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莊行政村是一個獨立的自然村,位於東明縣城南12.5公里、東明集鎮政府駐地西北6公里處,南臨一乾渠,北靠賈河。現有458戶,1635人,耕地3200畝。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邢莊行政村
- 地理位置:東明縣城南12.5公里
- 人口:1635人
- 耕地:3200畝
基本系列,歷史記載,經濟情況,文化發展,文化傳統,
基本系列
據《邢氏族譜》記載:明永樂二年(1404)邢氏祖國太由山西汾州府平遙縣宣交里七甲長壽村遷來建村,以姓氏命名為邢莊村。
歷史記載
故老相傳,邢氏太始祖逝世山西,太始祖母鎬氏攜四子移民東來,行至東明境內,一片荒涼、舉目無親,不禁涕淚滂沱,仰天號啕,曰:“吾母子當何地安身?”泣未畢,忽有白蛇至,遂引鎬氏母子行至裕州集南停入井而去。邢氏母子就此安家,起名邢家莊。後四子分居,長子國保遷邢岩寨、衝鋒陷陣國順居河南,四子國民隨母住高林寨,老三留守邢家莊。
該村1911年屬東明縣第七鄉,1933年屬東明縣第一區,1949年屬東明第八區,1958年屬東明集公社,1979年後屬臨河店公社(鄉),2001年始屬東明集鎮至今。
該村現有邢、李、王、宋、張、孫、劉七個姓氏。邢姓,443戶1551人,占全村人口的94.8%。李姓,明嘉靖三十七年(1558)由陸圈鎮李千王寨遷入,現有8戶43人。王姓,清道光三十年(1850)由本鎮葛崗村投親落戶,現有2戶13人。宋姓,明永樂二年(1404)由山西平遙縣遷入,現有1戶9人。張姓,1961年由湖北省老河口市遷來,現有2戶8人。孫姓,清嘉慶年間由本縣馬頭鎮孫曉寺遷入,現有1戶6人。劉姓,1985年由陸圈鎮劉堂村入贅落戶,現有1戶5人。解放前,該村有邢房、邢榮祥兩戶七人逃荒到山西曲沃和河南太康定居。
經濟情況
在解放戰爭時期,邢莊人踴躍參加和支援革命戰爭,為革命作出過貢獻。該村1946年建立村政權,邢建余任村長,同時成立了兒童團,邢慶芝任團長。他們動員村里青壯年積極參軍,帶領村民為部隊籌措軍糧,支援前線戰事。1948年,村民邢存山參加解放河南蘭考縣呂寨的戰鬥,立下了戰功,他的兒子邢套戰死於疆場。邢陸得、邢金閣、邢桂芳、邢改聚多次參加戰鬥。在解放呂寨時該村出動兩副擔架,有16人隨行,其中邢二億的腳部被敵人的彈片擊傷。呂寨解放後,有6人又隨軍參加淮海戰役,在外達半年之久。在大楊湖戰鬥中該村出動擔架一副,並出動大車兩輛幫助轉運軍需物資。
解放以前,黃河決口使邢莊一帶一片黃沙,土地難成莊稼,村民生活無著,村裡有20餘戶靠在外為地主種地餬口,有十多戶逃荒要飯。僅靠種地難以生存,邢莊人不得不另尋出路。1931年,邢莊村開始興市經商,集市規模越來越大,每逢集會日,遠至黃河西武丘集、東明縣城北的民眾都來做買賣,村內四條街都設有攤點,農閒季節從早晨一直交易到下午。集市的興盛,帶動了本村商貿業的興起,當時村民在集市上開糧行八家,染坊四家,屠宰戶兩家,雜貨鋪三家,飯館一家,打燒餅的兩家,炸油饃頭的兩家,蒸饅頭的三家。另外,還有賣鞭炮的、賣炒花生的、賣年貨的、吹糖人等等。村民當時靠這個集市生存的就占八成以上,成為邢莊人的“救命集”。
文化發展
解放後,邢莊村努力改善生產條件,經濟取得了較快發展。1958年,全村掀起了抬台田的高潮,一冬春抬田40餘畝,當年播種的高粱、紅薯獲得好收成。接著對青沙地又進行翻淤壓沙,一春天翻地300來畝,糧食畝產顯著提高,高粱、大豆畝產200來斤,民眾生活有了很大改善。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後邢莊村實行了土地承包責任制,民眾的生產積極性空前高漲。1979年,全村大搞農田基本建設,統一規劃、修建生產路和圍村路,以路帶溝,路邊植樹。當年修整道路7000餘米,植樹2萬餘棵。上世紀八十年代後,又掀農田水利建設新高潮,累計修排灌渠15條,建橋閘30餘座,打機井20餘眼,真正做到了旱能澆,澇能排,糧食產量逐年攀升。1984年全村向國家交售糧食42萬餘斤,被菏澤地區評為售糧先進單位,並獎勵彩電一台。1990年以後,進行種植結構調整,大搞間作套種,全村棉花套種面積達1000餘畝,平均畝產籽棉400餘斤;玉米套種500餘畝,畝產玉米900餘斤;花生套種500餘畝,畝產花生700餘斤,種植效益大幅度提高,僅農業收入人均就達3000餘元。隨著近些年市場經濟的深入發展,村民們的思想觀念發生了變化,在穩定發展農業的基礎上,不少人搞起多種經營,開闢了新的致富門路。邢富堂、邢新榜兩家饃店生意興隆,邢忠民的農機修理部顧客盈門,邢景生的大棚養雞更是賺足了錢。邢景生從2000年就開始養雞,每次進雞苗1500隻,每年兩茬,利潤萬餘元。在他的帶動下邢冬青、邢連增、邢喜良、邢冬義、邢冬緒等都相繼加入了養雞行列,飼養農戶越來越多,規模越來越大。村里還有百貨門市部三個,莊稼醫院兩家,村民們的致富門路越來越多。
文化傳統
邢莊村有崇文尚武的傳統。明朝邢三省為例貢,曾任襄城縣主簿。清朝出了邢習經、邢隆吉、邢書洋三位秀才。1933年、1937年有邢書洋、邢世紀先後在村里開辦私塾,培養了不少人才。1938年該村就開始辦公學,有教室和辦公室四間,在校生30餘名,教授國文、算術、自然、社會四門課程。1955年辦國小,一個班20名余學生,由邢林芝、宋新義任教。1977年擴大到一至五年級五個教學班,學生100餘人。自國家恢復高考以後,該村已有大中專畢業生100餘人,其中研究生就有5人。邢莊村在清朝光緒年間就有習武的傳統,如今全村練拳的仍有五六十人,在周邊村莊小有名氣。上世紀五、六十年代村里組建了十多人的高蹺隊和二十多人的玩會班,如今在農閒時還經常為村民唱上幾段。
邢莊村醫療衛生事業不斷發展,現有三個衛生室,其中邢利錄的衛生室小有名氣。邢利錄以用祖傳秘方治療產後少奶出名,藥到奶下,周圍十里八鄉都前來求醫。
邢莊村有一基督教活動場所,建於1999年,周圍十餘個村的信徒都在該教堂活動,在當地有一定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