葬具

指裝盛死者遺體遺骨(骨灰)的器具。如棺、槨、骨灰盒等。

指裝盛死者遺體或遺骨的殮具,不同地區與不同時代的葬具顯現出民族性、地方性、時代色彩、信仰觀念、生產能力和製作水平的差異。遠古時代,由於生產力的低下和生產工具的簡陋,只能用柴草、樹枝、樹皮包裹屍體,故《周易·繫辭》“厚衣之以薪,葬之中野,不封不樹。”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葬具
  • 包括:棺槨
  • 性質:民族習俗
形成原因,歷史特色,上品棺木,瓮棺,石棺,金屬葬具,其他信息,

形成原因

它隨喪葬習俗的產生而逐漸形成,傳承過程中在不同的時代、民族、地域裡又呈現出多樣的形態。樹枝和樹皮葬具的製作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著生產能力和製作的水平。遠古的時候,由於生產力的低下和生產工具的簡陋,製作棺木裝殮死者的習俗還沒有形成。古書中說:“古之葬者,厚衣之以薪,葬之中野,不封不樹”。這反映出那時的葬具,就是樹枝和柴草,把它們蓋在死者身上了事。近年來考古發掘的材料完全證實了這一點。

歷史特色

中國各民族對於死者大多將遺體遺骨盛放在一定器具內進行安置。不同歷史時期、不同民族、不同 地區所使用的葬具,呈現出不同時代、民族和地方的特色。就葬具的質料而言,從古至今,大約有木、石、陶瓷、金屬、合成材料等。木質葬具歷史悠久,且十分普 及。形狀一般為長方形,也有獨木狀、船狀的。本棺先秦時期已經出現,《禮記·檀弓》上記載:“有虞氏瓦棺,夏後氏既周,殷人棺槨。”棺槨實際上是內棺外 槨,棺是直接盛屍體的,槨是包在棺外的大棺材。有的槨是用石片壘成的,古人多是棺槨並用,後世有錢人也是棺槨並用,貧窮人家只能用棺,甚至連棺材都買不 起。棺槨的裝飾、棺材的用料有許多講究。裝飾一般用漆畫上各種不同的圖案,如福、祿、壽三星等,棺頭中心畫一圓壽字,圍繞著五隻蝙蝠,謂之“五福捧壽”, 棺的兩側畫“八仙慶壽”或“二十四孝圖”,棺尾畫蓮花荷葉,謂之“腳此蓮花”。棺木的用料,最一般的是榆木、柳木、稍好些的是松木、柏木,再好的是杉木、 樟木。第七十六代衍聖公孔令貽過世,棺材是從福建運來的,內棺為紫杉木,外槨為大柏木,棺內鋪金蓋銀,還要放許多殉葬珍寶,外槨繪五龍捧聖,並蓋頭鳳尾大 紅綢子棺罩,十分講究。

上品棺木

上品棺木金絲楠四獨板材,大蓋、兩幫、下底都用整板,最為名貴。舊時的北京每口需要千元(銀元)。香杉四獨板的棺材,每口要五六百元。此類棺木,多為 一品官員享用。官宦世家、富賈巨商以使用黃柏、紅柏的棺材為多,其價值也在二三百元上下。做棺材的木料有其固定的成例,不能隨便使用木料。俗語有:“桑、 皂、杜、梨、槐,不進陰陽宅”,就是說,這些木料既不能用來給活人蓋房子,也不能給亡人做棺木。但後世由於木料缺乏,也就沒有那么多講究了,桑木、栗子 木、柴木等都使用了。

瓮棺

瓮棺、陶棺,是用陶土製成的,也是原始、古老的葬具。新石器時代陶器成為普及的器具,此時,瓮棺已出現了。但當時的燒陶工藝尚未普遍燒制大瓮,因此瓮棺多用於掩埋嬰兒幼兒,或用於二次撿骨葬。漢代以後,出現了木棺形的陶棺,但因燒制困難,且成本高,未能普及。

石棺

石棺、石槨,歷史也很久遠。有的用整塊大石鑿成凹形棺箱和平面棺蓋。有的先挖梯形土坑,然後在坑底鋪或豎上石板,放入屍體後,蓋上石板。有的用石塊壘 砌成石寶、石墓。我國西南一些少數民族用巨石壘墓,石塊最重的達到7噸。石墓中安葬的死者,少由七八人,多則十幾人。埃及的金字塔也是石墓葬,這說明石制 葬具在世界喪葬禮俗中占有重要地位。

金屬葬具

金屬葬具是金屬冶煉、鍛制技術發展之後出現的,有鐵制的、銅製的、金制的。金制棺槨十分昂貴,非一般人能享用。鐵制棺槨易生鏽,未能發展起來。銅質葬 具較為發展,但因原料少,價格高,不及木棺、石棺普及。銅製葬具有銅棺、銅鼓、銅釜等。1964年,雲南發現一座木槨銅棺,棺壁與棺頂共用7塊銅塊,可拆 可拼。我國廣西、貴州的少數民族流行銅鼓葬。

其他信息

除以上葬具外,我國歷史上還存在過玉棺、瓦棺、碗棺等。現代有水晶棺,木質、石質、玉質、合成材料製成的骨灰盒。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