適應色

適應色

適應色指動物適應棲息環境而具有與環境相適應的色彩,它有利於逃避敵害和捕獵食物。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適應色
  • 外文名:adaptive colo(u)r    
  • 又稱:保護色
  • 作用:適應環境、保護自己
簡介,詳解,典型例子,科學分析,達爾文觀點,

簡介

適應色就是動物適應棲息環境而具有的與環境相適應的色彩。它有利於動物獵捕食物和保護自己。如生活在青草里的蚱蜢為綠色,生活在枯草里的蚱蜢為黃褐色。變色蜥蜴的色彩會適應環境而發生變化。還有些動物的體色會發生季節性變化。如鼬鼠,通常被毛棕色,腹部白色,到冬季在積雪區域被毛則變成白色,稱為貂。

詳解

適應色是一種與環境混成一體,能增加動物生存機率的色彩和圖案。動物體與棲息場所的顏色、花紋相似,有利於避敵、獵食。這是在自然選擇的作用下,動物的一種適應性表現。如生活在水中的鯉魚,體背面呈黑灰色與水底暗色相似;腹面銀白色與明亮的天空相似,因此難以被捕食者發現。生活在森林或濃密植被下層的猩猩、長臂猿等帶暗色,生活在開闊地區熱帶草原的非洲象、袋鼠、鴕鳥等略帶灰色,沙漠地帶的駱駝和沙鼠等多呈沙黃色,在寒帶冰雪地如苔原中生活的北極狐、雪兔、白鴞和雷鳥則呈白色。
許多動物斑紋也是好的 適應色,如虎和梅花鹿等白天靜靜地隱蔽在明暗相當的樹蔭草叢下,由於圖案與環境相似,也就不易被發覺。昆蟲的適應色以英國的樺尺蛾最為著名,它有黑色型與白色型兩個變種,白色型是自然界占優勢的正常類型,停息在長滿地衣的樹幹上,由於體色與環境一致,被保存下來;而黑色型則目標顯著,容易被食蟲鳥所捕食,所以黑色型在非工業區已被陶汰。
19世紀中期開始,黑色型在工業中心周圍愈來愈常見,而白色則逐漸減少。到了20世紀,工業區的菸灰使地衣不能在樹幹上生長,樹幹呈暗黑色,由於黑色型的體色與環境一致,故種群不斷擴大,白色型由於不適應環境而逐漸被鳥類捕食。工業污染對生物生存環境的影響,使 一些生物逐漸消亡,它啟示人類要重視環境保護。人類在套用保護色方面已取得許多經驗,如軍隊穿綠色服裝與草地、森林的背景色相似,就是利用適應色來偽裝士兵; 在冰天雪地的環境中披上白色的外衣,又利於目標的隱蔽。

典型例子

適應色的形式多種多樣:
(1)水母、海鞘等水生生物的軀體近乎透明,能巧妙地隱身於水域中。
(2)北極熊的白色皮毛與冰天雪地的環境十分協調,許多魚類背部顏色深,腹部顏色淺,從上看,與水底的背景相似,向上看卻又象天空。
(3)分割色也是一種適應色,如虎、豹、長頸鹿、斑馬等身上都有鮮艷的花紋,在光暗而斑駁的周圍環境配合下,能使其輪廓變得模糊不清。
(4)某些比目魚和蜥蜴能隨著背景的變化而改變體色,藉以保持和環境的協調,安樂蜥的體色改變由內分泌控制,而避役的色素細胞則由神經系統控制。適應色是捕食者與被捕食者經過長期協同進化而逐步形成的。對螳螂的觀察表明,當他們處於與自己體色相似的背景中時,比在與體色不一致的背景中被天敵消滅的機會要小3倍。

科學分析

適應色和擬態現象都表現為與環境色彩相似,不易被識別,適應色表現為與環境色彩相似,這裡的“環境色彩”應是環境中主要的占優勢的色彩,如春夏的草坪是綠色,冬天的雪地是白色;擬態是與環境中某種生物或非生物相似,而這種生物或非生物的顏色等特徵並不一定在環境中占優勢,並非主要色彩,適應色則與運動狀態基本無關,如枯葉蝶停息在樹枝上的模樣像枯葉,“停息”狀態才像枯葉,一旦飛舞起來就不像了而我們捕捉昆蟲也許都有這種體驗:有時看到昆蟲由這裡飛向另一個地方,但馬上在另一個地方搜尋,卻不能立即找到。

達爾文觀點

按照達爾文的解釋,生物的適應色、警戒色和擬態是由自然選擇決定的。生物在長期的自然選擇中,形成了形形色色功能不同的適應色。如枯葉蝶,它們停息在樹枝上,象一片片枯樹葉,行人常把它當作枯葉,當人們用手碰它時,它卻一抖身體,向空中飛去了,並不象枯葉那樣飄落到地上。尺蠖竹節蟲的身軀,與枯葉蝶有異曲同工之妙。尺蠖歇息在樹枝上,粗粗一看,宛如樹枝。竹節蟲體態如同竹節,停留在竹枝上,也叫人難以分辨。這種擬態怎么來的呢?枯葉蝶的祖先原是不盡相同的,有的象枯葉,有的不大象枯葉。象枯葉的個體,不易被天敵發現,不大象枯葉的個體,常被天敵吃掉,這樣,經過漫長的自然選擇、繁殖、變異,定向性更明顯,枯葉蝶更象枯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