邛崍鐘鼓樓

邛崍鐘鼓樓

邛崍鐘鼓樓可謂是邛崍的象徵,經過多次搬遷,現在它與毗鄰的文君廣場一道,正成為臨邛古城開展各種活動,以及廣大市民休閒娛樂的重要場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鐘鼓樓
  • 外文名稱:Bell Tower and Drum Tower
  • 地理位置:四川省邛崍市
  • 氣候類型:亞熱帶季風氣候
  • 占地面積:100m^2
  • 開放時間:開放
歷史搬遷,今天的鐘鼓樓,

歷史搬遷

矗立在臨邛古城中心的鐘鼓樓,其歷史可追溯到宋代。明時又叫譙樓,兼具報時功能。嘉慶版《直隸邛州·營建志》載:“明成化十九年改邛州,直隸布政司……其前為大門,曰譙樓……後兵焚盡毀。”清康熙五年(公元1666年),州牧蕭恆重建鼓樓於古城中心的十字路口。乾隆十一年(公元1776年),知州事葉體仁捐俸祿,購置鼓樓四角地界,加以重修。嘉慶五年(公元1800年),知州事胡廷章又予以培修,並在鼓樓的東、西、南、北四方分別置匾懸掛。清鹹豐五年(公元1855年),再次重建。影響交通妨礙擴建,1957年搬走
1988年春,遷回城市中心的鼓樓即將竣工1988年春,遷回城市中心的鼓樓即將竣工
1957年,隨著邛崍縣域經濟的活躍,原本坐落在十字路口的鼓樓不僅影響交通,而且妨礙到街面的擴建。是否搬遷鼓樓,一時眾說紛紜。後經縣委反覆徵求各方意見,並由縣第二屆人代會審定同意,決定將鼓樓搬遷至人民公園(瓮亭公園)內。特從縣財政撥出專項資金,時任副縣長的余恆章兼鼓樓搬遷領導小組組長,承建方為邛崍縣建築社。社長鄧家友在全縣挑選了泥工、木工和瓦工以及古建方面的能工巧匠近40人,是年秋季入場施工,搬遷歷時兩月有餘。
工程實施的具體辦法是:首先將室頂的瓦、大鐘等物件全部卸下,以減輕鼓樓的重量,便於整體移行。然後把鼓樓的骨架緩慢吊起,放置在好幾張拼接起來的大木板上,木板下則用大圓木作滾筒。10多個人用粗麻繩左右將鼓樓骨架牽拽著,同時利用槓桿原理由工匠撬動大圓木,一點點地徐徐滾動前行。經縣府街前行159米,再轉身向西走過161米人民路後,到達人民公園門口。當初搬遷鼓樓的決定,是將其移至人民公園內假山旁的空地上,但因進門不遠處有一條一丈多寬的水溝,無法通過,被迫放棄原計畫。經現場辦公研究,只得將鼓樓再次轉身向南,前行數米後暫時置放於公園進門左邊的紅荷湖畔。放置妥當後,再照原樣進行修復。時高度為13.325米。此時搬遷,鼓樓被人工平行移動了340餘米。
鼓樓搬遷牽動著每一位邛崍人的心,現今仍有許多老人對此記憶猶新。曾住在飛龍巷的李大爺說:“拉鼓樓的時候,場面整得好大喔。很多居民跑去看,但由於移動很慢,看了半天好像都沒動。也有人天天堅持到現場,不看鼓樓光看熱鬧!”
申報歷史文化名城,1987年遷回
1982年,鼓樓被邛崍縣人民政府公布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1984年,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推進,邛崍旅遊蓬勃發展,縣政府以(84)53號檔案《關於請求將邛崍縣縣城列入歷史文化名城的報告》上報省政府。省市古建築專家隨後到邛考察此事,並提出用何建築物來定位標誌性建築的核心問題。時任成都市建委主任舒鑾逸、重慶大學建築系教授趙長庚和省文化廳文物專家宋之正等人皆建議邛崍縣委、縣政府,此刻仍放置在人民公園內的鼓樓,因融合了明、清兩代川西建築的典型風格,在四川各縣中十分罕見,若搬遷到城中心,輔以古法修繕,完全可以作為城市的地標性建築物。縣委、縣政府就此提議召開相關會議,達成共識。
1987年5月,縣政府以邛府發(87)27號文《關於縣城鼓樓搬遷維修裝飾方案的報告》,提請縣人大常委會審議,兩月後獲得通過。批覆件中說:“一個城市,應該有它的特色,要有它的象徵和標誌……將鼓樓搬遷到拓寬後的人民廣場,作為臨邛古城的象徵和標誌,體現古城的特色和民族文化傳統風格,可為縣城增輝添彩。”
