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鎏金銅面具,長11厘米,寬19.5厘米。
現藏於內蒙古博物院。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遼鎏金銅面具
- 所屬時代:遼代
- 館藏地點:內蒙古博物院
- 類別:金屬器
- 用途:葬具
基本介紹,文物特徵,相關資料,
基本介紹
名稱:遼鎏金銅面具
所屬年代:遼代(907年—1125年)
現藏地點:內蒙古博物院(原內蒙古博物館)
尺寸:長11厘米,最寬處19.5厘米
文物特徵
面具是依據死者的面容錘揲而成的。五官與死者真容相像,眉毛刻畫精細,緊閉雙目,鼻樑高挺,閉唇,高顴骨,面目清秀,耳垂上有穿孔,從上述特徵判斷死者應為女性。
面具周邊穿連有細密的銅絲,便於和頭部網路連綴,是覆蓋於死者面容上的葬具。
相關資料
《虜廷事實》記載,契丹人死後有“以金銀為面具,銅絲絡其手足”的特殊葬俗。一種說法是這種辦法可以防止屍體的腐爛:另一種說法認為契丹族中使用面具和網路覆屍的部分人,可能就是薩滿巫師,或薩滿的信奉者。
面具製作材料有金、銀、銅、銅鎏金等。與面具配套的往往有網狀屍服和小型玉飾件。在古代埃及和羅馬有類似的風俗習慣。我國早在商代就選用玉制材料作覆面遮蓋身體了,但普遍使用面具的只有遼代的契丹貴族宗室。
考古發現的各類契丹面具已有上百件之多,內蒙古地區出土最多,河北周邊及遼西地區也有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