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義縣毛石鎮志1600-2007

遵義縣毛石鎮志1600-2007

《遵義縣毛石鎮志1600-2007》是遵義縣毛石鎮志編纂委員會編纂的地方志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遵義縣毛石鎮志1600-2007
  • 作者:遵義縣毛石鎮志編纂委員會
  • 出版時間:2011年08月
  • 類別:地方志
內容簡介,作品目錄,

內容簡介

一、本志以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堅持歷史唯物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對毛石鎮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等方面的歷史與現狀據實記述,堅持史料翔實,力求思想性、科學性、資料性的有機統一。

作品目錄

封面
遵義縣毛石鎮志
圖片
2003年10月毛石鎮行政區劃圖(圖1)
2007年毛石鎮行政區劃圖(圖2)
1970年毛石集鎮建成區圖(圖3)
1992年毛石集鎮建成區圖(圖4)
2007年毛石集鎮建成區圖(圖5)
毛石集鎮全景(圖6)
毛石鎮人民政府辦公樓(圖7)
毛石建鎮掛牌日場景(攝於1992年10月4日)(圖8)
毛石鎮中學全景(圖9)
毛石鎮國小全景(圖10)
毛混公路田溝段(圖11)
四坡公路(圖12)
樂遙移動基站(圖13)
堆積式烤房(圖14)
鑫都礦業公司辦公樓(圖15)
龍虎山泉食品飲料廠(圖16)
魯家坪石牌坊(圖17)
盛家溝古石拱橋(圖18)
明代墓葬(圖19)
白花徐氏祠堂(圖20)
毛澤東主席塑像(圖21)
毛石古街(圖22)
紅軍宣傳標語(圖23)
革命烈士紀念碑(圖24)
仙鶴山群仙寺(圖25)
群仙寺千手觀音(圖26)
天鳳山觀音廟(圖27)
關上古鹽道(圖28)
楓香園『泰山石敢當』(圖29)
古軍事囤寨——鹿囤山(圖30)
古軍事圈寨——白岩寨(圖31)
鹿囤山古寨牆遺蹟(圖32)
蕭光遠遺物——“鹿山堂”匾(圖33)
袁玉錫題匾(圖34)
群仙寺存木刻印版(圖35)
毛石最高峰——白雲台(圖36)
香爐岩(圖37)
大梨古杉(圖38)
甸子壩楠木樹(圖39)
韓家溝古桂樹(圖40)
窩凼銀杏樹(圖41)
田坎古柏樹群(圖42)
龍堡古楊梅樹(圖43)
大梨古揪樹(圖44)
毛石河沈家洞河段(圖45)
台上蕭家堰(圖46)
仙人滑水庫(圖47)
毛石霧海(圖48)
仙鶴山遠眺(圖49)
照片附圖(圖50)——(圖62)
飄水岩瀑布(圖63)
楊家岩瀑布(圖64)
飄水岩瀑布(圖65)
鍋底凼瀑布(圖66)
水車(圖67)
屙屎塘(圖68)
獅子口(圖69)
照片附圖(圖70)——(圖88)
後塘石林(圖89)
杜鵑林帶(圖90)
觀音廟(圖91)
毛石古街(圖92)
古街一角(圖93)
頭盔岩(圖94)
和尚岩(圖95)
官印岩(圖96)
雙石墩(圖97)
石香火(圖98)
群叟相聚(圖99)
花瓶石(圖100)
火石箐石林(圖101)
火石篝石林中觀音廟(圖102)
後塘景區(圖103)
兩岔河景區(圖104)
《遵義縣毛石鎮志》編纂委員會
凡例
目錄
概述
大事記
第一章 地理
第一節 地理位置建置沿革
第二節 境域及變遷
第三節 治所
第四節 行政區劃
第五節 各村概況
第二章 自然
第一節 地質地貌
第二節 資源
第三節 河流
第四節 氣候物候
第五節 自然災害
第六節 山泉池洞
第七節 動物植物
第八節 土壤
第三章 人口
第一節 歷年人口
第二節 人口分布
第三節 人口構成
第四節 人口素質
第五節 人口變動
第六節 人口管理
第七節 人口普查
第八節 人口城鎮化
第四章 計畫生育
第一節 計畫生育管理機構
第二節 計生政策
第三節 人口計畫管理
第五章 經濟綜述
第一節 發展概況
第二節 經濟結構
第三節 固定資產投資和招商引資
第四節 經濟效益與國民收入分配
第五節 人民生活水平
第六章 農業
第一節 土地所有制
第二節 對農業的社會主義改造
第三節 土地聯產承包責任制
第四節 基本生產條件
第六節 作物種植技術
第七節 農作物保護
第八節 農業學大寨扶貧開發
第九節 農作物種植結構與生產水平
第十節 農業技術與農業機械管理機構
第七章 土地管理
第一節 傳統管理方式
第二節 土地管理機構
第三節 土地利用規劃
第四節 農村宅基地和礦產資源管理
