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塘

避塘位於紹興縣齊賢鎮Yangshang湖上,是與纖道相類似的長橋。始建於明天啟年間,明崇禎十五年(1642年)後建成。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避塘
  • 位置:紹興縣齊賢鎮Yangshang湖上
清嘉慶《山陰縣誌》載,Yangshang湖“周圍四十里,傍湖居者二十餘村。湖西尤子午之沖,舟楫往來,遇風輒遭覆溺。明天啟中,有石工覆舟遇救得免,遂為僧,發願誓築石塘,十餘年不成,抑鬱以死。會稽張賢臣聞而憫之,於崇禎十五年建塘六里,為橋者三,名曰天濟,蓋罄資產為之,五年而工始竣。……”塘於清道光年間被大水所毀,里人出資重修。《捐修塘碑》云:“道光乙酉、庚戌年連遭大水,塘橋塌坍,吾等重修。自北首湖梢起,至南首中濟橋止,共修塘路三百八十四丈……”
避塘南起齊賢鎮林頭村,北至七里江,全長3.5公里,呈南北走向。由實體塘堤、石橋、石亭相間組成。實體塘堤是整條避塘的主體,平面呈“S”形,塘身用長約2-2.3米,寬0.4-0.5米的條石,或順丁疊砌,或順疊而成,自下而上逐層收分。上鋪石板,石板間用榫卯銜接。群建橋、金光橋、朝陽橋、普濟橋,均為梁式石橋,長20-30米不等,分布在避塘上,氣韻生動,錯落有致。石亭平面呈長方形,坐東朝西,樑柱結構,石板屋面,東西兩面落坡,三柱兩間,南北山牆各有陰刻楷書《募修備塘碑》及《修塘捐碑》。石亭結構簡單,形制靈巧,工藝精湛,與避塘砌築風格一致。
Yangshang 湖避塘為南北行人及舟楫往來提供了極大的安全和方便,在古代交通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