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犯遮罪,則可在眾僧之前懺悔,謹慎言行即可。瑜伽師地論卷九十九(大三○·八六九下):‘云何遮罪?謂佛世尊觀彼形相不如法故,或令眾生重正法故,或見所作隨順現行性罪法故,或為隨順護他心故,或見障礙善趣壽命沙門性故,而正遮止。若有現行如是等事,說名遮罪。’[大智度論卷十三、順正理論卷三十八、大日經疏卷九](參閱‘性遮二罪’3241、遮戒’6190)
為‘性罪’之對稱。違犯遮戒(因應時間、地點、情況所制定之戒),稱為遮罪。通常較性罪為輕。若犯性罪,必遭僧團驅逐;...
[亦名七逆罪出焚網經] 遮謂遮障聖道。逆謂不順於理。行此七罪。不復成就善根。經雲。法師不得與七逆人現身受戒是也。...
謂可制止不犯之過錯,指輕罪而言。為‘性惡’之對稱。如飲酒、掘地傷生等,一般社會不認為罪惡,然為防止世人譏嫌,避免由此引起其他犯罪,故佛陀制止之,稱為遮惡...
受具足戒前應有的一種儀式。依小乘之律法,受具足戒時,教授師為鑑別受戒者有無受戒資格,而設此十三遮難以詢問戒子。詢問的內容包括二類,其一,‘難’有十三條;...
二罪之一。為“遮罪”之對稱。指自性之罪過。又作自性罪、性重、實罪。謂不論處於何種環境,若犯殺生、偷盜、邪淫、妄語等,均屬本質之罪惡行為,稱為性罪。...
指受佛戒者所犯之罪,分為二類:(一)性罪,指殺、盜、淫、妄四重戒。因其自性為惡,故不待佛制,犯之即獲罪報。(二)遮罪,指酒戒等。因其自性非惡,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