第五節 征地與土地出讓和劃撥
第六節 重大工程占地補償和拆遷安置
第八章 林業
第一節 森林資源
第二節 山林權屬及經營體制
第三節 營林
第四節 森林保護
第五節 木材採伐
第六節 林業生產和管理機構
第九章 畜牧水產
第一節 發展概況
第二節 養殖
第三節 疫病防治
第四節 管理服務
第十章 水利電力
第一節 水利發展概況
第二節 水利建設
第三節 河道治理
第四節 水土流失治理和水利設施治理
第五節 水政管理
第六節 小水電站
第七節 農用電網
第八節 用電管理
第十一章 交通運輸郵電通訊
第一節 古人行道
第二節 橋樑 涵洞
第三節 公路 硬化連戶(進寨)路
第四節 公路管護、維修與改造
第五節 運輸
第六節 交通運輸管理交通事故
第七節 郵電
第八節 通訊
第十二章 工業農村副業
第一節 工業發展概況
第二節 工業企業
第三節 企業安全管理
第四節 農村副業演變
第五節 採集
第六節 編織
第七節 製作
第八節 勞務
第九節 採掘
第十三章 商業工商管理
第一節 商業體制
第二節 商貿集市商業網點
第三節 商品
第四節 飲食業服務業
第五節 工商管理
第十四章 糧食
第一節 糧食市場
第二節 徵購
第三節 統銷
第四節 倉儲
第五節 糧油加工
第六節 管理
第十五章 財政稅務金融保險
第一節 財政
第二節 稅務
第三節 金融
第四節 保險
第十六章 鎮村建設環境保護
第一節 集鎮建設
第二節 環境衛生
第三節 集鎮建設規劃
第四節 農村居民住居環境建設
第五節 環境保護
第十七章 中國共產黨基層組織
第一節 組織機構
第二節 代表大會
第三節 工作機構
第四節 基層組織
第五節 重大政治活動
第六節 黨務
第十八章 政協社團民眾組織
第一節 人民政協
第二節 社會團體
第三節 民眾組織
第十九章 基層政權村民自治組織
第一節 人民代表大會
第二節 人大主席團
第三節 基層政府
第四節 工作機構
第五節 派出機構
第六節 村民自治組織
第二十章 軍事
第一節 軍事機構
第二節 地方武裝
第三節 兵役
第四節 徵兵工作
第五節 古軍事關隘囤寨
第六節 戰事
第七節 中國工農紅軍在毛石
第二十一章 治安管理司法行政
第一節 治安管理
第二節 司法行政
第二十二章 民政
第一節 機構
第二節 優待優撫
第三節 救濟
第四節 城鄉最低生活保障
第五節 其它民政事務
第二十三章 勞動人事社會保障
第一節 勞動就業勞動人事管理
第二節 幹部隊伍
第三節 幹部工資福利
第四節 社會保險
第二十四章 教育
第一節 發展概況
第二節 基礎教育
第三節 成人教育
第四節 “兩基”工作
第五節 農村現代遠程教育
第六節 教師隊伍
第七節 教育經費
第八節 教育管理
第九節 教育成果
第二十五章 科技醫藥衛生
第一節 科技管理機構
第二節 科技隊伍
第三節 科技活動
第四節 醫藥衛生機構
第五節 醫療
第六節 衛生保健
第七節 醫藥
第二十六章 體育
第一節 管理機構
第二節 民間體育
第三節 學校體育
第四節 體育運動會
第二十七章 藝術
第一節 民間工藝
第二節 民歌兒歌吉聯
第三節 民間舞蹈
第四節 戲劇
第五節 民間曲藝
第六節 民間演唱隊伍和演唱場所
第七節 文藝創作
第二十八章 圖書檔案廣播影視史志族譜
第一節 圖書
第二節 檔案
第三節 廣播影視
第四節 史志族譜
第二十九章 文物
第一節 墓葬
第二節 碑刻
第三節 古建築
第四節 遺址
第五節 近現代重要史跡及建築物
第六節 民間文物
第七節 其它
第三十章 旅遊
第一節 旅遊資源
第二節 旅遊資源考察活動
第三節 宣傳與推介
第四節 資源保護與旅遊活動
第三十一章 習俗
第一節 信仰習俗
第二節 文化習俗
第三節 農事習俗
第四節 工匠習俗
第五節 商販習俗
第六節 生活習俗
第七節 節令習俗
第八節 禮儀習俗
第九節 交際習俗
第十節 稱謂習俗
第三十二章 地方話
第一節 辭彙
第二節 語言特點
第三節 語音異別
第四節 熟語
第三十三章 宗教幫會
第一節 佛教
第二節 道教
第三節 宗教管理
第四節 行會
第五節 幫
第三十四章 雜記
第一節 奇聞異事
第二節 民間傳說
第三節 拾遺補缺
人物
一、人物傳
蕭光遠
蕭永京
蕭斯綸
蔡蕭氏
陳素貞
聶子安
蕭惟春
二、人物名錄
三、人物簡介
楊祉光
蕭斯釗
余惠民
劉發賢
王煥斗
胡玉亮
劉發久
蕭本昌
附錄
一、限外政務紀略
二、資料輯存
三、蕭吉堂先生墓志銘
四、書畫
五、詩聯文(選輯)
六、毛石風光百句歌
七、歌曲
編後記
著作權頁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