遺產戰爭(遺產繼承戰爭)

遺產戰爭

遺產繼承戰爭一般指本詞條

遺產戰爭(The War of Devolution),發生在1667~1668年,法國西班牙的戰爭是由遺產繼承引起的。路易十四的王后是西班牙國王腓力四世之長女,1665年腓力死後,路易以其後之名義要求繼承西屬尼德蘭的遺產,因此這場戰爭史稱“遺產繼承戰爭”。當時荷蘭與法國在貿易上有競爭,便改變傳統政策,轉而同西班牙結成聯盟。雖然昔日的同盟英國瑞典一起來阻止侵略,但這場戰爭還是以法國的勝利而告終。戰後的《亞琛和約》使法國得到了南尼德蘭的某些地區。

基本介紹

  • 名稱:遺產戰爭
  • 發生時間:1667年5月24日-1668年5月2日
  • 地點:西屬尼德蘭、弗朗什-孔泰加泰羅尼亞
  • 參戰方:法蘭西王國 VS 西班牙帝國、荷蘭共和國、英格蘭王國、瑞典
  • 結果:法國勝利,簽訂第一次《亞琛和約》
  • 參戰方兵力:法國:230,000人
    西班牙、荷蘭一方:400,000人
  • 主要指揮官路易十四卡洛斯二世、約翰·德·維特、查理二世卡爾十一世
事件背景,前奏,過程,結果,後續影響,

事件背景

路易十四專橫跋扈,好大喜功。為了誇耀武力,在歐洲稱霸,他對外實行了侵略性的政策。在他統治初期,歐洲的形勢對法國極為有利。30年戰爭後,法國的傳統敵人——哈布斯堡王族的兩個支系德意志皇帝和西班牙——已精疲力竭,其他歐洲國家,如英國、瑞典、德國、波蘭等各獨立諸侯國等都無足輕重,且與法國有同盟關係。似乎只有荷蘭這個貿易強國可與法國匹敵,但它由法國的支系統治著。總之,當時法國在歐洲處於優勢地位,看起來沒有什麼障礙能夠限制這位年輕國王的行動。
陸軍首腦勒泰利埃和魯佛瓦的勢力,給路易十四建立了一支歐洲人數最多、最強大的常備軍。統率這支軍隊的是一些著名的軍事將領。1672年陸軍人數達到12萬,1690年就超過了30萬,與歐洲其他國家軍隊人數總和幾乎相當。武器裝備也大大改善,都是當時歐洲最先進的。軍事工程師佛邦為修建城堡立下了汗馬功勞。佛邦在築城方面的貢獻是革命性的,把法國許多城市都修築成“佛邦式”堡壘,其防禦能力遠遠超過以往的城防設施。
路易十四就是趁著當時歐洲的有利形勢,依靠這支軍隊進行了一系列大規模的征服戰爭。

前奏

法國為實現稱霸歐洲的目的與西班牙進行的戰爭。1660年,法王路易十四迎娶西班牙國王腓力四世之女瑪麗亞·特蕾莎,1665年,腓力四世死,其子卡洛斯二世繼承西班牙王位,體弱多病。兩年後,路易十四藉口其妻是現任西班牙國王之姊,宣稱擁有西班牙王位的繼承權,以此向西班牙索要西屬尼德蘭作為腓力四世的遺產。這一要求被西班牙拒絕。法國於是向西班牙宣戰。

過程

戰爭開始時,西班牙的國力已經在歐洲三十年戰爭與尼德蘭革命中衰弱,而法國經過紅衣主教黎塞留、馬扎林及“太陽王”路易十四的治理,國力蒸蒸日上。路易十四妄圖實現法國的“天然疆界”,對哈布斯堡王朝占有的西屬尼德蘭覬覦已久。
法軍一路攻占尼德蘭的弗蘭德爾盧森堡,戰火隨即在敦克爾克、布拉邦特、里爾埃諾一線擺開,與西班牙軍隊交戰。爾後又發兵20萬染指弗朗斯孔泰,並順延到洛林。法軍三個月內占據了尼德蘭大部分地區,僅用不到三周的時間征服了弗朗斯—孔泰。這場戰爭為他贏得了里爾等12處地方,打開了通往荷蘭的大門。

結果

1668年,在英、荷、瑞的介入下,簽訂亞琛條約(the Treaty of Aachen),戰爭結束。

後續影響

遺產戰爭的結束並未解決法西之間的矛盾,相反使得路易十四擴張的野心更大。四年後法國藉口荷蘭在遺產戰爭中背棄盟友轉投西班牙,發動了法荷戰爭;1688~1697年又發動了對奧格斯堡同盟戰爭(九年戰爭),到1700年查理二世死後,路易十四又宣布其孫腓力繼承其王位,歐洲陷入混戰。
遺產戰爭是路易十四對外擴張發動的第一場戰爭,之後,路易十四的窮兵黷武終於使法國的經濟問題嚴峻起來。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結束後,法國受到重創,在遺產戰爭中取得的土地也全部歸還了西班牙。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