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東三高士書法真跡卷,清人書法,遼寧省博物館藏。
遼東三高士,史稱遼東三老。在清雍正、乾隆年間的詩壇上頗盛名,影響較大。過去一直說法不一,經考證為戴亨、陳景元、李鍇無疑。另有遼東四詩人之稱,除上述三位老人外,還有馬長海。另外,還有五布衣一說,系四位詩人,外加陳景忠。全卷分成數段,多數獨立成章,互不相聯,但難能可貴的是有心人,把遼東幾位著名詩人書寫的篇章集中在一起,現分述如下:一、李鍇書兩跋,行草書六行,紙本,縱26. 1,橫20厘米。第一跋中言及在燕市廢紙中所得爛草書,好事者說成是傅山的作品,不過是冒充而已。又草書一段,認為現存此貼寫的還不錯, “書如蒼鷹脫??,飛掣處驟迅不測。”下鈐“臣鍇”白文方印。楷書結構端正大方,用筆圓潤而不失剛勁,具光澤且顯氣勢,呈現一種秀麗的風格;草書沉著痛快,富有變化,結合章草筆意,挺勁雅逸,法度嚴謹,神采逼人。他的作品,目前只見此書。李鍇(1686—1755),字鐵軍,號眉山、又號鹿青山人等,漢軍正黃旗。遼寧鐵嶺人。自幼博覽群書,工詩古文,書晉人,兼擅多種書法,尤工草書。作詩刻苦,語言驚人,當時就有南陳 (梓)北李之稱。著 《睫巢集》、《春秋通義》和 《尚史》等。二、馬長海和陳後閭五言律詩。行書,紙本,縱19. 9,橫13.9厘米。此詩作於陳景元宴請八位老人於大安堂賦詩會。即乾隆八年(1743),當是馬長海臨終前一年,六十七歲之作。其書剛勁流暢,風度不凡,深有唐人遺韻。但此詩未刊入《雷汐草堂詩集》。馬長海 (1677—1744),姓那蘭氏,字彙川,號清痴,遼寧遼陽人。工詩,斷句尤冠絕一時,兼工山水,精鑑別。嗜金石書畫,當意則傾囊購之。著《雷汐草堂詩》。三、陳景元《行路難》五首,紙本,隸書,縱26. 5,橫267. 5厘米,系自書詩,收在他的《石閭集》中。據懷德榮文祚刊本(民國17年)《行路難》共十首,此詩詞為前五首。經與此刊本校對,有的字與之不同。此書通篇法度嚴謹,遒勁厚重,方圓兼施,技法嫻熟,具有端莊平整內斂外拓的特點,說明陳氏對晉唐以來傳統技法有深廣的學養功力,實為難得之作。陳景元,字子久,號後閭,又號不其山人。遼寧海城人。能詩善畫,尤工古隸,畫蘭竹筆致秀逸。詩雖以漢為宗,而性既孤僻,思復刻峭,結習所近,乃在孟郊、賈島之間。著 《石閭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