邏輯鏡像原理

邏輯鏡像原理

為什麼古代文明不用負數表達無窮小,大家知道,早在兩千多年前,中國出現了正負數概念並掌握了正負數的運算法則,而與中國古代數學家不同的是西方數學家更多的是研究負數存在的合理性,16、17世紀歐洲大多數數學家還不承認負數是數,隨著19世紀整數理論基礎的建立,負數在邏輯上的合理性才真正建立。

三元論認為,可以要以複雜的心態面對古代文明,而不是就流傳故事演繹一些精彩畫面。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邏輯鏡像原理
  • 外文名:Principle of Logical Mirroring
  • 別名:無
現象描述,形成原因,研究歷史,

現象描述

三元論中的無窮小,不是現代物理學或數學中的負數,比如-10 000 000等。因為三元論質疑-∞在宇宙中究竟代表什麼。幾乎沒有實際意義。-1Ly又代表什麼。這個距離能在宇宙中找到嗎。比如-1日、-1米等,再如1.2米,1米能找到,而0.2米卻找不到,大家發現的是20厘米,以此類推。許多概念很模糊。三元論懷疑現代物理學和數學中的0在宇宙中套用的完整性,三元論中拋棄或取消了現代物理學或數學中的小數和負數的概念,三元論認識宇宙的方法與現代物理學和數學有所不同。
那么什麼是無窮大,無窮大究竟有多大。什麼是無窮小,無窮小究竟有多小。無窮大和無窮小判斷的參考標準是什麼。

形成原因

現代數學認為,是一個無窮大符號。三元論借鑑瑪雅文明計日的方法對這個符號進行重新定義:∞是一個無窮符號。無窮符號的兩邊代表大與小、多與少、高與低、遠與近、快與慢、強與弱、長與短、漲與落、正與反、是與非、章與亂、整與分、引與斥、斷與連等這類對等命題;自然而然,無窮符號的中間會產生不大不小、不多不少、不高不低、不遠不近、不快不慢、不強不弱、不長不短、不漲不落、不正不反、不是不非、不章不亂、不整不分、不引不斥、不斷不連等這類中等命題。舉個通俗易懂的例子,導體、半導體和絕緣體三者之間就是這種關係,半導體既不是導體,也不是絕緣體;再如,生活中冬至與夏至是對等,等等。

研究歷史

在古印度典籍中,計算時間時使用兩種數學概念:卡爾帕和卡希達。這兩個概念是什麼意思。卡爾帕相當於42億3 200萬年,而卡希達則相當於1億分之3秒;在佛經中,出現的數字也非常大,例如1不可說不可說轉=10^(3.72×10^37)。
大家可以把瑪雅文明古印度文明做一些比較,可以發現:大數很大,可以理解;小數很小,卻沒有出現負數。這是一個非常意外、非常驚喜、非常鼓舞人心的發現。
這兩種古代文明里竟然都沒有出現負數。
為什麼古代文明不用負數表達無窮小。大家知道,早在兩千多年前,中國出現了正負數概念並掌握了正負數的運算法則,而與中國古代數學家不同的是西方數學家更多的是研究負數存在的合理性,16、17世紀歐洲大多數數學家還不承認負數是數,隨著19世紀整數理論基礎的建立,負數在邏輯上的合理性才真正建立。三元論認為,現代人要以複雜的心態面對古代文明,而不是就流傳故事演繹一些精彩畫面。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