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彭鎮

那彭鎮

那彭鎮位於廣西壯族自治區欽州市欽南區東部,東與那思鎮相連,南與那麗鎮和麗光場交界,西與沙埠鎮、久隆鎮接壤,北與平吉、伯勞、陸屋等鎮毗鄰,距市區50公里。全鎮轄13個村委會,1個社區居委會,區域總面積291.38平方公里,總人口28046人(2017年)。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那彭鎮
  • 外文名稱:Napeng Town
  • 行政區類別:鎮
  • 所屬地區廣西壯族自治區欽州市
  • 下轄地區:轄13個村委會,1個社區居委會
  • 政府駐地:那彭圩彭興街220號
  • 電話區號:0777
  • 郵政區碼:535015
  • 地理位置:欽州市欽南區東部
  • 面積:291.38平方千米 
  • 人口:28046人(2017年) 
  • 方言粵語-欽廉片-靈山話
  • 氣候條件:帶海洋性的熱帶季風氣候
  • 火車站: 欽州站欽州東站
  • 車牌代碼: 桂N
歷史沿革,行政區劃,經濟概況,資源特產,地理環境,人口民族,教育,社會事業,

歷史沿革

那彭圩傳說建於明朝末期,因地處那彭江畔,地勢平坦,物產豐富,風景秀麗,曾有堪輿者賦詩云:“那建奇形堪細柳,彭川社稷是甘棠。”後人取詩句字首為圩名。明、清初屬靈山縣博峨鄉地,清光緒十四年(1888年)撥給欽州直隸州。民國19年始設那彭鄉,30年分為那彭、鳳凰、泰安3鄉。解放後,1950年省去泰安鄉, 1951年春分為那彭等11個小鄉(鎮),1955年改稱那彭區,1957年10月合併為那彭、鳳凰崗2個大鄉,1958年秋併入三那大公社,1959年6月分設那彭公社,1984年9月復為鄉,1989年9月改為鎮。1994年後隸屬於欽南區。現鎮人民政府駐那彭圩彭興街220號。
那彭鎮政府

行政區劃

轄那彭鎮社區;那彭、擔坳、那蒟、白沙、六湖、彭新、清湖、那勉、鳳凰崗、那裡、後立、英學、屋背13個村委會。

經濟概況

2006年,全鎮可完成國內生產總值36910萬元,比上年增長11.7%;財政收入611.5萬元;農村經濟總收入32956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3182元。
那彭土雞已經成為一大產業,在2005年通過了自治區無公害肉雞產地認證,2006年出欄肉雞可突破700萬羽,產品遠銷廣東、海南及區內多個城市,隨著那彭土雞養殖規模不斷擴大,市場銷量不斷擴寬,“那彭紅花蛋”的知名度得到不斷提升;甘蔗是那彭鎮的支柱產業,2006年糖料蔗種植面積4.69萬畝,甘蔗產量可達17萬噸。
那彭鎮
那彭鎮主要企業有:糖廠、澱粉廠、磚廠、木器加工廠和木材切片廠等多家廠場、企業,大風江南北走向貫穿全鎮,有中型水庫1座,小型水庫4座,水資源十分豐富,建有梯級電站7個;圩鎮距南北二級公路、欽陸一級公路、桂海高速公路均在20公里以內,有柏油路相通,交通便捷,是欽南區經濟實力較強的鄉鎮之一。
那彭鎮

資源特產

那彭鎮主要礦產有煤炭、花崗岩。
那彭鎮主要盛產甘蔗、黃瓜、辣椒、木薯、土雞、“紅花蛋”等。

地理環境

境內除局部為中丘陵地帶外,大部分在海拔100米以下;蘊藏有豐富的煤炭、花崗岩、紅壤土、高嶺土河沙石資源;那彭江、大風江兩岸有河谷沖積平原,總面積291.38平方千米;氣候屬亞熱帶氣候,年平均氣溫15℃,最冷月份平均氣溫8℃,最熱月份平均氣溫33℃,年均無霜期330天;多年平均均降雨量1580mm,多年平均日照1810小時。鎮內建有中型水庫1座,小型水庫4座,梯級電站7個。
那彭鎮

人口民族

2005年末那彭鎮鎮總人口40026人,其中圩鎮人口7326人,農村人口32700人,漢族占全鎮人口的98 %,聚居有壯族、瑤族等少數民族410人;語言通行靈山話、客家話和白話(粵語)。有黨支部26個, 其中黨總支部1個,黨支部25個, 共有黨員988人。
截至2017年底,常住人口28046人。

教育

到2010年底,那彭鎮有1所高級中學,13所國小,教師329人,在校學生5883人。

社會事業

那彭鎮新建有鎮宣傳文化中心一座,各種科技藏書3萬多冊。
那彭鎮
那彭鎮建有彭新示範新村1個,有敬老院1個,五保新村4個,一級合格衛生院一所,衛生門診點36個,醫療工作者64人。全鎮各種文體娛樂、衛生設備齊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