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制沿革
明末至清初為貢常都、上恭鎮轄村。清末至民國時期為香山縣六區轄村,至1949年為中山縣六區轄鄉。1950年為中山縣六區下柵鄉轄村。1951年為中山縣第六區那洲大鄉轄村(大鄉轄那洲、正坑、會同、雙龍、竹林埔等村)。1957年為中山縣第二鄉(三鄉)轄鄉,1958年為三鄉公社耕作區。1961年由中山縣劃歸珠海縣管轄,後為下柵公社轄那洲生產大隊。1984年為下柵區轄鄉,1987年為金鼎鎮轄村,2001年改為那洲社區,下轄竹林埔、雙龍兩村。
行政區劃
那洲村歸那洲社區管轄,村內設有股份公司,下面分設8個經濟合作社,分別為一東隊、一西隊、二上隊、二下隊、三隊、四隊、五隊和六隊。
人口民族
在清末民初,全村有500戶,人口約3000人,清宣統二年(1910),有745戶,1989年人口1300人。至2013年,那洲社區戶籍人口為1886人,流動人口為3324人。
風景名勝
那洲東門樓:位於唐家灣鎮那洲村村東,建於清代,坐西向東。門樓高4.38米。建築占地面積約38平方米。門高3.33米,門寬1.85米,門厚0.48米。硬山頂,灰面瓦,青磚牆,有封檐板。花崗岩石門框,門樓石匾上的刻字被水泥覆蓋。門樓左右連線三合土圍牆,左邊圍牆(殘牆)長39.2米,右邊圍牆長39.2米。那洲東門樓於2011年被公布為珠海高新區不可移動文物,2012年7月被公布為珠海市不可移動文物。
那洲古氏大宗祠:位於唐家灣鎮那洲村三村,建於清道光十八年(1838年),是那洲古姓村民的始祖祠。坐西南朝東北。總面闊19.58米,總進深25.95米,建築占地面積508.1平方米。主座面闊三間,兩進兩廊夾一天井。台梁穿斗混合結構。硬山頂,灰瓦面,博古脊。雕花木雕封檐板,有石雕、灰塑和彩畫。頭門前廊為青磚牆、石牆基,其餘山牆為三合土舂砌而成。凹肚式門樓,蝦公樑上置花柁墩,石門額陽刻“古氏大宗祠”。該祠抗戰前曾做那洲村“崇德學校”,新中國成立後做過大隊糧倉,20世紀80年代曾做廠房。古氏大宗祠於2011年11月被公布為珠海高新區不可移動文物,2012年7月被公布為珠海市不可移動文物。
清曉古公祠:位於唐家灣鎮那洲村三村72號。建於清代,坐西南向東北。面闊三間,三進夾兩天井。總面闊13米,總進深36.11米,建築占地面積469.43平方米。抬梁穿斗混合結構。硬山頂,灰瓦面,素瓦當,博古脊。暗八寶木雕封檐板,有石雕和灰塑。頭門前廊為青磚牆、石牆基,其餘山牆為三合土舂砌而成。凹肚式門樓,蝦公樑上置花柁墩。灰塑門官神龕,上有對聯一副“司一祠福祉,祐百代兒孫”。清曉古公祠保存狀況較好,2011年11月被公布為珠海高新區不可移動文物,2012年7月被公布為珠海市不可移動文物。
誠齋譚公祠:位於唐家灣鎮那洲村一村57號。建於清嘉慶十一年(1806年)。坐東南朝西北。總面闊三間,三進夾兩天井。面闊11.85米,總進深34.61米,建築占地面積410.13平方米。抬梁穿斗混合結構。硬山頂,灰瓦面,素瓦當,博古脊。頭門設樂台,樑上有駝峰,檐下有壁畫,蝦公樑上置雕花柁墩。該祠改革開放後曾做工廠廠房,先空置。誠齋譚公祠於2011年11月被公布為珠海高新區不可移動文物,2012年7月被公布為珠海市不可移動文物。
那洲梁氏大宅:位於唐家灣鎮那洲村五村12號。建於清末。坐南朝北。分左右兩座,由2.2米寬的青雲巷相隔,兩座大宅的以青雲巷為軸線對稱布局。每座大宅總面闊17.84米,總進深26.22米,兩座總建築占地面積993.21平方米。每座大宅均由主座、前庭、後院及廂房組成。主座面闊三間,兩進夾一天井。大宅外牆除正門為青磚牆外,余皆為三合土牆,厚0.44米。那洲梁氏大宅是珠海地區建築面積較大、保存較好的清代民宅之一,2011年11月被公布為珠海高新區不可移動文物,2012年7月被公布為珠海市不可移動文物。
