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旨籌議變通政治人才為先折》是張之洞所著作品,出自於《張之洞卷(中國近代思想家文庫)》。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遵旨籌議變通政治人才為先折
- 作者:張之洞
- 作品出處:張之洞卷(中國近代思想家文庫)
作品原文,出處,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竊臣等欽奉光緒二十六年十二月初十日上諭:法令不更,錮習不破,欲求振作,當議更張。著軍機大臣、大學士、六部九卿、出使各國大臣、各省督撫,各就現在情形,參酌中西政要,舉凡朝章、國故、吏治、民生、學校、科舉、軍政、財政,當因當革,當省當並,或取諸人,或求諸己,如何而國勢始興,如何而人才始出,如何而度支始裕,如何而武備始修。各舉所知,各抒所見。通限兩個月,詳悉條議以聞。等因。欽此。仰見我皇上懲毖多難,必欲掃積習以濟時艱。感涕之餘,且愧且奮。臣等嘗聞之《周易》:乾道變化者,行健自強之大用也。又聞之《孟子》:過然後改,困然後,動心忍性,增益所不能者,生於憂患之樞機也。上年京畿之變,大局幾危,其為我中國之憂患者,可謂巨矣。其動忍我君臣士民之心性者,可謂深矣。窮而不變,何以為國。然則修中華之內政,采列國之專長,聖道執中,洵為至當。惟是中國貧弱廢弛之弊,或相沿百餘年,或相沿二千餘年。一旦欲大加興革,必須規劃周詳,確有下手之處。然後氣血生,而宿疴自去,疣癰決,而元氣可支。竊謂中國不貧於財,而貧於人才。不弱於兵,而弱於志氣。人才之貧,由於見聞不廣,學業不實。志氣之弱,由於苟安者無履危救亡之遠謀,自足者無發憤好學之果力。保邦致治,非人無由。謹先就育才興學之大端,參考古今,會通文武,籌擬四條。一曰設文武學堂。二曰酌改文科。三曰停罷武科。四曰獎勸遊學。敬為聖主陳之。
一、設文武學堂。取士之法自漢至隋為一類,自唐至明為一類。無論或用選舉,或憑考試,立法雖有短長,而大意實不相遠。漢魏至隋,選舉為主,而亦間用考試,如董、晁、郄、杜之對策是也。唐宋至明,考試為主,而參用選舉,如溫造、种放之徵召是也。要之,皆就已有之人才而甄拔之,未嘗就未成之人才而教成之。故家塾則有課程,官學但憑考校。此皆與三代學校之制不合。現行科舉章程,本是沿襲前明舊制。承平之世,其人才尚足以佐治安民。今日國蹙患深,才乏文敝,若非改弦易轍,何以拯此艱危。然而中國見聞素狹,講求無素,即有考求時務者,不過粗知大略,於西國政治未能詳舉其章。西國學術未能身習其事。現雖舉行經濟特科,不過招賢自隗始之意,只可為開闢風氣之資,而未必遽有因應不窮之具。考司徒之職,學記之文,大率皆以德行道藝兼教並學,學成而後用之。此外見於經傳者,鄉國之學皆兼六藝,大夫之職必備九能。書、禮、干戈,司成並教,寄象鞮譯,王制分官。海外圖經,伯益所傳。潤色專對,所重。又按三代之制,庠序之稱曰士,卒伍之稱亦曰士,實為文武合一,文武並重之明徵。若兼通文武,學於四裔,尤聖人躬行垂教之彰彰者。此後漢舉使才,唐採回秝,隋志經籍,多收方言。明初文科,亦兼騎射。欽惟我朝康熙年間,測天、造炮,皆用西人。內府地圖,創用西法之經緯線。此圖所刻銅板即用東洋銅板之陰陽文。尼布楚界碑,兼用三體文字。乾隆年間,西域同文志,兼列清、漢、蒙古、西番、托忒、回部之書。至於內廷功課,八旗授官,皆系文武兼習。祖宗舊制,洵足為萬代法程。今泰西各國學校之法,猶有三代遺意,禮失求野,或尚非誣。其立學教士之要義有三,一曰道藝兼通,二曰文武兼通,三曰內外兼通。其教法之善有四,一曰求講解不責記誦,一曰有定程亦有餘暇,一曰循序不躐等,一曰教科之書官定頒發,通國一律。