對縣政府的報告,人大之所以遲遲未予批覆,是因為鼓樓搬回時應安放何處?是到原來的十字口,還是拓寬的人民廣場?產生了激烈的爭論。
日前,記者就此採訪了相關人員。時任縣政府辦公室主任吳代聰回憶道:“其實,當時爭論的兩個焦點並未包括現在的位置,一是十字口原位,二是縣政府門口。經反覆討論,最後才定在離原址偏正北一點的飛龍巷和高水井街之間,即現在的位置。”時任縣人大財經委主任魯介福補充說:“的確如此,我多次陪縣委書記董朝永實地考察和調研,最終的位置和方案都是董書記現場拍板定下的。之後縣人大常委會給予了批覆。”
同年10月,鼓樓遷建工程動工,次年5月底正式竣工,工期8個月。整個工程由縣城建局負責,該局設計室工程師徐希偉負責搬遷設計,楊濟崧負責古建繪圖;建管股副股長劉廷棟負責安裝維修,張平光負責材料。財政撥出10萬元搬遷費。
承擔施工的是邛崍縣建築公司。該公司古建泥工蘇學明曾參與大邑縣劉氏莊園的修建,其他木工、瓦工和石匠等,近40人的隊伍中個個是行家裡手。
具體施工分為三步。第一步拆除。依結構順序自上而下,先下瓦再拆卸,拆卸前把各構件進行編號,即用毛筆蘸紅漆畫一個圓圈填寫數字,以便安裝時查找。該工程的構件如柱、梁、檁,大而重,斗作全是穿榫,榫頭長達0.6米,因而給拆卸帶來困難和危險。第二步搬運。被拆下來的大鐘、各種木料、榫卯等部件由專人用兩台架架車拉到人民廣場的臨時工棚,對照清單進行清理對號,檢查有無損壞,做兩遍大柱防蟻處理後分類堆碼在離地50公分的架子上。材料工棚旁專門搭建了守衛工棚,派專人24小時看護。第三步安裝。採用拆舊復舊、修舊如舊的古建施工法進行復原。徐希偉說:“鼓樓遷建考慮最多的是安全、復原和經費三個問題。鼓樓拆散搬到工地後,並未採用簡單向下深挖地基直接安放的老辦法,而是將鼓樓放在一個大平台上加以固定,每根大柱下用圈樑連線。因在公園受潮,對16根大柱均鋸去50公分的腐爛部分,用與之匹配的楠木榫卯復原。”曾參與鼓樓外觀、圍欄和室頂繪圖的楊濟崧為此曾赴新都寶光寺、成都文殊院等地考察。他清楚地記得,鼓樓維修草圖由重慶大學建築系趙長庚教授設計,前七後八級的底座台階數,是對1987年遷回鼓樓的紀念。
作為文物保護單位,鼓樓的整體風格和建築形制,成為復原工程一切考量的重中之重。原文管所所長陳熾昌接受採訪說:“鼓樓起初的作用主要在於作息推時,作為民間建築,它有別於宮廷建築和官方建築。搬遷後採用素筒瓦和綠色簡邊琉璃,16根大柱採用黑色土漆,二層花欄桿為豬肝色。總之,修復後的建築特色與文物保護單位以及民間建築定位吻合。”
汶川地震使其受損,2008年維修
2008年“5·12”汶川特大地震發生後,鼓樓受損傾斜。邛崍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高度重視,對鼓樓受損情況進行了專題調研,並提出維修指導意見。
不久,由何鼎康遞交的《5·12汶川地震鼓樓受損維修方案》中標,並成為震後維修的責任人。據了解,此方案充分採納了劉廷棟、胡立嘉等8位古建修復、文物保護人士的意見,採用現代液壓技術和人工修復回正的施工辦法,特別對向西北偏移10公分的第4柱進行了精心校正,對柱上的龍脊受損部分以及其它輕微受損部位均予以修復、加固,最後再為16根大柱重上了一道土漆。
經受汶川特大地震考驗的鼓樓風采依舊經受汶川特大地震考驗的鼓樓風采依舊

今天的鐘鼓樓

鼓樓自遷回城中心的20多年中,歷屆邛崍黨政領導及其與之相關的城建、文化和臨邛鎮等單位都十分重視其保護與修繕,廣大市民對這一古城的中心地標更是鐘愛有加。如今,鼓樓散發出更加迷人的魅力,書法家陳熾昌先生書寫的“接雲”“迎輝”“和煦”“涵濡”四個大匾,進一步彰顯其古色古香的品味。鼓樓早已濃縮為我市一張熠熠生輝的文化名片,時常引來八方賓朋拍照留影,它與毗鄰的文君廣場一道,正成為臨邛古城開展各種活動,以及廣大市民休閒娛樂的重要場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