遺鷗

遺鷗

遺鷗(學名:Larus relictus)鷗科鷗屬瀕危候鳥,中型水禽,體長為40厘米左右。成鳥夏羽:整個頭部深棕褐色至黑色,上沿達後頸,下沿至下喉及前頸,深棕褐色由前向後逐漸過渡成純黑色,與白色頸部相銜接。眼的上、下方及後緣具有顯著的白斑,頸部白色;背淡灰色;腰、尾上覆羽和尾羽純白色。

繁殖地集中在蒙古國、哈薩克斯坦、俄羅斯和中國,其越冬地在中國和韓國亦有發現。遺鷗棲息于海拔1200-1500m的沙漠鹹水湖和鹼水湖中,繁殖期在5月初至7月初,雜食性,繁殖期以水生昆蟲等動物性食物為主。10月南遷。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遺鷗
  • 拉丁學名:Larus relictus
  • 別稱:釣魚郎
  • :動物界
  • 脊索動物門
  • 亞門脊椎動物亞門
  • 鳥綱
  • 亞綱今鳥亞綱
  • 鴴形目
  • 鷗科
  • 鷗屬
  • :遺鷗
  • 亞種:無亞種
  • 命名者及年代:Lonnberg, 1931
  • 英文名稱:Relict Gull
  • 保護級別:易危(VU),來自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紅色名錄
物種學史,形態特徵,棲息環境,生活習性,分布範圍,繁殖方式,種群現狀,巢群覓蹤,瀕危因素,保護措施,保護級別,

物種學史

1931年,時任瑞典自然博物館館長的動物學家隆伯格(Ejnar Lonnberg),撰文記述了在中國額濟納旗採到的一些鳥類標本,對於遺鷗,他只提到是黑頭鷗(地中海鷗)的一個東方地理種群,同年又撰文將此問題說明,並使用了Larus relictus的學名,意為“遺落之鷗”,遺鷗從此開始被科學界認知。
在隨後的幾十年內,國際鳥類學界對遺鷗的身世眾說紛紜,主要觀點認為遺鷗是另一種在亞洲腹地繁殖的棕頭鷗Larus brunnicephalus)的一個色型,或是漁鷗Larus ichthyaetus)與棕頭鷗雜交的產物。終於在1971年蘇聯鳥類學家Auezov在現哈薩克斯坦境內的阿拉湖(Alakol Lake)發現了遺鷗的一個小規模獨立繁殖群。隨後他對遺鷗與棕頭鷗的生殖隔離進行了記錄,終於遺鷗以獨立的物種面對世人。

形態特徵

遺鷗是中型水禽,體長為39-46厘米左右。成鳥夏羽:整個頭部深棕褐色至黑色,上沿達後頸,下沿至下喉及前頸,深棕褐色由前向後逐漸過渡成純黑色,與白色頸部相銜接。眼的上、下方及後緣具有顯著的白斑,頸部白色;背淡灰色;腰、尾上覆羽和尾羽純白色。肩、翼上覆羽淡灰色,與背同色;外側初級飛羽白色,具黑色次端斑,次端斑自外向內各羽逐漸擴大,至第6枚初級飛羽又縮小為一小黑斑;第1枚初級飛羽外翈黑色,第2、3枚初級飛羽外翈前部黑色,第1、2枚初級飛羽前部黑色次端斑後方各具一大形白斑;內側初級飛羽和次級飛羽淡灰色,具白色先端。體側、下體均純白色。
成鳥冬羽:頭白色,頭側耳覆羽具一暗黑色斑,後頸亦呈暗黑色,形成一橫向帶斑,直至頸側基部。
幼鳥:第1年冬羽似成鳥冬羽,但耳覆羽無暗色斑,眼前有暗黑色新月形斑;後頸有暗色縱紋,三級飛羽和部分翅覆羽暗褐色,尾羽白色,末端具一寬闊的黑色橫帶。
虹膜棕褐色,嘴和腳暗紅色,腳有時呈珊瑚紅色;幼鳥嘴、腳為黑色或灰褐色。

棲息環境

遺鷗喜歡棲息於開闊平原和荒漠與半荒漠地帶的鹹水或淡水湖泊中,在桃力廟——阿拉善灣海子,濱湖生有泥淖沙洲和浸——漫水的寸苔草灘,湖周種植有沙柳、檸條的固沙林帶。遺鷗每年春天都成群地來到這裡,站立時頭頸伸得很直。每當晴好天氣的黃昏時刻,眾多外出覓食的遺鷗紛紛歸來,在島嶼及附近水面上嘻戲、歡娛,一片十分喧鬧壯觀的景象。

生活習性

非繁殖的個體則自行結群生活於繁殖地以外的其他湖泊中。雖然它在當地被稱為“釣魚郎子”,但事實上水生昆蟲和水生無脊椎動物等才是它的主要食物。築巢於沙島上,常與燕鷗、噪鷗、巨鷗的巢混在一起。以枯水草為材。
叫聲:似笑聲ka-kak, ka-ka kee-a。

