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背景
該專輯是張傑的第九張唱片,也是首張翻唱專輯。
由李泉、曲世聰、撈仔、劉大江、劉沁等音樂人擔任該專輯的製作人,負責專輯歌曲的重新編排。
張傑特別親自挑選了十首女聲經典重新演繹,並與與每位製作人反覆討論最適合它們的編曲及演繹方式。全碟十首經典集結成了一首跨時代治癒情歌,表達了自己對於原唱的獨特理解,用成熟男人的心境體味女人的愛情世界,希望所有三十歲的男人產生內心的共鳴。
專輯曲目
序號 | 曲目 | 原唱 | 填詞 | 譜曲 | 編曲 |
---|
1 | 原來你什麼都不要 | | 鄔裕康 | 郭子 | |
2 | 天空 | | 黃桂蘭 | 楊明煌 | 李泉 |
3 | 領悟 | | 李宗盛 | 李宗盛 | 撈仔 |
4 | | | 許茹芸 | 許茹芸 | |
5 | | | 小寒 | 蔡健雅 | |
6 | 傷痕 | | 李宗盛 | 李宗盛 | |
7 | 街角的祝福 | | 戴佩妮 | 戴佩妮 | |
8 | 走路去紐約 | | 林秋離 | 張蔚源 | |
9 | | | 陳綺貞 | 陳綺貞 | |
10 | | | 楊立德 | 陳小霞 | |
專輯鑑賞
《那些和我們打過招呼的愛情》串聯起了一個完整的音樂故事,有情節,有畫面,有轉折,有回憶,有故事。翻唱的曲目均來自經典女歌手、創作女歌手,不僅熟悉,不僅文藝,更增加了幾分感性情懷。
在這張“女子經典”作品裡,其實張傑所採取的,就是
蔡琴式的翻唱格式,為原曲加入了許多弦樂元素,更保留了張傑原本聲線中的細膩與淡定。《原來你什麼都不要》《天空》都以華麗的弦樂作為鋪墊,之後以簡約鋼琴襯底,而與錄音室作品相比,張傑的聲線明顯的愈發空靈、恬淡,翩翩而至,製造出了幾分發燒唱片的效果。
習慣了“傑式”大情歌和搖滾曲後,《那些和我們打過招呼的愛情》中的張傑顯然更加個體化、情緒化,甚至在聲音表達上也更近乎於原汁原味的“原生態”氣息。在《領悟》《他不愛我》之後,那種幽靜感性的情歌處理,甚至要比許多文藝男歌手更入骨髓,也融入了許多理想主義的書卷氣。
在演繹方面,翻唱
阿妹的《原來你什麼都不要》毫無疑問最具改編的風格,變流行的基調為古典為浪漫,流行大K歌亦能成為一支跌宕起伏的作品;《傷痕》和林憶蓮的原唱相比,又是反其道而行之,大情歌改編成了
BOSSA NOVA與
爵士樂的結合,更像隔著記憶抒情的詩人,似夢亦真,玩味無限;《突然想愛你》少了許茹芸那種
神經質少女的糾結,編曲由情歌轉為民謠開始,多了一種浪漫詩人的味道,溫柔中有雋永、柔情中有高潮;《走路去紐約》改編的最徹底最炫技,大提琴小提琴在空中對話,反而比陶晶瑩更像是張傑的原作,作品抑揚頓挫,也呈現出了這張唱片文藝的那一面;戴佩妮《街角的祝福》和陳綺貞《就算全世界與我為敵》都翻唱得很具有想像力——陳綺貞、戴佩妮的民謠小品換上了更寬廣的外衣,一點搖滾的鬆弛感和男性氣質撲面而來。
總的來說,張傑在這張翻唱專輯裡的表現應該說是歌如其人,人如其歌吧。沒有誇張的炫技,也沒有強勢的衝擊,最終留下的唯有純粹之感。(新浪娛樂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