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鳳凰山國家森林公園

遼寧鳳凰山國家森林公園

遼寧鳳凰山國家森林公園,位於遼寧省朝陽市東郊,占地67.84平方公里,擁有林地面積1334公頃,是朝陽市最大的旅遊景點。集自然景觀和文物古蹟、人文景觀為一體,現為國家級森林公園和AAAA級風景名勝區。

遼寧鳳凰山國家森林公園,生態資源富集。植物群類屬華北系列向內蒙古群系過渡地帶的植物群類,植被資源極為繁多。經調查植物種類多達790種,其中被子植物763種,裸子植物12種,蕨類植物15種,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植物核桃楸、黃菠羅、紫椴、黃麻草、黃芪、山茴香等遍布山中,整個風景區森林覆蓋率達到85%,素有遼西植物寶庫之稱。其中椴樹窪大面積天然次生林面積達4000畝,為遼西之最;麒麟山盆地出產的小米口感極佳,是歷代進獻給皇帝的貢品。野生動物種類眾多,達330種,其中國家級重點保護的野生動物有金雕、大鴇、長耳鴞、黑鸛等;遼寧省重點保護的野生動物有石雞、灰斑鳩、雉雞、狍子、狐狸、獾子等。

山上有“凌霄塔”“摩雲塔”“大寶塔”三座古塔,建有四寺。摩雲塔位於鳳凰山主峰山腰,為十三級密檐式磚塔,方形、實心,高32米。雲接寺中古塔造型挺拔雋秀,雕刻工藝精美。天慶寺中主要建築有觀音殿、碑亭和東西廂房。

鳳凰山風光秀麗,林木繁茂,群峰爭秀,各種景觀渾然天成,妙趣橫生,因而被闢為國家森林公園,是中外遊客參觀遊覽的好去處。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遼寧鳳凰山國家森林公園
  • 森林公園級別:國家級森林公園
  • 地理區域:遼寧省朝陽市鳳凰山
  • 地理位置遼寧省朝陽市
  • 面積:67.84 km
  • 氣候帶:溫帶季風氣候
  • 植被類型:常綠樹、灌木
  • 批准時間:1991年11月
地理環境,位置境域,地形地貌,氣候特點,自然資源,植物資源,動物資源,主要景點,開發建設,基礎建設,品牌建設,歷史人文,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鳳凰山國家森林公園位於遼寧省朝陽市區東部,緊鄰中心城區。占地67.84平方公里,東至鳳凰山東麓村鎮公路,南至孫家灣,西至凌鳳街環城東路,北至長寶營子,由環山道路圍合而成。
朝陽市鳳凰山旅遊景區

地形地貌

鳳凰山國家森林公園生態資源富集。擁有林地面積1334公頃。風環山地處內蒙古黃土高原向沿海松遼平原的過渡地帶,地形大勢由西北向東南傾斜。域內山巒起伏、河道縱橫,地貌以低山丘陵為主。

氣候特點

鳳凰山國家森林公園地處遼寧省朝陽市,屬於北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區,儘管東南部受海洋暖濕氣影響,但由於北部蒙古高原的乾燥冷空氣經常侵入,形成了半乾燥半濕潤易乾燥地區,四季分明,雨熱同季,日照充足,日溫差較大,降水偏少。全年平均氣溫5.4℃~8.7℃;年均日照時數2850~2950小時;年降水量450~580毫米;無霜期120~155天。春秋兩季多風易旱,風力一般2~3級,冬季盛行西北風,風力較強。

自然資源

植物資源

遼寧鳳凰山國家森林公園,生態資源富集。植物群類屬華北系列向內蒙古群系過渡地帶的植物群類,植被資源極為繁多。經調查植物種類多達790種,其中被子植物763種,裸子植物12種,蕨類植物15種,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植物核桃楸、黃菠羅、紫椴、黃麻草、黃芪、山茴香等遍布山中,整個風景區森林覆蓋率達到85%,素有遼西植物寶庫之稱。其中椴樹窪大面積天然次生林面積達4000畝,為遼西之最;麒麟山盆地出產的小米口感極佳,是歷代進獻給皇帝的貢品。

