遲家莊

明永樂年間(1403-1424年),遲白龍、遲白宏兄弟二人來此定居建村,以姓命村名遲家莊。後賀姓自外地遷來。 遲家莊位於海陽市南部,地處東經121°08′,北緯36°42′。東隔劉家頂與柳樹莊相望,南與台子上村為鄰,西與廒上村接壤,北隔旋頂山與前辛治村相連。隸屬大閻家鎮,距鎮政府駐地4公里。 全村轄區總面積0.7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26.7公頃,適宜種植的農作物主要有小麥、玉米、地瓜、花生、蔬菜等。 2002年,全村93戶,255人。有遲、賀2姓,均為漢族,其中遲姓人口較多。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遲家莊
  • 行政區類別:村
  • 面積:0.7平方公里
  • 人口:255人
  • 耕地:26.7公頃
社會進步,組織建設,

社會進步

文教科技1945年,村成立國小。1951年,與廒上村學校合併。1974年,建起新學校,在校學生30餘人,入學率80%。2000年,學生入學率達到100%。自建國至2002年,由原籍考入大中專院校者30人。 人民生活解放前,村民常年人均糧食不足100公斤,生活艱難困苦。建國後,村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1957年,人均糧食150公斤,人均收入100餘元。1978年,人均糧食180公斤,人均收入300元。2002年,全村人均存款700元;有各種運輸車輛32輛,機車45輛,電話46部,彩電70台,電冰櫃30台。 村莊建設建國前,村內街道不整,破爛不堪,村民住房以草房為主,人均居住面積不足5平方米。1990年,村統一規劃街道、房屋建設。至2002年,全村新建房屋20幢,人均居住面積達到20平方米。 集體福利1978年以來,隨著集體經濟的不斷發展壯大,村民的福利逐步提高。1995年,村投資5萬元,修建蓄水池,村民開始用上自來水。2000年,村制定每安裝1部電話,補貼10元的優惠政策,一次性安裝電話40部。並由集體補助一定金額,鼓勵民眾參加養老保險。

組織建設

中共基層組織建設1942年,遲萬元加入中國共產黨,成為本村第一名黨員。1946年,成立黨支部,遲萬元任黨支部書記。後有遲文亭、賀慶壽、遲文堂、遲文龍、遲國先任村黨支部書記。2002年有黨小組2個,黨員15名。自遲國先任黨支部書記以來,村黨支部多次被鎮黨委評為先進基層黨組織。 基層行政組織建設1946年,成立村政府。1958年,改稱大隊管理委員會。1968年6月,改稱大隊革命委員會。1980年12月,復稱大隊管理委員會。1984年,始稱村民委員會,下設調解、民兵、治安、婦女等組織。先後有遲文風、遲文亭、遲萬民、遲文增、遲萬瑞、遲文堂、遲文龍、遲萬瑞、賀慶壽、遲國先、賀奎江任村主要行政負責人。1999年5月,遲國先當選為首任直選村委會主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