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緣性人格障礙臨床多模態腦影像表征研究》是依託中南大學,由蟻金瑤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面上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邊緣性人格障礙臨床多模態腦影像表征研究
- 項目類別:面上項目
- 項目負責人:蟻金瑤
- 依託單位:中南大學
項目摘要,結題摘要,
項目摘要
在青年科學基金項目的資助下,我們針對邊緣性人格障礙的情緒早期加工中神經網路激活特徵進行分析,發現邊緣性人格障礙患者存在情緒加工缺陷,更多採用消極情緒應對策略,對情緒的早期加工存在額葉皮質及邊緣系統(如杏仁核等)區域性的結構與激活異常,且存在額葉與邊緣網路的功能性連線異常。鑒於邊緣性人格障礙的遺傳率高達69%,本研究擬以邊緣性人格障礙患者及其未發病一級親屬(同胞)為研究對象,採用較大樣本的追蹤研究,將邊緣性人格障礙診斷與邊緣性人格障礙症狀嚴重程度兩個變數相結合,設定多種情緒任務,採用多模態腦影像技術,構建腦結構異常與腦功能異常網路連線的模式,尋找邊緣性人格障礙在神經層次上穩定的影像學標誌,結合數學建模的輔助手段,確定邊緣性人格障礙遺傳素質在神經網路水平的功能異常特徵,進而深入了解邊緣性人格障礙的發病機理,獲得用於邊緣性人格障礙早期識別與診斷的多模態影像學標誌。
結題摘要
在先前的研究中,本課題小組針對邊緣性人格障礙的情緒早期加工中神經網路激活特徵進行分析,發現邊緣性人格障礙患者情緒的早期加工存在額葉皮質及邊緣系統(如杏仁核等)區域性的結構與激活異常,且存在額葉與邊緣網路的功能性連線異常。在本課題中,我們以邊緣性人格障礙患者及其未發病一級親屬為研究對象,採用較大樣本的追蹤研究,將邊緣性人格障礙診斷與邊緣性人格障礙症狀嚴重程度兩個變數相結合,設定多種情緒加工任務,採用多模態腦影像技術,構建腦結構異常與腦功能異常網路連線的模式,尋找邊緣性人格障礙在神經層次上穩定的影像學標誌,結合數學建模的輔助手段,確定邊緣性人格障礙遺傳素質在神經網路水平的功能異常特徵,獲得用於邊緣性人格障礙早期識別與診斷的多模態影像學標誌。本課題嚴格按計畫書實施,已按計畫完成了樣本數據採集工作,對所獲數據進行深入分析,取得了系列研究成果。目前,已發表了相關學術論文19篇,國際會議論文5篇,其中標註基金資助的SCI為11篇,主要發表在《Acta Psychiatrica Scandinavica》、《Psychological Medicine》、《Journal of Affective disorder》、《Frontiers in Behavioral Neuroscience》等國際權威雜誌上,總影響因子為39.5分。共有12名研究生直接參與到本課題實施中,且多名研究生的學位論文是本課題的研究成果的直接體現。項目負責人所指導的碩士碩士學位論文“邊緣性人格障礙患者大腦結構的形態學研究”被評為2017年湖南省優秀學位論文、2017年中南大學優秀學位論文。課題組就本課題結果已與國際專家進行密切學術交流,如到美國大學哈佛大學McLean 醫院影像中心訪問學習與學術交流、參加人類腦成像組織年度會議(Organization of Human Brain Mapping,OHBM )2015年會和2017年會,以及2016年國際心理學大會(International Congress of Psychology, ICP 2016)。總的來講,本課題已按計畫完成,但本課題小組將繼續深入挖掘數據,撰寫相關研究論文,並投稿發表,呈現課題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