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金史解讀》是2007年華齡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白玉林、曾志華、張新科。本書內容涉及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生活各個方面;在語言上,採用明了易讀的白話文,既避免了一般史書的枯燥,又無隨意發揮“戲說”之嫌。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目錄,詳細介紹,
內容簡介
本書以歷史事實為依據,採用答問的形式,從典籍中提煉出有代表性、有價值一,並用原典中所載內容進行了簡明扼要的回答,以期達到“原湯化原食”的目的,賦予死的冷冰凍的資料以活的熱乎乎的生命。真實的故事、精彩的解讀將把你帶進中華歷史的悠悠長河,讓你感受朝代交替的殘酷無情,領略帝王將相的雄才大略,驚嘆古代文化的燦爛不息,使你了解中國歷史的精華,深刻體會讀史的樂趣。
目錄
1.契丹族的歷史淵源如何?
3.遼太宗耶律德光時期與中原王朝的關係如何?
4.遼滅晉之後為什麼沒有在中原建立王朝?
5.為什麼說遼聖宗耶律隆緒統治時期是遼朝的小康時期?
6.遼朝共有多少位皇帝?
7.在遼朝掌握大權的皇后妃子有幾位?
8.契丹大、小字是怎么回事?
9.東丹國是怎么回事?
10.契丹與後晉滹沱河之戰是怎么回事?
11.遼宋君子館之戰是怎么回事?
12.遼聖宗統和十七年遼宋之間的戰事如何?
13.遼宋長城口之戰的勝負情況如何?
14.遼宋望都之戰的戰負情況如何?
15.遼宋高梁河之戰的結果如何?
16.遼宋“澶淵之盟”是怎么回事?
17.遼宋滿城之戰是怎么回事?
18.遼宋白溝之戰宋軍為什麼大敗?
19.遼金寧江州之戰是怎么回事?
20.遼金寧江州之戰是怎么回事?
21.韓廷徽父子對契丹王朝的建立與鞏固做出了什麼貢獻?
22.王郁是漢人為什麼卻在遼朝任職?
23.耶律順宗是什麼人?
24.耶律曷魯在遼建國程中有什麼貢獻?
25.耶律突呂不建立過什麼功勳?
26.高模翰為什麼被稱為遼之名將?
27.趙延壽為什麼要投降契丹?
28.張礪為遼太宗所器重卻為什麼恚憤而死?
29.耶律屋質在穩定遼朝政局方面有什麼貢獻?
30.耶律安摶的生平情況如何?
31.蕭思溫是如何應對後周大軍北伐的?
32.室蚄是什麼人?
33.耶律阿沒里是什麼人?
34.張儉身為重臣為什麼生活卻十分節儉?
35.馬得臣為什麼能得到皇帝的賞識?
詳細介紹
《遼史》、《金史》和《宋史》合稱元修三史。其實,金朝建立以後,曾兩度修纂《遼史》,分別由耶律固和党懷英等人主持,但在金朝並未正式刊行。
元朝正式建立之前,即有編修遼、金史的意向,但一直議而未行。直至元順帝至正三年(1343),才下詔正式編纂三史,以脫脫為總裁,另有總裁官多人,而主要執筆者為廉惠山海牙、王沂等數人。《遼史》自至正三年四月修撰,四年三月完成,用時不足一年。元修《遼史》,主要是在耶律儼《遼實錄》和陳大任《遼史》的基礎上增刪修訂而成的。全書共一百一十六卷,含本紀三十卷,志三十二卷,表八卷,列傳四十五卷,另附《國語解》一卷。
