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東帽

遼東帽

管寧系東漢北海朱虛人,春秋時代齊國名相管仲後人。管寧學問淵博,品德高尚,朝廷屢次請他做官都被他拒絕了。不願與貪官同流合污,毅然來海城隱居。為了表明自己清白高雅的節操,他常常戴著白色的皂帽(皂帽,一種帽子的樣式),這就是"遼東皂帽"典故的由來。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管寧
  • 別名:遼東帽
  • 國籍:東漢魏國
  • 民族:漢族
  • 出生地:北海朱虛
  • 出生日期:公元158年
  • 逝世日期:公元241年
  • 代表作品:《氏姓論》
基本信息,人物介紹,人物一生簡介,

基本信息

語出:“或為遼東帽,清操厲冰雪(文天祥《正氣歌》)。” 《三國志·魏書》本傳曰:“管寧字幼安,北海朱虛人也。年十六喪父,中表(古代稱父之姐妹所生子女為外兄弟姐妹,稱母之姐妹所生子女為內兄弟姐妹。外為表,內為中,合而稱之“中表”)愍(min通閔)其孤貧,鹹共贈賵,悉辭不受,稱財以送終。”學行皆高,避亂遼東,“常著皂帽,布襦袴(袴音讀ku同褲,典自:東漢廉范為蜀郡太守,政治清明,百姓富庶,時人作歌頌揚之:"廉叔度,來何暮?不禁火,民安作。平生無襦,今五褲。"後遂用"襦袴歌"作為對官吏惠民德政的稱頌。襦袴,短衣與褲,後泛指衣服,這裡指布做的衣服) ”,拒絕徵聘,甘守清貧。
文天祥文天祥

人物介紹

上面一段說的就是東漢末年,三國時魏國人著名學者管寧管寧因不滿朝廷宦官專權和中原地區諸侯割據稱雄的局面,渡海來到遼東半島上的海城講學。在今天海城新台子鎮的地方築壇設館,廣招遠近各地學子,授書講經,培養齊家治國濟天下的人才.史書記載,管寧居住的地方天天有上門求學受教的人,"旬日成市".(短時間裡聚集了很多人,熱鬧得象集市)他在這裡居住50多年,為人民做了許多好事,深受當地百姓敬重.管寧學問淵博,品德高尚,朝廷屢次請他做官都被他拒絕了。他不願與貪官同流合污,毅然來海城隱居.為了表明自己清白高雅的節操,他常常戴高大的白帽,這就是“遼東帽”典故的由來.
以後乃至今天仍然有人以遼東帽來比喻自己的清高,或者與世不爭,不願意流於世俗。
杜甫《嚴中丞枉駕見過》云:“扁舟不獨如張翰,白帽還應似管寧。”以張翰、管寧故事,說自己的行蹤飄泊不定,當效張翰那樣自由,效管寧避亂他鄉過隱居生活。
宋代劉克莊《題張元德著作春秋解二首》也有云:“笑我赭衣鉗楚市,愧君白帽老遼東。”
從以上兩首詩裡面,可以很明確的知道,遼東帽應該是白色的,而不是黑色。
陳寅恪《入居病院療足疾至今日適為半歲而足疾未愈擬將回家度歲感賦一律舊曆壬寅十二月十日》詩曰 “不比遼東木蹋穿,那能形毀尚神全”。詩中的遼東木榻同樣和管寧有關。
三國志·魏書》本傳曰“寧所居屯落,會井汲者,或男女雜錯,或爭井斗鬩(xì爭吵,內部不和,兄弟鬩於牆,外御其務(侮)。——《詩·小雅·常棣》)。寧患之,乃多買器,分置井傍,汲以待之,又不使知。來者得而怪之,問知寧所為,乃各相責,不復斗訟。鄰有牛暴寧田者,寧為牽牛著涼處,自為飲食,過於牛主。牛主得牛,大慚,若犯嚴刑。是以左右無斗訟之聲,禮讓移于海表。”“管寧自越海及歸,常坐一木榻,積五十餘年,未嘗箕(音ji)股(兩腳張開,兩膝微曲地坐著,形狀像箕)。其榻上當膝處皆穿。”(“常坐一木榻上,積五十五年未嘗箕踞,榻上當膝皆穿。”)(注引《高士傳》)
陳寅恪詩句是說自己“入居病院療足疾,至今日適為半歲,而足疾未愈”,可與在遼東坐穿木榻的管寧相比。
管寧還有割席分座的典故,原文如下:
管寧,華歆(xin饗,嗅聞,古指祭祀時鬼神享受祭品的香氣) ,俱為漢末人。初,二人共園中鋤菜.見地有片金,管揮鋤,視而不見,與瓦石無異。華捉而喜,竊見管神色,乃擲去之.又嘗同席讀書,有乘軒冕(xuan mian)者過門.寧讀如故,華廢書出觀.寧割席分座,曰:"子非吾友也.”
管寧少與華歆雖為友,就因為管寧通過兩件小事察覺華歆急於榮利,遂割席分座,至是華歆果事曹操,助曹氏篡漢而寧始終高節,千古稱為完人。