古元故居:位於唐家灣鎮那洲村三村華昌路口。建於民國原年(1912),由古元父親古萬建興建。坐東南朝西北。由主座和庭院組成,占地面積約300平方米。故居面闊三間,兩進夾一天井,總面闊12.04米,總進深12.75米,建築占地面積153.51平方米。土木結構,十七桁磚瓦房。硬山頂,青磚灰瓦,有灰塑和彩塑,神樓保存完好。古元故居是典型的嶺南古民居,2006年被公布為香洲區文物保護單位,2012年5月被公布為廣東省第七批文物保護單位。
那洲南門樓:位於唐家灣鎮那洲五村五堡南閘。建於民國12年(1923)。坐北朝南。占地面積約120平方米。門樓高3.6米,門高2.56米,寬1.88米。門樓由石材砌築,花崗岩門框,石門陰刻“和洽南薰”。門樓左側東面三合土圍牆長約200米,南側向北三合土圍牆長約100米。那洲南門樓於2011年11月被公布為珠海高新區不可移動文物,2012年7月被公布為珠海市不可移動文物。
那洲炮樓:位於唐家灣鎮那洲五村90號(另有一座位於那洲二村)。建於民國時期。坐北朝南。面闊4.5米,進深6米,高13.8米,建築占地面積27平方米。花崗岩石砌築,樓高三層,頂樓有平台,每層四個方向均由射擊孔,二層牆外築洗手間。那洲炮樓於2011年11月被公布為珠海高新區不可移動文物,2012年7月被公布為珠海市不可移動文物。
著名人物
古元:古元(1919--1996),字帝源,生於廣東省
珠海市唐家灣鎮那洲村,廣東人,擅水粉、
水彩、版畫。1938年赴延安,先後在
陝北公學、
魯迅藝術學院學習。1942年在重慶舉辦的全國木刻展覽會,
徐悲鴻先生撰文稱讚古元作品。1951年創作新
年畫《毛主席和農民談話》,獲中央文化部頒發的新年畫二等獎。曾參加革命博物館的歷史畫創作。歷任中央美術學院教授、院長。
中國美術家協會協會副主席,中國版畫家協會主席。
譚真:譚真(1899—1976),金鼎那洲人(今珠海市高新區唐家灣鎮那洲村)。民國6年(1917)夏畢業於
交通大學唐山工程學院土木系後,赴美
麻省理工學院土木系水利衛生工程專業深造。民國8年(1919)獲碩士學位。同年秋回國,歷任天津運河工程局副工程師、天津允元實業公司經理兼工程師、天津整理海河委員會工程師、天津華榮工程公司總工程師、天津海河工程局及塘沽新港工程局顧問、
天津北洋大學教授兼秘書長、
河北工學院兼職教授、交大唐山工程學院水利工程系教授、天津工商大學兼任教授等職。抗戰勝利後,一直擔任天津塘沽新港工程局總工程師。1953年,他擔任交通部天津築港工程局副局長、總工程師,1957年改任交通總航務工程總工程師。1959年9月,任交通部副部長。譚真積極參加各項政治活動,解放初為天津市政協委員,1954年被選為天津市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後連續當選為第一、二、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1979年5月在北京病逝。
譚生:譚生(1916—1992),那洲人。1939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擔任中共香港印刷工會特別支部代理書記。1941年初翻粵參加抗戰,歷任珠江三角洲抗日第一支隊戰士、班長、排長。1944年春被中山人民抗日義勇大隊派駐東坑,組建由60餘名戰士組成的“白馬隊”並擔任中隊長。在對日戰鬥中多次立下戰功。1945年擔任馬城隊指導員。抗戰勝利後擔任中山縣五、六區武工大隊隊長。後隨軍北撤參加解放戰爭。建國後任西南軍區後勤部工廠管理局副科長、重慶機器技工學校副校長等職。1958年被錯劃為右派,1979年獲平反,後調任珠海市總工會主席。1980年離休。1992年1月病逝,享年76歲。
地圖信息
地址:珠海市香洲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