與原有車兵和步兵相配合,組成了強大的多兵種軍隊,然後出擊。他首先向西北征服樓煩、林胡,奪取土地,設定雁門、雲中兩郡。其次,從公元前306年開始向北進兵,於公元前296年滅中山國。接著繼續北進代國,變其為趙國的代郡。趙國向北攘地成功之後,沿陰山下修築長城,將可耕之地儘量括入長城之內,並在新拓地區設立三郡,強遷中原華夏族於北方邊郡進行耕種。所以,趙國的北長城起到括地廣境,把農牧分界線向北推移的作用。

明長城遺址

概況

邯鄲市西部武安涉縣境內明長城,均是以山為險,基本屬於關隘障卡式長城,為殘斷的牆體。現存牆體在形制及做法方面,大體基本相同,即用荒石砌築而成,多為石邊土石心,少數也有用白灰勾縫或灰拌泥灌漿,關隘多設在交通要衝之處,分關城、關門、亭障和天然通道四種形式,敵樓多設在長城沿線各制高點上。邯鄲西部明長城重要遺蹟,是邯鄲市境內明長城的唯一遺存,對研究明長城建築及社會歷史具有重要價值。

武安明長城

邯鄲市武安境內明長城,長城由邢台西部黃榆關、支鍋口方向而來進入武安境,最北端位於武安西部活水鄉艾蒿坪村西的摩天嶺主峰上。現存各支長城遺蹟共6個段區,牆體遺存總長2000餘米,主要遺存有:峻極關長城段,該段長城現存總長760米,坐落在活水鄉艾蒿坪村西摩天嶺主峰及其北側山腰平台處,分別由數段牆體和關門、衛所房、烽火台等幾部分組成,已公布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黃背岩口長城段,位於活水鄉賀家村黃背岩山莊東北,此長城保存較好,由城牆、亭障、敵樓和烽火台幾部分組成,平面呈“之”字型,現存城牆總長度約1100米;大嵌口長城段,位於活水鄉大屯村東,現僅存關門一座,由荒石乾砌而成,平面呈方形;炮台岩長城段,位於活水鄉天陽甄村東,現存牆體全長100米,由城牆體、亭障及敵樓三部分組成,亭障僅剩長方形台基;後柏山長城段,位於活水鄉後柏山村西,由牆體、敵樓及烽火台等組成,現存城牆遺址150米,有炮樓基址,磚石結構;黃澤關長城段,位於管陶鄉盤根村西,該處為晉冀兩省交通要衝及省分界線,現存關門及烽火台基址各一座,城牆總長133米。
武安古長城大多修建於明代,主要分布在境內太行山各支脈,依據山勢走勢及關口分布,可分為東、中、西三個分支。東支以太行山摩天嶺主峰為起點,起點處建有峻極關口,經老爺山、和尚山等至炮台岩為終點,此間山勢險峻,分布眾多關口。中支由摩天嶺主峰沿館陶川至活水鄉的後柏山。西支由摩天嶺主峰向南至小摩天嶺最高峰青崖寨。3處明長城遺蹟,總長40餘公里。此外還有關隘2座,烽火台15座,山神廟2座,城堡1座,房基址4處,重修碑4通,匾額1塊。

涉縣明長城

邯鄲涉縣明長城段,長城由武安西支長城西端的黃澤關向西南方向進入涉縣偏城鎮青塔村黑虎關,從黑虎關向西南方向沿茅嶺地蜿蜒至涉縣與山西黎城縣境內,一支向南沿清漳河南岸與河南林縣相接。涉縣明長城多以山為險,形成屏障,人工建築遺存遺蹟較少,現存遺蹟3處,城牆遺蹟總長300餘米,主要遺存有黑虎關長城段、茅嶺地長城段和神頭長城段。遺留於涉縣的這三段長城,均處於與山西省交界處,受自然破壞嚴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