遣使(qiǎn shǐ),釋義:謂派遣使者。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遣使
- 拼音:qiǎn shǐ
- 含義:派遣使者
遣使(qiǎn shǐ),釋義:謂派遣使者。
遣使(qiǎn shǐ),釋義:謂派遣使者。...... 遣使(qiǎn shǐ),是指派遣使者。遣使引證詳解 編輯 派遣使者《韓非子·八經》:“兵士約其軍吏,遣使約其...
《遣使宣慰蘄黃等州敕》是唐代李曄創作的一篇散文。...... 《遣使宣慰蘄黃等州敕》是唐代李曄創作的一篇散文。作品名稱 遣使宣慰蘄黃等州敕 創作年代 唐代...
安敦遣使通漢編輯 鎖定 安敦,大秦國(古羅馬帝國)皇帝,公元161年(東漢桓帝延熹四年)即位。公元162年至165年間,安敦命將東征安息,打通了經波斯灣頭諸地往東的...
《遣巡撫使敕》是唐代賈至創作的一篇散文。...... 本詞條缺少名片圖,補充相關內容使詞條更完整,還能快速升級,趕緊來編輯吧!《遣巡撫使敕》是唐代賈至創作的一篇散...
朕承宗廟之重,戰戰兢兢,懼失天心。間者日月亡光,五星失行,郡國比比地動。乃者河南、潁川部水出,流殺人民,敗壞廬舍。朕之不德,民反蒙辜,朕甚懼焉。巳遣...
大食遣使通唐,阿拉伯與中國友好交往事件。據《唐書·大食傳》載,“永徽二年,始遣使朝貢。其姓大食氏, 名噉密莫末膩。自雲有國已三十四年, 歷三主矣”。...
《諫遣使市馬疏》是唐代魏徵創作的一篇散文。...... 本詞條缺少名片圖,補充相關內容使詞條更完整,還能快速升級,趕緊來編輯吧!《諫遣使市馬疏》是唐代魏徵創作的...
東漢恆帝延熹九年(166年),大秦國王(古羅馬帝國皇帝)安敦遣使臣來到洛陽。這是中國與歐州國家直接往來的開始。1 ...
遣渤海使(けんぼっかいし,Kenbokkaishi)指日本向渤海國派遣的使節。據記載,公元728年至811年間日本共派遣十四次(其中一次為途經渤海的遣唐使,另有一次為舵手等...
《遣使巡察河南北詔》是唐代李隆基創作的一篇散文。...... 本詞條缺少名片圖,補充相關內容使詞條更完整,還能快速升級,趕緊來編輯吧!《遣使巡察河南北詔》是唐代...
宋王佑事太祖為知制誥,太祖遣使魏州,許以使還為相。及還而未果,佑笑謂親賓曰:"某不做,兒子二郎必做。"二郎,其仲子旦,後果為真宗相。後因以為子侄為相的...
héng yuè ㄏㄥˊㄩㄝˋ 恆岳(恆岳) 亦作“ 恆岳 ”。即 恆山 。為五嶽之一,故稱。《魏書·太宗紀》:“﹝ 泰常 四年﹞秋八月辛未,東巡。遣使祭 恆岳...
出使意指派遣使臣;接受使命出訪外國或長駐國外。...... 本詞條缺少信息欄、名片圖,補充相關內容使詞條更完整,還能快速升級,趕緊來編輯吧!出使意指派遣使臣;接...
玄宗、肅宗時,亦曾遣使出巡。德宗建中元年(780年)為推行“兩稅法”,又在各道設黜陟使,以統一稅制,同時考察地方官吏的政績。後廢此官。...
使持節,魏晉南北朝時期直接代表皇帝行使地方軍政權力的官職。權力次之的又有持節﹑假節。“節”是中國古代常用的信物﹐因用途不同而種類繁多。封建帝王所遣使者...
明正統十四年(1449年)二月,瓦剌太師也先遣使2000餘人貢馬,詐稱3000人,向明朝中央邀賞,由於宦官王振不肯多給賞賜,按實際人數給賞,並減去馬價五分之四,沒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