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屯:古今前沿與後方

邊屯:古今前沿與後方

《邊屯:古今前沿與後方》是張繼強創作的散文集,首次出版於2014年4月。

該書書寫了雲南永平人文歷史的神秘之境,剖析永平邊屯文化和雲南邊屯文化兩者間的關係。作者始終以高度負責的寫作精神,本著對歷史負責的態度相對公正客觀地發聲,而不是固執己見地表述,一味把永平的歷史走向以及邊屯的由來和存在說得天花亂墜,其客觀公正性能夠讓讀者信服。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邊屯:古今前沿與後方
  • 作者:張繼強
  • 文學體裁:散文集
  • 字數:17萬字
  • 首版時間 :2014年4月
內容簡介,作品目錄,作品鑑賞,作品評價,出版信息,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邊屯:古今前沿與後方》以時間流向為線索對雲南邊屯進行了歷史溯源,並在此基礎上對邊屯文化進行了細緻而嚴謹的梳理歸納。作者集中進行書寫的部分則是雲南永平邊屯文化和雲南邊屯文化兩者間的關係。通過該書,不僅可以使讀者對雲南邊屯文化有一個清晰的了解,同時也能對永平邊屯文化有一個比較全面細緻的解讀。

作品目錄

第一講 邊屯溯源
第二講 永平脈絡——清晰的邊屯歷史
第三講 悠長博南道
第四講 古道鈴響
第五講 舌尖好味
第六講 古剎佛音——寶台山
第七講 靜地佛緣——開山老祖朱鑄成
第八講 樹上蓮花
第九講 孤獨的桂馥
第十講 古驛曲硐的歷史記憶
第十一講 杉陽古驛
第十二講 “滾滾長江東逝水……”從事永平唱起
第十三講 埃德加·斯諾筆下的永平
第十四講 走過古道的徐悲鴻
第十五講 亟待研究挖掘的譜牒文化
第十六講 曾經的霽虹橋
第十七講 水下的摩崖石刻
第十八講 博南山之戰
第十九講 永平——古今的前沿與後方

作品鑑賞

趙振王認為,曾任永平縣誌辦主任的張繼強所寫的《邊屯:古今前沿與後方》,其歷史的客觀性、文化的厚度是值得信任的。該書對研究永平的歷史文化具有一定權威性,正如序言裡所說:“因為追尋這條古道的前沿與後方,他已經用身體中的靈域之境承載了一條屬於他自己人文探索的古道”。張繼強潛心於文化境遇中對博南古道的探索與發現,盡情書寫了永平人文歷史的神秘之境,面對博南山的一景一物,哪怕是一顆鏽蝕的鐵釘,都會喚起他內心深處研讀默誦的靈感。他用自己的整個身心去研究永平的歷史,這是一件難能可貴的事情,而且,他始終以高度負責的寫作精神,本著對歷史負責的態度相對公正客觀地發聲,而不是固執己見地表述,一味把永平的歷史走向以及邊屯的由來和存在說得天花亂墜。例如,在敘述永平的邊屯史的形成和發展時,張繼強能夠心平氣和地牽引出麗江市永勝縣所具有的典型性的邊屯文化並將它們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分析整個雲南邊屯的形成和邊屯文化的有序演繹過程。每當面對博南古道的歷史的脈動和現實的境遇,張繼強總是以主人翁的姿態進行書寫和講述,其客觀公正性能夠讓讀者信服。
被千年南方絲綢之路上的曲硐、花橋(古博南縣址)、杉陽、霽虹橋等驛站所貫穿的永平縣,過境古道長達近百公里。所謂博南古道,就是貫穿蒼山西坡始起、直到過完霽虹橋這段古道的統稱,漾濞縣城西街還保留著“博南路”的地名,就是例證。一直以來,博南古道沿線就是中原皇權伸向滇西大地上的邊區觸角,通過這條“血肉豐滿”的觸角,漢朝開始觸知了雲南的廣袤和富庶,同時,中原文化元素也一點一滴地浸潤到了雲南偏遠的滇西地區。亘古向南奔流的瀾滄江,在永平境內突然向西北折行了數十里,形成一個大的拐點,其拐點正好溫柔地擁抱了博南山,構成了“一江環一山”的地理奇觀。永平,自古以來成為“進可以控制保山,補給前線;退能夠屏障大理,鞏固後方”,進退之間,永平既是前沿,有時又是後方。確定或不確定的歷史,人們只有憑著一種客觀公正的態度去面對。趙振王認為,一些所謂文化大散文的作者,借古抒懷是做到了,可是,據史實的展開或發揮,就做得不怎么樣,主要缺陷就是個人抒懷大於歷史文化,在天馬行空的大書特書中,少了對歷史真實的學習和套用,文字花哨大於了歷史真實,抒情之能超過了文化之能,語言的快感也許是具備了,而歷史的厚重卻欠缺了。張繼強多年對永平史學的研究,他關於永平的文章,彌補了歷史厚重感不足的缺憾,他的這部文化散文集曾在大理電視台的“大理講壇”講授過,最先接受了大理這個區域內的客群的檢閱。依據讀者的不同聲音,在出版過程中又作過了認真的校訂,屬於歷史可信度較高的文化散文集,為永平的歷史文化起到了可以查閱的“資料庫”的重要作用。

作品評價

作家海男:“《邊屯:古今前沿與後方》是一本深厚而神秘的文化讀本,寫盡了永平人文歷史的神秘之境。《邊屯:古今前沿與後方》是一個夢,此夢將穿越千年歲月,將抵達千年古道再延伸到21世紀的今天。除此外,張繼強的寫作也是一個夢,夢織夢將盡顯人生精神之旅的跋涉,將蛻變世界攬於胸懷的探索之謎,這就是張繼強執著於為永平人文神學史境撰寫《邊屯:古今前沿與後方》的歷史和美學意義。”

出版信息

書名
出版時間
出版社
ISBN
《邊屯:古今前沿與後方》
2014年4月
雲南人民出版社
978-7-222-11762-4

作者簡介

張繼強,1970年冬至日生,漢族,雲南大理永平縣杉陽鎮性華寺人,地方歷史文化研究者,始終致力於永平歷史文化資料的收集、發掘、整理、積累,關於博南古道的研究,形成了自己獨有的研究方法和觀點。多次在中央電視台、浙江電視台、海峽衛視、甘肅衛視、雲南衛視、大理電視台等媒體,介紹了關於博南古道的歷史文化。散文發表於《雲南日報》《四川日報》《中國環境報》《中國美食》《大理文化》等數十家報刊,集結出版《博南古道探秘》一書。
check!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