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南鼓樂

遼南鼓樂是東北鼓樂的一個分支,大量用於婚喪嫁娶(紅白喜事)當中,是以嗩吶笙管為主奏樂器、並配以打擊樂器進行演奏的一種民族民間器樂。遼南鼓樂從風格特點、演奏曲目以及使用樂器等方面看可分為遼南、遼西、遼東、瀋陽、遼北、朝陽等六個地方風格流派。各地演奏曲目豐富,大致有嗩吶樂漢曲、大牌子曲、小牌子曲、鑼板曲等幾類。2006年5月20日,遼南鼓樂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中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遼南鼓樂
  • 隸屬:東北鼓樂
  • 級別:中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 列入時間:2006年5月20日
文化保護,歷史沿革,保護意義,

文化保護

遼南鼓樂依然盛行不衰,但演奏的傳統曲目已經日漸減少,尤其是大牌子曲和漢曲,能完整演奏者寥寥無幾,出現了鼓樂活動興盛而傳統樂曲卻走向瀕危的尷尬局面,需要有關方面加以保護。
中國非常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2006年5月20日,遼南鼓樂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中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遼陽地區尚存的鼓樂班有幾十家,主要分布在遼陽市區、遼陽縣、燈塔市。不過絕大多數鼓樂班演奏曲目不全。能夠演奏漢曲的僅有遼陽縣劉二堡鎮山東村王家鼓樂班和文聖區劉家鼓樂班。
遼南鼓樂
遼南鼓樂

歷史沿革

王家鼓樂班創辦於清末光緒年間,創始人是王國卿。他14歲拜師學習演奏。後來,創辦了王家鼓樂班。王家鼓樂班第二代傳承人是王慶田、王慶琛、王慶榮。王慶琛在上世紀九十年代曾任遼寧歌舞團團長。現在,王家鼓樂班已傳到第三代王長華、王長敏和王長世。王長世在1997年5月曾隨遼寧民間鼓樂團赴香港演出。王家鼓樂班以笙管見長,擅長演奏喪曲,演奏風格低沉淒迷、哀婉動人。
劉家鼓樂班為六代世襲,至今已有200多年歷史,創辦人是劉曾、劉榮和劉貴三兄弟。他們受父親影響學習鼓樂。劉家鼓樂班的第五代傳承人、83歲的劉永慶曾於1988年參加全國第六屆“華夏之聲”音樂會。王家鼓樂班和劉家鼓樂班演奏的保留曲目主要有:《小青天歌》、《小紅梅》、《火石調子》、《迎仙客》、《萬年歡》等。

保護意義

遼陽民間鼓樂從某中意義上講反映出了遼陽乃至遼寧的悠久歷史和古老文化。遼陽市還增加政府投入,對民間鼓樂進行保護和挖掘,收集民間鼓樂絕活絕技,搜尋古老稀有曲牌,出版《遼陽傳統民間鼓樂曲集》,並對具有一定技藝的民間鼓樂藝人適當給予補貼,建立遼陽民間鼓樂傳承、培訓基地。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