《遼史》的體例有一些新的特點,其表、志不但卷帙較多,而且有所創新。如《營衛志》保存了契丹早期的宮帳及部族組織等重要的歷史資料;《儀衛志》對契丹早期本民族車輿、服飾和儀仗制度以及後期採用漢制均有詳細記述;《禮志》、《百官志》等也都有自己的特色。《遼史》設表極為全面,曾為史家所稱道,有世表、部族表、屬國表、皇子表、公主表、皇族表、外戚表、游幸表等,篇幅接近全書六分之一。但其列傳相對單薄。《遼史》末附《國語解》,對有關人事、典制等契丹辭彙給予譯解,成為後世研究契丹語言文字的珍貴材料。《遼史》雖有紀年錯誤、譯名混亂、史實矛盾等缺陷,但史料方面價值極大,為現存唯一一部系統全面記載遼朝歷史的著作。
《金史》編修歷程近於《遼史》,編纂總裁官為脫脫,而發凡起例及最後定稿者則是歐陽玄。全書一百三十五卷,含本紀十九卷、志三十九卷、表四卷、列傳七十三卷,完備記載了女真族建立金朝的始末歷史。
《金史》主要取材於《金實錄》,另外採用部分野史資料。元修三史中,一般認為《遼史》偏簡, 《宋史》偏繁,而《金史》較為適中。《金史》首列《世紀》,對女真歷史及金太祖建國前的情況以及女真與遼的關係均有記載,突出了其歷史的完整性,另有《世紀補》載錄三個有號無位的“皇帝”,體現了編者在體例上的創新。表的方面,《金史》特設《交聘表》,列出金與宋、夏以及高麗的交聘情況,馭繁於簡,頗富時代特色。其《歷志》、《禮志》、《河渠志》、《百官志》等均有很高價值,為人稱道。但《金史》也存在運用材料過於偏執、迷信於實錄、設傳標準失當等明顯缺點。
但無論如何,《金史》是現存記載金朝歷史中規模最大、最為完整和系統的一部史著,在宋、金史及民族史方面其史料價值極為珍貴。
元朝正式建立之前,即有編修遼、金史的意向,但一直議而未行。直至元順帝至正三年(1343),才下詔正式編纂三史,以脫脫為總裁,另有總裁官多人,而主要執筆者為廉惠山海牙、王沂等數人。《遼史》自至正三年四月修撰,四年三月完成,用時不足一年。元修《遼史》,主要是在耶律儼《遼實錄》和陳大任《遼史》的基礎上增刪修訂而成的。全書共一百一十六卷,含本紀三十卷,志三十二卷,表八卷,列傳四十五卷,另附《國語解》一卷。
《遼史》的體例有一些新的特點,其表、志不但卷帙較多,而且有所創新。如《營衛志》保存了契丹早期的宮帳及部族組織等重要的歷史資料;《儀衛志》對契丹早期本民族車輿、服飾和儀仗制度以及後期採用漢制均有詳細記述;《禮志》、《百官志》等也都有自己的特色。《遼史》設表極為全面,曾為史家所稱道,有世表、部族表、屬國表、皇子表、公主表、皇族表、外戚表、游幸表等,篇幅接近全書六分之一。但其列傳相對單薄。《遼史》末附《國語解》,對有關人事、典制等契丹辭彙給予譯解,成為後世研究契丹語言文字的珍貴材料。《遼史》雖有紀年錯誤、譯名混亂、史實矛盾等缺陷,但史料方面價值極大,為現存唯一一部系統全面記載遼朝歷史的著作。
《金史》編修歷程近於《遼史》,編纂總裁官為脫脫,而發凡起例及最後定稿者則是歐陽玄。全書一百三十五卷,含本紀十九卷、志三十九卷、表四卷、列傳七十三卷,完備記載了女真族建立金朝的始末歷史。
《金史》主要取材於《金實錄》,另外採用部分野史資料。元修三史中,一般認為《遼史》偏簡, 《宋史》偏繁,而《金史》較為適中。《金史》首列《世紀》,對女真歷史及金太祖建國前的情況以及女真與遼的關係均有記載,突出了其歷史的完整性,另有《世紀補》載錄三個有號無位的“皇帝”,體現了編者在體例上的創新。表的方面,《金史》特設《交聘表》,列出金與宋、夏以及高麗的交聘情況,馭繁於簡,頗富時代特色。其《歷志》、《禮志》、《河渠志》、《百官志》等均有很高價值,為人稱道。但《金史》也存在運用材料過於偏執、迷信於實錄、設傳標準失當等明顯缺點。
但無論如何,《金史》是現存記載金朝歷史中規模最大、最為完整和系統的一部史著,在宋、金史及民族史方面其史料價值極為珍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