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本散文集,共收錄了81篇文章,是作者懷著對生活的熱愛和對文學的追求,利用業餘閒暇,寄情、寄景、寄物、寄人以抒發自己的情懷。本書共分五個專輯,仍貫穿親情、鄉情、戰友情這條主脈絡,文章大多發表在蘇州和外地平面媒體報刊,有可讀可思之處。
基本介紹
- 書名:遠去的情愫
- 作者:項建華
- ISBN:978-7-5126-3804-4
- 類別:散文集
- 出版社:團結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5年10月
- 裝幀:平裝
- 開本:145*210 1/32
- cip數據核字:(2015)第200240號
- 版次:2015年10月第1版
序言,前言,目錄,跋,作者,
序言
“怪球手”的真情文
朱永新
認識項建華,是因為我當時是分管教育的副市長。2000年,他從軍隊轉業到地方,到蘇州教育局工作。在研究分工時知道,他曾經在被稱為“戰爭之神”的炮兵服役二十多年,是功勳卓著的“天下第一軍”優秀指揮官,師級單位參謀長,上校軍銜。考慮到軍人的嚴謹與專業,讓他分管紀檢部門和安全教育。見面以後,覺得他雖然舉手投足很有軍人風範,但總體上還是更像一個書生,低調儒雅。一了解,果然是一位軍旅文人,出版過《五味情》《溫暖的燈火》等散文集,還是市作家協會會員。
和他深度“交流”,是在桌球的桌上。他的桌球打得好,多次在蘇州教育系統中奪得優異成績,並連年代表蘇州市教育局征戰江蘇省教育系統的“局長杯”桌球賽,為蘇州教育乒壇榮譽立下過汗馬功勞。在桌球比賽中,他以“怪球手”聞名,直板一面反膠一面長膠,打球中頻頻變換兩面膠皮,讓對手吃盡苦頭。他的一招一式看上去好像平平無奇,但一上戰場卻威力很大。我怎么也難以想像,竟然老是敵不過他,幾次成為他的手下敗將。
“怪球手”的球刁鑽古怪,散文卻寫得非常敦厚平實,可謂柔情似水。這倒也算是相映成趣。或許因為他是安徽人,又長期在蘇州工作吧,所以他的文字里有著徽派的沉穩和吳門的溫柔。這本散文集《遠去的情愫》,共分五輯,分別為“往事如煙”“軍旅回放”“教育情懷”“小鎮故事”和“人在旅途”,用溫情的目光和平實的筆觸,寫過往的人事,銘心的細節,是他的生活史,也是他的心靈史。
母親,是他文字里最感人的主題。他寫《母親最後的日子》一文,情深意長,讓人讀來唏噓不已,情動於衷——
國慶長假回故鄉,兄弟三人商量給母親選塊墓地,看到風燭殘年的母親,我有一種預感,可能撐不到今年的冬季。辦完事的當天,我再次來到母親住的小屋,我說:“媽,兒子要回單位上班,過些日子再來看你。……”母親一把抓住我的雙手,死死地不肯放開……我貼著母親的面頰深深地吻著她的額頭:“等我回來。你要好好聽話。”母親連連點頭……這成了永遠定格在記憶中的一幕。
這平實的開頭之後,就是一幕幕如實的記錄。一個平凡的母親,當地百姓竟然有三千多人自發弔唁送行,這能讓人想起老人家一生在鄉鄰中的口碑。這樣的母親遠行,讀者隨著身為兒子的作者一起送別,也不禁想起帶我們到這個世界來的母親,想念自己親娘的點點滴滴。
其實不僅是這本書,建華之前的兩本書也分別有《母親的肩膀》《母親的豆瓣醬》等多篇以母親為題的文章,還有許多標題上沒有、文中頻繁出現的母親。建華早年喪父,他和弟妹們靠堅強而慈祥的母親又當爹又當媽地拉扯大,所以,母恩對他來說,既是母愛的流水綿綿,也如父愛的高山巍巍。他寫過眾多軍旅主題的文章,文風簡練利落,而寫起母親來,似乎馬上由老虎變綿羊,反差非常強烈。一面是鐵血漢子的剛硬,一面是熱血兒子的柔軟,這也是讀他文章容易引起讀者情感審美的出彩處。
建華把這鐵血和熱血的一剛一柔投入到後來的教育工作中,就有了本書中“教育情懷”一輯的動人。從文章中能夠看出,他走訪了很多學校,名校他進去過,非名校他進出更是頻繁。一些非常偏僻的學校,如太湖三山島的國小,一些非常普通的老師,如退休多年的小巷中的老教師,都是他的寫作對象,都是他感情投入的好朋友。比如他用一篇題為《校長媽媽》表現優秀校長教育生活的文章,描述了顧校長愛生如子,如何用純淨、純真、純粹的愛細心呵護學校,給學子以前進的勇氣和信心,讓學生恪守“先憂後樂,既文且正”的價值取向。這位景范中學的女校長就是蘇州教壇的名校長顧蘇雲,據說她是去年評選出的蘇州兩名特級校長之一。我以前只知道她治校有方、管理有道,這次才從文中看到她愛生如子、柔情似水的另一面。這樣的文章也會給教育工作者一些啟發。
