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古餘韻:商丘火神祭祀文化研究

遠古餘韻:商丘火神祭祀文化研究

《遠古餘韻:商丘火神祭祀文化研究》是王小塊創作的文化學著作,首次出版於2013年12月。

商丘火神祭祀文化依據其悠久的歷史傳承,在中國歷史發展進程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成為一種有著明顯地方特色的民俗文化事象。該書觀察商丘的火神祭祀文化的形成、發展、演變過程,推進對與中國歷史進程同步的商丘區域文化的研究,旨在增強民眾對文化遺產的保護意識,提高政府在文化管理、保護傳承中的作用和能力。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遠古餘韻:商丘火神祭祀文化研究
  • 作者:王小塊
  • 首版時間:2013年12月
  • 字數:27萬字
  • 類別:文化學著作
內容簡介,作品目錄,創作背景,作品思想,出版信息,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該書對商丘火神台和火神祭祀的歷史演變、文化特徵以及商丘的歷史文化進行研究,從中探尋出商丘火神祭祀與商丘歷史的內在關係和自身發展的歷史軌跡,進而探討在保護、傳承體現中國獨特文化特徵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方面,地方政府及管理部門所應扮演的角色和發揮的功能,以及民眾的主體作用。

作品目錄

第一章 商丘及其歷史沿革
第二章 閼伯及其神話傳說
第三章 商丘火神祭祀文化的發展
第一節 “祭祀之壇”之商丘與“大火”
第二節 “三商之源”之商丘
第三節 商丘的歷史沿革和文化內涵
第一節 閼伯的出身和主要活動
第二節 與閼伯、閼伯台、閼伯廟有關的神話傳說
第三節 契與閼伯關係考探
第一節 遠古時期人工取火的燧人氏與商丘燧人氏陵
第二節 唐、五代時期商丘火神祭祀文化的延續與擴大
第三節 宋代對火神閼伯的崇祀
第四章 商丘火神祭祀文化的斷裂與復興
第五章 商丘火神祭祀文化資源的保護與開發
第一節 南宋以後火神祭祀文化的第一次斷裂和復興
第二節 新中國成立後商丘火神祭祀文化的再次斷裂和復興
第三節 商丘與火有關的民俗事象
第一節 商丘火神祭祀文化資源的當代功用
第二節 對商丘火神祭祀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與開發

創作背景

自20世紀80年代初以來,中國史學界開始重新了解國際歷史學術的動向,研究的視角也逐步突破傳統的研究領域和範式,主動與國際接軌,把歷史研究的對象擴展到社會的各個角落,不再局限於重大的政治事件、精英人物,而開始走向民間,開始關注區域歷史、民間文化、基層社會、普通民眾、日常生活。在這種形勢下,圍繞民俗、民間信仰等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研究也逐漸出現。民間信仰,是廣大老百姓所具有的神靈信仰,包括圍繞民間信仰而形成的神像、建築、神聖地域空間等各種象徵符號、禁忌行為、信仰儀式、風俗習慣等,它是一種集體的心理活動和外在的行為表現,也是人們日常生活的一個組成部分。開啟中國邁入文明開化時代的燧人氏人工取火、早期曆法“火歷”、觀火星以授時的火正與中國現存最早的天文觀測台——商丘閼伯台,以及由此形成的素有“天下第一會”之稱的商丘火神祭祀等是構成中國文明史、先秦史、科技史、天文史、民俗史等的重要內容。基於此,《遠古餘韻:商丘火神祭祀文化研究》對這一主題展開了研究。

作品思想

該書指出,廟會是中國特有的一種民俗現象,本質上屬於人的一種精神信仰,產生於人類信仰的偶像崇拜階段。對偶像的崇拜應是民俗產生的內在的、原始動力。任何事物一經產生,隨著社會的前進,都會發生相應的變化,廟會在這一過程中,它的解釋體系、功能、組織過程等都發生了截然有別於產生之初的變化,這種變化,與後來的社會機制和政府取向有著密切關聯。改革開放以來,與廟會相關的起源傳說發生了細微的變化。在現代國家話語控制下的鄉村社會,原本以解釋敬拜實踐為核心的鄉村廟會起源傳說被儀式實踐強化、再造,二者再在主流話語對鄉村廟會的“民間文化—迷信”兩可表述的裂縫間,共同型塑著地方社會,進行著地方社會的結構過程。在商丘火神祭祀文化中,燧人氏人工取火、閼伯觀星授時行火歷、“玄鳥生商”等民間傳說起到了解釋信仰體系的作用,並使得信仰觀念通過口耳相傳而不斷傳承,且強化著對神靈的信仰。但在傳統農業社會已經發生巨大變遷的情況下,在推進城鎮化的過程中,對於傳說故事的講述,相當一部分都帶有特意為之的性質,具有所謂的“表演性”,以服務於文化產業的經濟發展。20世紀80年代以後,商丘的火神祭祀文化除了傳統的功能外,又具有了調動區域民眾廣泛參與、表達社會需求、為社區公共事物服務、觀光旅遊、招商引資、擴大地方名聲等新的功能。實現了廟會文化功能從傳統到當代的轉變,種種現象表明了“民俗作為一種過程”在國家發展當中的本質。
通過對古代社會火神閼伯祭祀變遷歷史的鉤稽、梳理,作者發現,火神閼伯祭祀的興亡消長取決於官方立場,其長期的正祀地位仰賴官方的支持和借重。尤其是趙宋統治者基於“神道設教”目的,一再提升其祭祀規格,使火神閼伯一度榮升“國運神”;這一祭祀反過來形塑了這一時期的政治文化和社會生活。隨著元代以來五德終始說的衰微和政治中心的東移,失去國家力量支持的火神閼伯淪為地方性神靈,一再民間化、世俗化。清代是這一祭祀世俗化、民間化的高峰,也是其發展的頂峰。這一民間化、世俗化的過程,是其發展壯大的動力,也反映著商丘社會逐漸出現了一些類似於“早期現代性”的特點。火神閼伯祭祀的變遷正是中國傳統社會變遷的縮影。

出版信息

書名
出版時間
出版社
ISBN
《遠古餘韻:商丘火神祭祀文化研究》
2013年12月
新華出版社
978-7-5166-0779-4

作者簡介

王小塊,1972年1月生,山東曹縣人。2004年畢業於北京師範大學歷史系中國近現代史專業,獲歷史學碩士,副教授,現為商丘師範學院人文學院主講教師、火文化和商文化研究所副所長;主要從事中國民俗文化、商丘地方文化的研究工作。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