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古城結構,古城建築,歷史沿革,明末清初時期,近代作用,
古城結構
按清朝人的記載,城周長1251丈,合計約6華里有餘。城基厚度30尺,高3丈6尺,城牆上有垛口1341個。東西南北四面各有城門一座,城門外有護城河,河深2丈,寬3丈。清順治九年,知縣孫錫蕃對城池又進行加固維修。康熙十八年地震導致遵化城幾乎全部坍塌,康熙五十年,朝廷派遣各部官員進行實地勘查後,朝廷又撥發白銀3.6萬兩,並派出專門的人員監督進行修繕。到乾隆十六年,連綿大雨,城垣被淋,導致坍塌90餘處。知州劉埥請旨重修。清同治年間,知州何崧泰再次重修。以上各次重修,都按照戚繼光所創建的樣式和規模。
按照何崧泰所撰《遵化通志》記載,清光緒年間遵化城以大悲閣為中心,向四面延伸為四街。城正中心位置建有大悲閣一座,閣北中心線上建鐘鼓樓一座。城上四角各有角樓一座。北門西側城上建玄帝廟一座。除四門外,北門西側和南門西側各設水門一座,除用於防禦之外,還可以保證城內水道的流通。
由閣向南至南門即時薰門為南街;閣向北至拱極門即北門為北街;閣向東至鎮海門即東門為東街;閣向西至戴京門即西門為西街。
古城建築
舊時城內的主要建築物:
城內東街之南與西南街之東,即城東南原有觀音寺一座。
東街之北與北街之東,即城內東北的建築物較多,主要有遵化州署,州署西旁為試院,再西為關帝廟。州署東為火神廟,稍東南為游擊署。
北街西側與西街北側的主要建築物,由東向西有:武廟、城隍廟、州判署、關帝廟,城北牆上有玄帝廟,西北角由東向西依次為:子孫廟、文昌廟、藥王廟和火神廟。
西街南側與南街西側之間,俗稱為西大寺。這裡有觀音堂、廣慧寺、葺提寺、孔子廟即文廟,也就是學宮,學宮前是南池別館、靈陽觀,觀南為關帝廟。
歷史沿革
遵化城始建於唐朝,在一開始的時候,它只是一座土築之城。當時,因與北方契丹、突厥等少數民族戰爭的需要,唐政府在這裡設了一處養馬監。通過購買和飼養等方法,來滿足作戰時騎兵對於馬匹的需求。歷經五代、宋、元等各個朝代,遵化城仍為土築。
五代後唐時,這裡建縣,稱遵化。但是城池仍為土築。
明王朝建立後,由於作戰的需要,遵化成為對蒙古各部落作戰的前線。明朝廷修築了一條從甘肅到遼東的長城,以抵禦北方少數民族貴族的軍事入侵。由於遵化縣的軍事地位日趨重要,所以明王朝就對遵化城池進行了大規模的修治。
明洪武十一年(1378年),為了防禦北方蒙古族入侵,指揮史周寶對遵化城加以擴建,將城市向西擴大,並把城牆用磚石進行包砌加固。明中期以後,蒙古韃靼部勢力強大,對明王朝的統治構成了較大的威脅,明世宗嘉靖年間,甚至發生了蒙古韃靼部劫掠北京城的“庚寅之變”。
這次事變,給明朝廷以極大的震動。為了加強遵化城的防禦能力,順天巡撫、都御史孟春重修城池,增建東南城樓。明萬曆九年,總理薊鎮練兵事務的戚繼光,用他從浙江帶來的主客兵,將整個遵化城進行拆除並重新設計修建。重建後的遵化城,形狀如同古人頭上戴的幞頭,所以也被稱為幞城。
明末清初時期
明朝和清初時,縣衙東還建有兵備道署一座;州判署為舊時的都察院,其東還有一座都察院。這些建築物,有的改做他用,如都察院在清朝時改為州判署。有的拆毀無存,如兵備道在明朝時就改為巡撫行署,後改為遵化道員署,遵化道裁撤以後,行署院又被拆除,其材料用於建築清朝皇帝在湯泉的行宮。
明朝以後,遵化城在作戰防禦等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明崇禎二年(1629年)冬十月下旬,清太宗皇太極率軍5萬,分三路進攻長城。皇太極自率主力,由中路進攻,十月二十七日拿下洪山口,又大舉圍攻遵化城。皇太極致書給駐紮在遵化城內的順天巡撫王元雅勸降。王元雅指揮將士竭力守城,後見守城無望,遂與推官何天球等一起自刎身亡。而辭官回家的賈維鑰,與提刑按察司僉事馬
近代作用
1922年即國民11年,奉軍潰敗的一個旅,雖有完整的武器裝備,但也未能打開遵化城。1933年,手持先進武器的日寇進攻遵化城,但是在堅固的城池面前也徒喚奈何。最後由於內奸的出賣,日寇才得以進城盤踞十餘年。
在歷史上,遵化由於其特殊的地理位置,成為一個重要的經濟集散地,它也是聯繫漢民族與蒙古族等少數民族經濟的一條重要紐帶。
據《直隸遵化州志》等地方志記載,遵化城內的商業十分繁榮,每月有數十次集市貿易。
東街每月初三、初五、十三、十五、二十三、二十五日小集。南街每月初一、初六、二十一日大集;南十字街每月初四、十四、二十四日小集;西街每月十二、二十六日、初七、十七、二十七日小集;北街每月十六日大集;初九、十九、二十九日小集;南關每月初十、二十、三十日小集;西關每月初二、初八、十二、十八、二十二、二十八日小集。
這些集市,有的到建國後還在一直進行著各種貿易。它們的存在,也為遵化經濟的發展和繁榮提供了重要的條件,起到了積極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