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適爭
- 類別:弓拉弦鳴樂器
- 民族:佤族
- 別稱:適振、士爭
概述,形制結構,現存狀況,演奏方法,佤族簡介,
概述
形制結構
外形與二胡相似,奏者自製自用,規格大小不一。琴桿竹製,多使用彈性大的竹條製作,呈扁方形柱狀體,全長80厘米~110厘米、寬1.5厘米~2厘米、厚0.5厘米。頂端琴頭平頂無飾,琴桿上方開有三個圓形弦軸孔,其中一孔置入一軸。弦軸木製或用細竹桿製成,視其弦的長度變化而改變弦軸的插孔位置。琴桿中部原來不設千斤;現已增設千斤,下端插入琴筒並外露系弦。琴筒竹製,呈圓筒形,多用大龍竹製作,筒長12厘米~22厘米、直徑8厘米~16厘米,筒前口 蒙以一層乾筍葉為面,筒後端敞口(圖)。琴面置有竹馬。張一條琴弦,原多用柔韌的牛草或藤皮捻制而成,弦粗而長,發音較低;現改用尼龍弦或絲弦。琴弓用金竹或竹篾條制桿,兩端拴以棕絲或馬尾而成,弓長40厘米。
現存狀況
北京中國藝術研究院音樂研究所中國樂器博物館收藏的一支適爭,已被載入《中國樂器圖鑑 》大型畫冊中。
演奏方法
演奏時全身下蹲,左手扶持琴桿,琴底置於地面,琴桿斜向前方,與地面成6 5°角,左腳輕輕踩住琴筒或底柱以使琴身穩定,右手執弓在弦外拉奏。適爭定弦在g—e1的範圍內,常用音域為五度。音色渾厚優美,與男聲較為接近。只用原把位演奏,音位較寬。左手拇指輕壓琴桿使琴弦張力變小,可使原音降低小二度或大二度。演奏空弦時常顫動琴桿,發出的顫音尤具特色。也可捻弦,即拇指和食指捏住琴弦,兩指一伸一縮,配合右手運弓,產生揉弦效果。用中指急促打弦,又可產生指顫音效果。弓法有連弓、分弓和頓弓等。可用於獨奏或為歌唱、舞蹈伴奏。佤族青年特別喜愛適爭,常在夜深人靜之時獨奏自娛或自拉自唱。青年男女戀愛時,小伙子不僅用琴聲邀請姑娘相會,還用樂聲表達愛慕之情,並為姑娘吟唱的情歌伴奏。它還用於節日、遷新居和喜慶等場合。流傳較廣的民間樂曲有:《串姑娘調》、《串門調》、《水婁》(《孤兒調》)、《山東調》、《催眠調》、《叫姑娘起床》、《悲調》和《賀新房調》等。
佤族簡介
阿佤山的古老居民——佤族
佤族,中國少數民族之一。現有人口35萬多人。主要分布在雲南省西南部的滄源、西盟、瀾滄、孟連、雙江、耿馬、永德、鎮康等縣的山區與半山區。即瀾滄江和薩爾溫江之間、怒山山脈南段的“阿佤山區”。與漢、傣、布朗、德昂、傈僳、拉祜等民族交錯雜居。
佤族自稱“佤”、“巴饒克”、“布饒克”、“阿佤”、“阿臥”、“阿佤萊”、“勒佤”等。他稱有“拉”、“本人”、“阿佤”、“佧佤”等。史稱“哈喇”、“哈瓦”、“卡瓦”等,意為“住在山上的人”。根據本民族的意願,1962年定名為“佤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