遷營村

遷營村,該行政村隸屬景谷傣族彝族自治縣永平鎮,地處鎮東北邊,距鎮政府所在地2.5公里,到鎮道路為水泥路,交通方便,距縣50公里。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遷營村
  • 海拔:1120米
  • 國土面積:38.37平方公里
  • 年平均氣溫:19.7 ℃
  • 耕地面積:10083.2 畝
村情概況,自然資源,基礎設施,農村經濟,人口衛生,文化教育,人文地理,村務公開,發展重點,新農村建設,

村情概況

東鄰威遠鎮文朗村民委員會,南鄰永平鎮的芒費村委會,西、北鄰永平鎮的團結村委會。轄雲盤、芒開、大彎子等25個村民小組。至08年底有農戶1098戶,有鄉村人口4387人,其中農業人口 4382 人,勞動力2786人,其中從事第一產業人數2679人。
全村國土面積38.37平方公里,海拔1120米,年平均氣溫 19.7 ℃,年降水量 1295.8毫米,適合種植糧食、甘蔗、蠶桑等農作物。全村耕地面積10083.2 畝,人均耕地2.35畝,林地47142.8畝。2008年全村經濟總收入1227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867元。該村農民收入主要以種、養殖業、松脂、蠶桑為主。

自然資源

全村有耕地總面積10083.2畝(其中:田4651.5 畝,地 5431.7 畝),人均耕地 2.35畝,主要種植糧食、甘蔗、果蔬等作物;擁有林地 47142.8畝,其中經濟林果地3109.4畝,人均經濟林果地0.72 畝,主要種植 桉樹、桔子、蠶桑等經濟林果;水面面積200畝,其中養殖面積200畝;其他面積126畝。

基礎設施

截止2008年底,全村有985戶通自來水,有113戶飲用井水。有1090戶通電,有988戶通有線電視,擁有電視機農戶988戶;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956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771戶。該村到鎮道路為水泥路;進村道路為水泥路面;村內主幹道均為硬化路面;距離最近的車站(碼頭)0.1公里,距離集貿市場2.5公里。全村共擁有汽車84輛,農用運輸車239輛,拖拉機277輛,機車847輛。全村耕地有效灌溉面積為4214畝,有效灌溉率為48%,其中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4200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0.98畝。到2008年底,全村建有沼氣池農戶550戶;裝有太陽能農戶330戶。全村有20個自然村已通自來水;有21個自然村已通電;有21個自然村已通路;有21 個自然村已通電視;有21個自然村已通電話;有2個自然村還存在飲水困難或水質未達標。該村農戶住房以磚木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22戶居住磚混結構住房;有915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161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

農村經濟

該村2008年農村經濟總收入1227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494萬元,占總收入的40.3%;畜牧業收入211萬元,占總收入的17.2%(其中,年內出欄肉豬2851頭,肉牛197頭,肉羊73頭);漁業收入27萬元,占總收入的2.2%;林業收入268萬元,占總收入的21.8%;第二、三產業收入214萬元,占總收入的17.4%;工資性收入15萬元,占總收入的1.2%。農民人均純收入1867元,農民收入以種、養殖業、松脂、蠶桑等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12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20人(占勞動力的0.7%),在省內務工20人.

人口衛生

該村至08年底有農戶1098 戶,共鄉村人口4387人,其中男性2240人,女性2158人。其中農業人口4382人,勞動力2786人。該村以傣族、漢族為主(是傣族、漢族混居地),其中傣族2300人,漢族1847人,其他民族240人。到2008年底,參加農村合作醫療3883人,參合率94.8%;享受低保248人。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鄉(鎮)衛生院,該村距離鄉(鎮)衛生院3公里。該村建有公廁14個建有村內生活排水溝渠設施7個。

文化教育

該村建有國小1所,校舍建築面積576平方米,擁有教師25人,在校學生290人,距離鎮中學2.5公里。目前整個行政村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625人,其中小學生290人,中學生335人。

人文地理

遷營村位於永平鎮北郊3公里處,全村下轄21個自然村,1098戶農戶4382人,世居傣族、彝族、漢族等民族,其中傣族2300人,是傣族集居的大壩子,長期以來,村民辛勤耕耘著這片熱土,依靠發展糧食、甘蔗、經濟林果等產業,發展水產養殖、開發農家樂等服務業發家致富。意為“鎖住勐嘎財寶”之意的鎖水文筆塔,坐落遷營村遷美村民小組後山,始建於民國34(1945)年5月,塔坐北朝南,呈六方形垂體狀;塔直徑6.1米、高12米,共六層;東、南、西三方有拱門5道,奉供銅鑄佛像5尊及若干銅製人像、龍,還有1尊大理石佛像,塔前立“建造勐嘎鎖水文筆塔序碑”。是觀光的好去處。
這裡傣族村落周圍大部分是大榕樹、翠竹、芒果樹連樹成陰。傣族人民謙虛和善、不爭鬥、不易暴,樂於好施,不論外人和親人都以禮相待、熱情好客,樂於助人;極力提倡一家有難大家相幫,一人有事全村幫忙。
每逢堆沙節、潑水彩花節、朝仙、入雨安節(傣語為“豪帕撒”即關門節),出雨安節(傣語為“阿帕撒”即開門節)以及新米節、賧佛、賧白象、賧白牛、賧經書、什物等傣族同胞的重大節慶日,民眾身著盛裝,以食物、鮮花、錢幣賧佛,並祈求佛主降福,迎接豐收。

村務公開

該村到2014年底,該村已簽定農業承包契約1192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9400.00畝,其中土地流轉面積1898.00畝。是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其中,"一事一議"籌資額0.00元(人均0.00元),“一事一議”籌勞0個(勞均0個)。年末集體總收入3.30萬元,有固定資產44.50萬元,年末集體有收益0.00萬元,農村財務管理實行委託管理,定期開展村務公開,是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主要以貼上公告、黑板報、會議等方式公開。

發展重點

該村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基本生產、生活條件差,農業產業化發展經營滯後,人均經濟收入低。無支柱產業。該村今後的發展思路和重點是:發展水稻、甘蔗、蠶桑、大棚蔬菜,加快名優水產品及第二三產業的發展,全面進行村容村貌的整治。

新農村建設

遷營村委會現已建成新農村建設一個自然村,即新寨村民小組。遷營新寨村民小組位於永平鎮北郊1.5公里,整個自然村依山旁水、竹木成林、風景秀美。新農村建設項目的實施,促進該村各方面發展。基本達到“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總體要求。項目籌建情況如下:
一、基礎設施建設主要抓文明路、進村路、籃球場、文化室、公廁、垃圾池、庭院建設等。硬化道路500米,建文化室1間60平方米,有圖書100冊;建垃圾池2個,共12平方米,修建籃球場1塊,立建設簡介碑1個,場院硬化15戶750平方米。
二、產業發展在鞏固糧食、畜牧業的基礎上,著力提升甘蔗、大棚蔬菜瓜果生產、新開發蠶桑產業100畝,以多渠道實現農民增收。由建設前年均收入1510元增加到建設後的1925元,增長27%。
三、圍繞產業建設開發科技培訓3期300人次。
四、遷營新寨屬縣級新農村示範點,項目總投資24.4萬元,其中財政補助10萬元,民眾自籌14.4萬元。
五、抓好建章立制,切實加強管理。
制定《村規民約》、《衛生管理制度》等相應管理機制,提醒村民認真抓好落實。促進了新農村建設持速穩步發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