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礦取樣是指在選礦生產的過程中從礦流中取出少量有代表性的礦樣。取樣主要是為地質、選礦提供最為直接的資料。在選礦流程中,通過取樣一次性可以得到礦石元素含量、礦石細度,礦漿的濃度等,礦石元素含量和礦石細度是整個選礦流程的核心數據。對於自動化程度高的選礦廠來講,就是通過元素的含量和礦石細度進行流程調節的,這就要求取樣和相關數據要迅速、準確。這樣才能達到選礦及時調整的要求,同時要求取的樣品要有充分的代表性。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選礦取樣
- 外文名:sampling of separation
- 要求:迅速、準確、樣品有代表性
- 作用:為地質、選礦提供最為直接的資料
- 領域:礦業
- 學科:礦石選冶試驗
介紹
目的
此外,還要對選礦過程的主要工藝因素,如礦石粒度、礦漿濃度和酸鹼度。藥劑制度等液都必須進行檢查。
作用
代表性
試樣的代表性是決定取樣(試驗)工作有無價值的關鍵。所謂代表性,簡言之,就是試樣應當具有原物料所具有的一切特性。例如,對某一礦床採樣以進行選礦試驗研究,為該礦床建立選礦廠提供設計依據。這就要求試樣能代表所研究礦石的一切特性,具體說來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化學組成方面
礦物組成
結構構造與嵌布特性對礦石的可選性也有較大影響,但是難於用一些簡單的數量指標來度量,一般在取樣說明書上加以說明。
礦石物理性質
此外,對於圍岩及夾石的試樣,同樣必須保證上述三方面的充分代表性。
應該說明,並非要求所有的選礦試樣都應具有上述三方面的代表性。例如,如果是測定水分,試樣能代表整個物料的水分即可。就是說要根據實際需要來要求試樣應具有哪方面的代表性。
分類
靜止料堆取樣
靜止料堆分為塊狀料堆與細磨物料堆兩種。
塊狀料堆取樣
礦石堆及廢石是在生產中逐漸形成的,物料性質在長、寬、高三個方向上都有變化,況且物料粒度大,取樣工作比較麻煩,常用的方法有舀取法和探井法。
1)舀取法是沿料堆表面長寬方向均勻設計幾個取樣點,挖坑取樣,將取出的礦石樣品混均,縮取一部分作為試樣。取樣時要考慮取樣網點的密度,每個樣點的取樣深度以及每個取樣點的取樣量等有關因素。這些都與試樣的代表性有關。
2)探井法是在料堆表面設計的取樣點上挖掘淺井取樣。將取的樣品縮分成所需要的樣品。這種取樣方法用於物料鬆散,井壁必須支護,取樣比較困難,在長度方向取樣點不宜過多,故這種取樣方法取出的樣品,在深度方向代表性強,在長度方向代表性不足。
細磨物料堆
1)精礦堆取樣一般是指精礦倉中精礦堆及已裝入汽車或火車的精礦的取樣。取樣點的密度和布點均勻與否都影響試樣的代表性。取樣點過多會造成取樣加工的困難,取樣點的多少根據經驗列表如下以作參考,但一般不少於4個取樣點。
汽車或火車裝車重量(噸)48124060每車取樣重量(克)4080120400600每車取樣點數(個)691221~2430~36
精礦取樣,常用探管取樣,探管應有足夠的長度,以便取樣時達到所需的深度。探管取樣的要點是:取樣點分布要均勻,每管取出的試樣量基本相等,表層和底層都能取到。2)尾礦堆取樣尾礦堆的取樣,一般在尾礦堆表面均勻布點,全深鑽孔取樣,可用人工鑽取樣,也可用機械鑽取樣。尾礦堆面積大,取樣點多,對取出的樣品要均勻縮分,取出適當重量的樣品作為試樣。
流動物料取樣
流動物料分為乾礦和礦漿兩大類。常用的取樣方法是全斷面橫截礦流法。每間隔一段時間取一次,然後累積起來混均,從中縮分出一部分若干部分試樣,分別作為化學分析試樣和滿足其他測定要求的試樣。
磨礦以前的取樣一般在皮帶上進行。其取樣方法是將皮帶運輸機停止或運轉,用一定長度(最好是1米或0.5米)的木製板,垂直物料運動方向移動,將皮帶上與木板同長的物料全部刮入容器中。取樣次數由取樣的用途及重量決定,一般每隔15~30分鐘取一次。所取的重量必須不少於按取樣經驗公式計算的數量;若大於計算出來的最小重量,根據需要,可全部或縮分出所需量進一步加工處理。
礦漿的取樣包括原礦(一般取分級機溢流)、精礦、尾礦及中間產品。現場生產多用自動取樣機採取班樣,供化學分析或其他查定用。
人工取樣用取樣壺或取樣勺等工具取樣時要全斷面橫截礦流取樣,取樣點要選取在礦漿降落處,不要直接在溜槽、管道或貯存器中取樣。取樣時取樣勺口的長度方向垂直面向液流,勻速橫向截取礦流;往復幾次,將取出的礦樣倒入專用容器,每次取樣間隔時間一般為15~30分鐘上。取樣的用途不同所需試樣量不同,所以取樣總時間也就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