人物一生簡介

管寧(西元158-241年),字幼安,東漢北海朱虛人,春秋時代齊國名相管仲後人。史上記載,管寧身高八尺,美鬚眉。十六歲時喪父,親戚們可憐他孤身一人家境貧寒,於是合力送喪葬物品給他,幫助他下殮,但管寧推辭不接受,堅持要用自己的力量處理父親的喪事。管寧的妻子早死,有人勸他再娶,但管寧卻說:“每省曾子、王駿之言,意常嘉之,豈自遭之而違本心哉?”認為自己對往聖先賢所講過的話,衷心佩服、時常嘉許,咋能在本身遭遇到同樣情況時,卻持相反的做法呢?管寧的親戚鄰居們,因為窮困而家中缺米,管寧則必定會分自己的米去救濟他們。
管寧年少時與華歆邴原一起四處遊學,並且與當時名士陳紀相敬交好。當時人稱華歆管寧邴原為“一龍”,華歆為龍頭,邴原為龍腹,管寧為龍尾。管寧與華歆共同在園中鋤菜,見地上有塊金子,管寧照樣揮鋤視金與瓦石一樣,華歆卻拿起來瞅了瞅才擲到一旁去。又兩人曾同席讀書,外頭有坐著軒車、穿著華麗冕服的人經過,管寧不作理會,繼續苦讀,但華歆卻放下書本出去觀看,管寧便把蓆子割開兩邊,分開來坐,說:“子非吾友也!”。此即為“割席斷交”的典故。
管寧生性淡泊名利,所以看見金子,不會撿起來,有豪華的馬車經過,仍然繼續專心讀書,也不會動心。相較之下,華歆則較喜歡榮華富貴,看見金子,會撿起來,雖然最後將它扔了,但還是心動了;看見豪華的馬車經過,會放下書本,好奇的跑去觀看,心生羨慕。所以,日後兩人的發展也大不相同,管寧喜好做學問,雖然有當官的機會,但他都回絕,所以終其一生,都過著隱居的生活。而華歆,則在仕途上有所成就,最後當了太尉。
東漢末年經歷黃巾之禍和州牧割據,天下大亂,管寧打算向北而非向南避亂,以示不離北方故土之意;於是與邴原王烈等人一起到遼東。他們抵達時受到遼東太守公孫度的歡迎,專門騰出驛館來請他們居住,但管寧見過公孫度後卻在山谷結草廬居住。
一般庶民隨他去的也不少,於是他所住的地方就成了市鎮。三十多年裡,他在當地只談經典、祭禮、整治威信、闡明揖讓等教化工作,讓人明禮義知廉恥。他光講授詩書、安貧樂道而從不過問世事,人們都很樂於接受他的教導。管寧一生,戴皂帽、穿布衣,這種處亂世而不同流合污的高士節操,頗受人們愛戴。即使公孫康意圖任命他為官助自己脫離東漢獨立,都因為對管寧的敬重而不敢提出。管寧的教化,不久就風行了整個遼東,老百姓也都受到了管寧崇高道德的影響而移風易俗。管寧每次和公孫度見面,只是談有關道德方面的事,絕口不談其它。後來曹操迎漢獻帝後自任司空,曾辟命管寧,但遭遼東太守公孫康攔下不作通知。
後來中原漸次抵定,到遼東避亂的人們紛紛回鄉,惟獨管寧仍沒打算離開。黃初四年(223年),經司徒華歆推薦,魏文帝曹丕下詔召還他,管寧見當時的遼東太守公孫恭懦弱,而其侄子公孫淵有雋才,預料將來公孫淵會奪權,於是才與家屬返回故鄉。公孫恭當時親自送他,又贈送了許多禮物;但到岸後,卻連同以前公孫度公孫康和公孫恭的贈物,全部送還。
曹丕又下詔以管寧為太中大夫,管寧固辭不受。太和元年(227年),魏明帝即位,太尉華歆以患病為由請求退位,並讓位給管寧。明帝不接納,但接受推薦,下詔要任命管寧為光祿勛,更下令青州刺史派屬官親自到管寧家迎接,並準備車輛、待從、廚子等接他上任。但管寧卻上書委婉陳情,說自己德、功、才都不行,不能擔負“棟樑之任”,又加年老體弱,懇求還鄉。後來直至青龍年間,明帝仍多次徵召,管寧都沒有應命。
據說管寧從遼東回來時曾遇到暴風,這時候海上的風浪突然大作,船快翻了!管寧此時正襟危坐,向天說道:“我管寧一生當中,曾經有過一次早晨沒戴帽,三次太晚起床,一次上茅房也忘了覆帽,我一生所犯的過失,必定就只是這些了!”與管寧同行的其它船隻都沉沒了,只有他的坐船安然無恙。當時正值夜晚,四周漆黑無光,船中人不知將船泊在哪裡暫時避風,此時忽然望見遠處有火光閃現,於是眾人朝火光駛去,平安抵達一個小島,可遍尋島上並無人煙,更沒燃火的痕跡。於是,所有的人都心知肚明:天佑好人,天護高士!
自從管寧回到故土後,都在一木榻上坐,五十餘年都沒有箕踞而坐(箕踞這種坐姿是被視為失禮),而坐時膝頭位置的木榻都已因多年受壓磨損而穿洞。由此可見他對自己道德要求十分高。
正始二年(241年),太僕陶一、永寧衛尉孟觀、待中孫邕中書侍郎王基等人向齊王曹芳推薦管寧,齊王下詔,以“安車蒲輪,束帛加璽”的禮節去請他。同年管寧病故,時年八十四歲。著有《氏性論》。 (事據《三國志·魏書·管寧傳》、《傅子·補遺下》、《世說新語·德行》、《太上感應篇》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