分布範圍

原產地:中國、香港、哈薩克斯坦、韓國、蒙古、俄羅斯聯邦
遺鷗(分布圖)遺鷗(分布圖)
旅鳥:保加利亞、日本、吉爾吉斯斯坦、越南。

繁殖方式

遺鷗的適應性很狹窄,尤其對繁殖地的選擇更是近乎苛刻,它只在乾旱荒漠湖泊的湖心島上生育後代,其他地方不繁殖。
每年3月,遺鷗陸續北遷,這時,它們已更換了一身嶄新而色彩絢麗的羽毛,為長途跋涉飛臨巢區、吸引異性之一併結成配偶而做好了準備。有的在遷徙途中就相互結識、配合成對,而絕大多數卻是到達繁殖地後,才相配成親。
迄今在地球上發現的遺鷗巢無一不在湖中之島上。湖心島的中央部位,裸露而多石子的地面是首選巢址。早遷到達的遺鷗的巢造得較為精緻,先用嘴和腳在地面上掘出2-3厘米深的淺坑,然後擺放錦雞兒、白刺等灌木細枝,內鋪禾草類、絨草和羽毛,並在巢外圍加一圈小石子固定。後遷來者搭建的巢往往相當簡陋,有的只為一淺穴,內墊灌木枝葉和雜草。
在孵化後期和育雛期間,遺鷗會集體護巢。如有人或天敵接近巢區,成千上萬隻親鳥幾乎傾巢而出,在巢區上空狂飛亂舞,大聲驚叫,有的不顧一切地向下俯衝,有的居高臨下排泄糞便對付入侵者。
遺鷗的繁殖期為5-67月初,成群營巢繁殖,5月初即見有個體開始營巢。通常營巢於荒漠和半荒漠湖中的或海子的湖心島上,建設起成片的巢群,巢連著巢,巢間的最近距離有時僅有7厘米巢外徑19-27cm,內徑11-14cm,深2-6cm。主要由枯草構成,裡面墊有羽毛。每窩產卵2-3枚,也有1枚或4枚的,孵化期24-26天。卵的顏色為白色,被有褐色或黑色斑點。剛出殼的雛鳥體重為50克左右,全身被有淺灰色的絨羽,嘴、腳均為黑色,趾間有蹼。出殼後的第二天就可以行走,在親鳥的嘴裡啄食,但十分怕冷,時常依偎在親鳥的翅膀下面,10月南遷。

種群現狀

巢群覓蹤

在中國內蒙古地區廣袤的鄂爾多斯高原,盤桓著著名的兩大沙漠——毛烏素沙漠庫布齊沙漠,在這兩大沙漠的接壤處,分布著一些湖泊群,其中一個駝形的鹽鹼湖泊,叫作桃力廟——阿拉善灣海子。1987年,由中國鳥類學者組成的考察隊在這一地區獲得了一對遺鷗的標本,他們推斷這裡可能有遺鷗的繁殖群。1990年春夏之交,他們又來到這裡考察,終於如願以償,發現了湖心各島上龐大的遺鷗巢群。從那以後,他們就開始進行對遺鷗種群的研究工作,揭開了這一神秘鳥類的許多不解之謎。
陝西省榆林市神木縣境內的紅鹼淖是中國最大的沙漠淡水湖,近年來由於周邊生態環境不斷改善,吸引了世界瀕臨滅絕的珍禽遺鷗來這裡繁殖,紅鹼淖也成了全球最大的遺鷗繁殖基地,每年夏季大約占全球90%以上的遺鷗會光臨紅鹼淖。據榆林市野生動物保護站的負責人介紹,2006年,來紅鹼淖繁殖的成鳥遺鷗近3000對,築巢產卵2985巢。2007年有萬餘只成鳥遺鷗來紅鹼淖繁殖,築巢產卵5036巢,來紅鹼淖繁殖的遺鷗數量逐年增長。

瀕危因素

過度捕獵:拾取鳥卵。
天敵動物:猛禽的活動對處於繁殖狀態的遺鷗所造成的間接危害是顯而易見的,此外,湖周和沙丘上的中、小型食肉類可能對遺鷗更具危險性。
種內生物學特點:育雛期,雛鳥死亡現象時有發生,離巢走失的雛被其他巢的雄鳥啄死。此外,惡劣的天氣,如暴風雨、冰雹等可能也是部分雛鳥死亡原因之一。

保護措施

據統計,在原蘇聯的繁殖種群數量在2000對以上,中國內蒙古西部的沙漠湖中發現的繁殖種群約1200多對,截止至2006年,估計全球總的種群數量約有3000對左右。為了保護這一珍稀物種,國際鳥類保護委員會已將其列入世界瀕危物種紅皮書,中國把它列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
在大量的物種的生存受到嚴重威脅的今天,能夠在自然界發現較大的遺鷗種群,是一件非常振奮人心的幸事,隨著對遺鷗鄂爾多斯繁殖群體的研究的開展,對這一物種的保護和管理工作也在不斷加強和完善。現在在桃力廟――阿拉善灣海子湖畔已經建立起了很多標誌牌,說明這裡是珍禽遺鷗的重要繁殖地,使人們更加了解和愛護它們。在這一地區建立以保護遺鷗為主的自然保護區,以及推薦其加入《國際重要濕地名錄》等工作也在積極籌劃中。

保護級別

列入《華盛頓公約》CITES 附錄Ⅰ瀕危物種。生效年代: 1997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 2013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 3.1——易危(VU)。
列入中國國家重點保護等級: 一級 生效年代: 1989
列入中國瀕危動物紅皮書等級: 易危 生效年代: 1996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