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際效用遞減原理

邊際效用遞減原理說的是:消費者在消費物品時,每一單位物品對消費者的效用是不同的,它們呈遞減關係。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邊際效用遞減原理
  • 外文名:Principle of Diminishing Marginal Utility
  • 所屬學科:經濟學
  • 解釋:單位物品的效用呈遞減關係
舉個簡單的例子:對一個餓著肚子的人來說,第一碗飯給他的效用最大,第二碗飯則沒有那么大了,吃到一定程度後,再吃的話,飯給他的效用是負的,即不僅不能給他好處,反而是負擔。對買車的人也一樣,當他買了第一輛車時,他感到方便很多,同時有巨大的心理滿足感。當他買第二輛車時,由於他不能同時用兩輛車,這第二輛車給他的效用就沒有第一輛車大。當然第二輛車還能起到備用的作用,而且會增加他的炫耀資本,此時總的效用是增加的,但增加的幅度沒有他買第一輛車時增加的幅度大。如果他繼續購車,買了車後,既要雇司機,又要準備停車的車庫,同時要防範竊賊等等,這些成本反而可能高於第三輛車給他帶來的效用,是得不償失的。
想想看吧,兩個月收入都是1000元的人賭博,賭到一方輸光為止。一個人變成窮光蛋,另一個人收入加倍。這給社會帶來的,將是什麼前景?後者的收入增加,只可能會讓他過得更舒服一點,可前者卻陷入了無法生活的困境。這個結果既不利於社會公正,也不利於社會穩定。
啟示:薩繆爾森曾經說過:“增加100元收入所帶來的效用,小於失去100元所損失的效用。”這正是邊際效用遞減的表現。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