墓主生平
墓主人陳國公主
耶律氏為遼聖宗侄女、遼景宗皇帝孫女、秦晉國王
遼聖宗皇太弟耶律隆慶之女、
吳國公主之妹,死時年僅十八歲。根據墓中出土的《故陳國公主墓志銘》記載,這位年紀不大的公主先後數次榮獲封號。起初封為“太平公主”,後來又進封“越國公主”,去世後又被追封為“陳國公主”,可見她在世時一定深受皇家恩寵。
墓葬簡介
陳國公主墓是
遼國王室貴族墓葬的代表,是一座公主與駙馬合葬的磚室墓。墓葬由墓道、天井、前室、東耳室、西耳室及主室六個部分組成,全長16.4米。墓道呈階梯狀斜坡式,墓道兩側及墓室、耳室的頂部均有彩繪圖案。墓葬前室呈長方形,東、西耳室及主室平面呈圓形。墓室內還安裝有門檻、門框、門扇及門楣等設施。主室內壁還有木護圍牆,這是遼代王室貴族墓的一個重要特點。墓葬主室內有以五層磚砌成的長方形屍床,兩具骨骸並列其上。公主與駙馬全身穿有銀絲網衣,頭戴金冠,面覆
金面具,腳穿鎏金銀靴,並系有腰帶。墓內
壁畫以契丹傳統的寫實風格,形象再現了墓主日常生活的情景。
墓室簡介
1985年6月,在斯布格圖村西北修建水庫時發現該墓,內蒙古文化廳接到報告後,立即派
內蒙古考古研究所考古人員前往進行調查,並在
哲盟博物館、
奈曼王府博物館的密切配合下,對該墓進行了清理髮掘,使沉睡了近千年的珍貴文物得以重見天日。
該墓為磚砌
多室墓,全長16.4米。全墓由墓道、天井、前室、東西
耳室和後室6個部分組成。階梯形墓道斜長6.5米。天井東西略呈長方形,上寬下窄,如漏斗狀,前接墓道,後通墓門。天井底部平坦,平鋪一層條磚。前室長方形,南北長3.48米,東西寬1.93米,高2.65米。券頂,地面鋪方磚。東西耳室圓形,穹窿頂,地表鋪條形青磚。後室(主室)平面呈圓形,東西直徑4.38米,上部迭澀內收呈穹窿頂,地面錯縫平鋪方磚。前後兩室間嵌有木門框和雙扇木門,清理時尚能啟閉自如。主室內緊貼磚壁有赤柏松製成的木護壁,直達墓頂。主室正北壁地面上有磚砌屍床,屍床前有磚砌長方形供台。屍床和供台的東、西、南三面有雕刻的16個
壺門,裝飾講究。
出土文物
陳國公主墓構築規模雖然不大,但隨葬器物卻非常豐富、精緻。公主與駙馬均頭枕銀枕,身著銀絲網路,戴金面具,著銀靴,胸佩琥珀瓔珞,束帶。
公主頭戴珍珠琥珀頭飾,頸戴琥珀珍珠項鍊,兩腕各戴一副金鐲,每個手指各戴
金戒指一枚,身佩金荷包、金針筒、鐵刀以及各種玉佩和琥珀佩。駙馬腰束金釒夸銀蹀躞帶,帶上掛銀刀、銀錐。整個墓中的隨葬品多為金銀、玉石、瑪瑙、琥珀、珍珠、水晶等貴重材料製成,共用黃金1700克,白銀1萬餘克。另外,還在墓中首次發現了木雞冠壺、木圍棋等。
全墓由墓道、天井、前室、東西耳室、後室組成。壁畫繪於墓道東西兩側、前室東西兩壁及前室頂部。壁畫內容有人物、馬匹、仙鶴、支朵、日月、星辰等。後室有磚砌屍床,公主與駙馬屍體頭東腳西,仰身直肢,公主與駙馬頭枕銀枕,身著銀絲網路,戴金面具,著銀靴,胸佩琥珀瓔珞、束帶。公主頭戴琥珀頭飾,頸戴琥珀珍珠項鍊,兩腕各戴一雙金鐲,每個手指各戴金戒指一枚,身佩金荷包等。
隨葬品共3227餘件(組),其中許多製品是用金銀、玉石、瑪瑙、珍珠等貴重材料製成,用金約1700克,用銀1萬多克。代表性的隨葬品有鎏金銀冠、金面具、銀絲網路、金花銀靴、琥珀瓔珞、玉柄銀刀、金帶銙、銀銙蹀躞帶、鏤雕金荷包、纏枝花紋金鐲、金花銀枕、乳釘紋玻璃瓶、提鏈水晶杯、胡人馴獅琥珀佩、琥珀鴛鴦、雙魚形玉佩、動物形玉佩、綠釉長頸瓶、花口白瓷碗、鎏金鐵馬鐙、綴玉馬胸帶等。
墓葬壁畫
墓里的壁畫也非常引人注目,畫面規模雖然不大,但民族特點異常鮮明。在墓道東西兩壁畫有反映墓主人出行和歸來的場景——《出行圖》、《歸來圖》。在前室東西兩側墓壁上繪有男女僕役和手持骨朵的侍衛以及展翅翱翔的白鶴。從畫中男女的裝束、組列來看,僕人們正在小心翼翼地服侍墓主人。反映出墓主人日常生活的悠閒與奢靡。券頂的星辰圖,是繼河北
宣化星象圖以後為數不多的發現。這些都為研究
遼代繪畫增添了新材料。
歷史意義
關於
遼國皇陵的考古材料我們所知甚少,遼陳國公主與駙馬合葬墓,就其等級而言,是僅次於皇陵的重要遺存。因而該墓的發現,就其考古、學術價值來說,可以和皇陵相提並論。
遼陳國公主與駙馬合葬墓在出土
遼墓中,是迄今為止,保存最完整、規模最大、出土文物最多的墓葬。在其周圍,還陸續勘查出大量的墓葬,據專家推斷,這些墓葬應該就是蕭氏家族的墓群,像遼陳國公主與駙馬合葬墓這樣規模的墓葬也應該不止於此。
遼陳國公主與駙馬合葬墓出土的這批珍貴文物,是我國考古工作者的一項重要發現。這對重新評價我國北方少數民族在締造中華民族文化中的歷史貢獻,及深入研究遼代政治、軍事、經濟、文化、外交等提供了寶貴的實物資料。
該墓現為內蒙古自治區重點文物保護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