大小各學,功有淺深,意無歧異。其考校進退章程,皆用北宋國學積分升舍之法。才能優絀切實有據,既不虞試官偏私,亦不至摸索偶誤,故其人才日多,國勢日盛。德之勢最強,而學校之制惟德最詳。日本興最驟,而學校之數,在東方之國為最多。興學之功,此其明證。其學校教法,大率少年者先入國小堂,先教以淺近文理、算法、史事、格致之屬。國小堂又分初等、高等兩種。國小成後,選入中學堂,所學門類甚多,名曰普通學,如國教、格致、算學、地理、史事、繪圖、體操、兵隊操、本國行文法、外國言語文字行文法等事,皆須全習。惟外國文字只兼習一國。無論大國小堂皆有講國教一門,皆有學兵隊之操場。日本之教科,名曰倫理科,所講皆人倫道德之事,其大義皆本五經、四書。普通學畢業後,發給憑照,升入高等學堂,習專門之學。自此以後,然後文武分途,或文或武,聽其便。惟文武皆必先習普通。至專門之學,習文事者,名高等學校。英分經、教、法、醫、化、工六科,又另設專門農、商、礦學。法與英略同。德又另設專門工學。日本高等學校亦分六門,一法科、二文科、三工科、四理科、五農科、六醫科。每科所習學業,各有子目。其餘專門各有高等學校。查日本門目與中國情形較近。歐美無學不兼講西教,日本無學不兼講倫理。習武備者名士官學校,略分地理、戰史、戰法、軍械、測繪、工程、經理、軍醫八門,兼習外國文字、兵式體操、兵隊操、行軍操、射的、擊刺、乘騎、游水等事。射的,即槍炮打靶。擊刺,即短刀刺槍互擊。習文事者,高等學校畢業後,發給憑照略如中國舉人,分類量能而授以官。其願再學者,升入大學校。大學校畢業領照者,略如中國進士。習武備者,普通畢業後,先入營練習半年,方入士官學校。士官學校畢業後,仍須入營練習三年,方為畢業。第一年學為兵,第二年學為弁,第三年即在其營內充弁。其弁亦名下士官,其分際略如中國把總、外委、額外。此堂畢業後,發給憑照,其國家即用為各軍少尉。自少尉以上皆名士官,大尉、中尉、少尉,略如都司、守備、千總。自官少尉以後,可在本營敘勞升轉。若僅由充兵出身者,官至特務曹長為止。曹長略如把總。僅由士官學校出身者,官至大佐為止。大佐略如副將,中佐、少佐如參、游。若欲為大將、中將、少將者,仍須升少佐、中佐後,再入陸軍大學校三年。習水師者名海軍大學校。其海、陸大學校體制與文事大學校同。大將如統兵大臣,中將、少將如提、鎮。以上所舉,皆日本官名,取其易曉。各國學制、教法、節目雖有小異,用意事事相同。其大、中、國小之年限,無論文、武,大率三、四、五年不等。等級漸深者,子目亦漸加多。其東、西各國,今昔章程微有不同者,大約西繁而東簡,西遲而東速,昔專一,而今變通。如西國馬上不放火槍,日本近三年始於馬上操槍之類。其學校監督,皆用武官為之,以武官於禮節規矩最為謹嚴、詳密。文職偶有脫略,武官斷不通融。此外國學校教士官人之大略也。
【注】:以上是原文的部分內容。
出處
此文出自《張之洞卷(中國近代思想家文庫)》。
作者簡介
張之洞(1837-1909),早年由科舉入仕,居京官幾二十年。1882年後歷任山西巡撫、兩廣、湖廣總督。晚年以體仁閣大學士入值軍機處。他任湖廣總督長達18年,因其創辦近代企業和新式學堂以及編練新軍而影響當時,享譽後世。此外,他還是中國近代鐵路事業的開拓者之一,是當時主持規劃和興建鐵路最多的人;他主持制訂的“癸卯學制”開始了傳統教育的近代化;主稿的“江楚變法三折”成為清末新政改革的藍圖。他在《輶軒語》、《書目問答》中為士子指明向學的門徑,在《勸學篇》中,則首次對時人認知和融通中西文化的“中體西用”理念作出完整系統的理論概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