適中村

適中村

該行政村隸屬雲南姚安縣適中鄉,地處適中鄉政府所在地,距鄉政府所在地1.00公里,到鄉政府道路為柏油路,交通方便,距縣城46公里。東鄰三木村委會,南鄰牟定縣,西鄰菖河、月明村委會,北鄰大姚縣。轄石者大村、石者小村、落腳村、依披苴、陳家村、肖家村、白家村、梅子箐等8個自然村,16個村民小組;全村國土面積33.01平方公里,海拔1,870.00米,年平均氣溫16.80℃,年降水量850.00毫米,適合種植大蒜包穀水稻烤菸、中豌等農作物農民收入主要以 第一產業、第三產業為主。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適中村
  • 行政區類別:村
  • 所屬地區:雲南姚安縣適中鄉
  • 面積:33.01平方公里
自然資源,基礎設施,農村經濟,特色產業,人口衛生,文化教育,村務公開,基層組織,人文地理,新農村建設,發展重點,

自然資源

全村有耕地總面積2166.60畝(水田1057.40畝,旱地 1109.20畝),人均耕地1.16畝,主要種植 水稻、烤菸、豌豆等作物;擁有林地 47,835.00畝,其中經濟林果地509.00畝,人均經濟林果地 0.27畝,主要種植核桃,板栗、花椒、蘋果、梨等經濟林果; 擁有水面面積8.00畝,其中養殖面積1.00畝;擁有荒山荒地面積38.00畝。

基礎設施

截止2009年底,該村已實現水、電、路、電視、電話五通,無路燈。全村有509戶通自來水,有39戶還存在飲水困難或水質未達標。有510戶通電,有378戶通有線電視,擁有電視機農戶492戶,分別占農戶總數的 100%、74.12%和96.47%;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435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317戶,分別占總數的85.29%和62.16%;該村到鄉政府道路為柏油路;進村道路為柏油路面;村內主幹道均為硬化的路面;距離最近的車站1.00公里,距離集貿市場1.00公里。全村共擁有汽車8輛,農用車2輛,拖拉機 14 輛,機車17輛;全村耕地有效灌溉面積為1057.40畝,有效灌溉率為 48.8%,其中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959.54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0.51畝。
到2009年底,全村建有沼氣池農戶71戶;裝有太陽能農戶124戶;建有小水窖122口;已完成“一池三改”的農戶33戶。全村有7個自然村已通自來水;有8個自然村已通電;有4個自然村已通公路;有8個自然村已通電視;有8個自然村已通電話;有2個自然村還存在飲水困難或水質未達標。該村農戶住房以土木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13戶居住磚混結構住房;有18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479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

農村經濟

該村2009年農村經濟總收入810.10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339.26萬元(占總收入的41.88%);畜牧業收入170.57萬元,占總收入的21.06%(年內出欄肉豬1614頭,肉牛376頭,肉羊358頭,禽畜6299隻);漁業收入1.0萬元(占總收入的0.12%);林業收入3.17萬元(占總收入的0.39%);第二、三產業收入191.00萬元(占總收入的23.58%);工資性收入73.60萬元(占總收入的9.08%);其他收入31.50萬元(占總收入的3.89%)。農民人均純收入1672.00元,農民收入以第一產業、第三產業 等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71.10萬元,常年外出務工人數296人(占勞動力的23.83%),在雲南省內務工236人,到省外務工60人。

特色產業

該村的主要產業為 種植業、養殖業 ,主要銷往姚安縣內。2009年主產業全村銷售總收入204.00萬元,占農村經濟總收入25.18%;該村發展豌豆、魔芋等特色產業,計畫大力發展米蔥、山藥等產業;有8個專業合作組織 。

人口衛生

該村有農戶510戶,共鄉村人口1901人,其中男性982人,女性919人。其中農業人口1864人,勞動力1242人。該村以彝族為主,其中: 彝 族1529人,苗族1人,佤族1人,漢 族370人。
到2009年底,全村參加農村社會養老保險68人;參加農村合作醫療1717人,參合率92.11%;享受低保 166人;村民的醫療鄉衛生院,該村距離鄉衛生院 1 公里;該村建有公廁1個。

文化教育

該村建有國小 3 所,校舍建築面積1,596.00平方米,擁有教師12人,在校學生111人,距離適中中學0.10公里;整個行政村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218人,其中小學生111人,中學生107人。

村務公開

該村到2009年底,該村已簽定農業承包契約 510 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 1,260.00 畝,無土地流轉面積 。已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 ,無一事一議籌資和籌勞。年末集體有固定資產 105萬元,農村財務管理實行委託管理,定期開展村務公開,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主要以貼上公告、黑板報 、村民會議等方式公開,公開項目有賬務公開和村務公開。

基層組織

該村建有黨總支部 1個,下設 13個黨支部,共有黨員99人,少數民族黨員92人,其中男黨員77人、女黨員22人;村委會由支書、主任、副主任等組成,下設16個村民小組;該村建有團總支 1個,團支部6個,共有團員93人。

人文地理

該村物產豐富,地處適中低熱河谷區,境內河流縱橫,石者河穿境而過,居住民眾主要以彝族為主,四季氣候宜人,主要種植水稻、烤菸、蠶桑、豌豆、大蒜、魔芋等經濟農作物。境內民風淳樸,人民勤勞,喜慶之際,人們都以左腳舞來歡慶豐收與節日的喜悅。

新農村建設

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是新世紀一項重大民心工程和長期的歷史任務,也是今後一段時期整個農業和農村工作的重點。按照“生成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發展要求,該村立足實際,著眼未來,依靠國家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大好機遇,著力夯實基礎設施建設,大力進行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加強基層組織建設,聚焦發展,整合資金加大投入,以此增加農民收入,構建繁榮、和諧、文明、發展的農村新局面。

發展重點

該村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基礎設施薄弱,邊遠村組公路不通,農田水利滯後;發展思路和重點是:沿河兩邊發展綠色蔬菜帶,依批苴、肖家、梅子箐、落腳打造核桃產業村,向上級爭取項目支持,把遠處幾個村組公路修通,溝渠改造。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