動物資源

野生動物種類眾多,達330種,其中國家級重點保護的野生動物有金雕、大鴇、長耳鴞、黑鸛等;遼寧省重點保護的野生動物有石雞、灰斑鳩、雉雞、狍子、狐狸、獾子等。

主要景點

遼寧鳳凰山國家森林公園,氣勢恢宏的新山門,具有接待功能的大型仿古建築西寺暮鼓,亭廊結合的棲鳳台,凝聚鳳凰山靈秀的鳳凰女神雕像,還有神女浴、聖水潭兩處人工湖,四處大型停車場,以及九龍壁、眺龕廊、中華名人牆、夢溪亭、龍鳳亭、浴風亭、問路亭、慧緣亭、風雨亭、日月亭、望海亭等等。
遼寧鳳凰山國家森林公園
鳳凰山國家森林公園
舍利塔
鳳凰山還供奉著釋迦牟尼佛和錠光佛(燃燈古佛)兩佛真身舍利。釋迦牟尼佛舍利出土於朝陽北塔,是目前發現的全國唯一一顆由隋文帝敕葬的釋迦牟尼佛真身血肉舍利。錠光佛舍利於朝陽南塔出土,在世界範圍內也是首次發現。兩佛舍利共駐一山,使得佛教聖地鳳凰山愈加神聖和靈光。

開發建設

基礎建設

2016年4月,在朝陽鳳凰山採石場生態治理工程現場,工人們正克服坡陡、缺水等諸多困難,在鳳凰山迎面山植被遭受破壞的礦坑上栽植樹木。修復了近40年的採礦行為帶來的破壞。

品牌建設

1987年被定為市級風景名勝區
1991年成為國家級森林公園
1997年被認定為“遼寧五十佳景”之一

歷史人文

鳳凰山旅遊景區佛教歷史悠久。據《晉書》及《十六國春秋輯補》記載:“晉鹹康七年(公元341年),燕王慕容皝建都龍城,位置在柳城之北,龍山之西,所謂福德之地也。自此朝陽古城便翻開了三燕故都近百年的歷史。作為龍山,其悠久的歷史便也由這時發端並逐步走向輝煌。據《晉書·載記第九》記載:“晉永和元年,皝親率群僚觀之,去龍二百步,祭之以太牢。二龍交首嬉翔,解角而去”。“皝大悅,還宮殿,赦其境內,號新宮曰和龍宮,立龍翔佛寺于山上”。龍翔佛寺,是鳳凰山歷史上第一座佛教寺宇,也是迄今為止東北地區最早見諸於史籍的佛教寺院。從此,佛教在這裡廣為流傳,鳳凰山也成為影響巨大的佛教聖地。龍翔佛寺的興建,開始了鳳凰山乃至朝陽佛教文化的歷史。75年後,即公元420年,龍翔佛寺高僧釋曇無竭率25人赴天竺取經,成功求得《觀世音授記經》成為我國歷史上最早西行求法僧人之一,早於唐玄奘207年。
經歷了前燕、後燕、北燕的興衰,鳳凰山的佛教已經奠定了雄厚的基礎,到了隋朝時期,鳳凰山已是越來越興盛,越來越有名氣。據《資治通鑑·卷一百七十九隋記三》記載:“文帝十六年(公元596年)又詔北鎮於營州龍山立祠。”這時的基礎建築已初具規模。到了唐朝,佛教傳播日盛,信徒與遊客雲集,塔寺興起,鳳凰山步入了第一個興盛期後的平穩發展階段。
至遼代,鳳凰山再度興旺。上寺之凌霄塔、中寺之摩雲塔、北溝之大寶塔均是遼時構建,同時還興建了華嚴寺、天慶寺、倒座觀音洞及觀音堂。誠可謂大興土木,盛極一時。此時的鳳凰山,又叫和龍山,名字源於黑白二龍的傳說。
到了清初,乾隆皇帝按《詩經》中的“鳳凰鳴矣,於彼高崗;梧桐生矣,於彼朝陽”的詩句,把龍山改名鳳凰山,又以這詩句中的“鳳鳴朝陽”之意,把龍城改名叫了朝陽。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