文學書也是教科書。感謝建華為我們奉獻出這樣一部正能量豐富的著作。對於他來說,隨著歲月的流逝,這些過往的情愫會被新的記憶一層層覆蓋,似乎正在遠去;但對於讀者來說,從文章中見到的這一類有愛的人和事,這一類有溫度添教益的人文情懷,卻會在閱讀中成為自身的一部分,因為,這是精神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食糧。
是為序。
2015年3月15日晨,於北京滴石齋
(作者為全國政協副秘書長、民進中央駐會副主席、中國教育學會副會長、蘇州大學博士生導師)
前言
這本散文集共收錄80篇文章,是個人利用業餘公暇,寄情、寄景、寄物、寄人抒發自己情懷的產物,文章大多發表在蘇州和外地報刊,今匯攏成集,也算階段小結。
本書共分五個專輯,貫穿親情、鄉情、戰友情這條主脈絡。世界上最難隔斷的,是親情,最難公平的,也是親情。親情如水,有了堤岸的呵護,才會在既定的河道上緩緩流淌;親情如苗,有了草木的蔭庇,才能吐露應有的蒼翠和蔥蘢。親情需要付出,親情也需要回報。“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是親情。“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也是親情。
寫好散文是一個艱難創造的過程,散文的靈魂和味道,我認為,最主要的是來自獨到的人生體悟和感覺。筆下的語言要靈動,筆下的方式要多種,絕不能在一條路走到底,否則就會進入了死胡同。有幾位朋友看到我的前兩本散文集,看多了就覺得缺少點勁道,這是對我一個很好的提醒和幫助。沈從文的《湘西散記》我看過無數遍,方明白,不能想到一件事就把它寫下來,需要增加閱讀的量和閱讀的質,以拓寬自己的視野,多思考,從中悟道,用心寫作。讀多了大作家的文字,就學會了自己如何去驅使文字。我記得多年前汪曾祺就念念不忘推薦西班牙作家阿左林的作品,我看了他的《西班牙小景》,細細讀下去,真的是越讀越妙,越讀越感嘆,越讀越神奇。人類生活的地域和所用的語言不同,有許多精神的東西卻是一致的,一個西班牙人,他不懂得中國話,可他曉得白描的手法,曉得中國畫的留白。讓我深深地懂得,寫作只寫自己知道的,絕不故意去捏造生活。
第一輯《尖角粽》一文,是我旅行到皖西天柱山腳下一個小村莊時寫的。端午節日的芳香深深地烙在我心靈深處,孩童時圍著母親裹粽子的溫馨的畫面不時浮現在眼前,那誘人的味道,是故鄉特有的味道,時刻伴隨著我,溫暖著我,歷久猶存,揮之不去。無論遊子走得多遠,離開多久,等到夜闌人靜時,那種景象或情感就會滋生出來,久遠了也不會暗淡。
“軍旅回放”專輯自然寫軍旅生活。雖然我離開部隊已十六年了,生命中有過的當兵的歷史,依然在我的心中鮮活。在艱苦惡劣的環境下,軍旅生活使我懂得生活的信條,自己的困難自己克服,自立立人。困難、壓力、痛苦不過是對人格的一種磨礪。磨難和挫折讓我面對人生變得更加堅強和樂觀——“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
流水般的年華會把人變得蒼顏白髮,但無法抹去蘊藏內心的深情。歲月總會朦朧,世事常有變化,唯有真情的老酒依然瀰漫著陳香。人的記憶之海,永遠在變大,心裡裝著回憶和故事不斷豐盈,心房的厚度永遠在增加,心窩裡那個曾經最脆弱的地方,其實也會越來越堅硬。我在很多文章中回憶父母的養育之恩,父母是我們身後一堵牆。他們在世的時候,我們沒能在他們的身邊孝敬,總覺得盡孝是很漫長的事,而一旦父母親離我們而去,這堵牆就倒啦,驚醒死亡已向我們逼近。當悲劇發生在別人身上時,你總會感到太殘酷和無情。當它落到你頭上時,無論如何,你也得走下去。生活啊,不過如此,流著眼淚也要吃肉。
本文集撰寫修改中得到了許多朋友的鼎力相助,在此表示衷心感謝!
2014年12月3日,作者寫於蘇州
目錄
序言\ 001
前言\ 005
第一輯 往事如煙
1.尖角粽\ 003
2.挑水工\ 005
3.看劃龍船\ 008
4.魚鉤匠人\ 010
5.針灸大師\ 013
6.記住你的愛\ 015
7.家鄉小吃\ 017
8.夜釣\ 020
9.母親最後的日子\ 023
10.那時上國中\ 028
11.站立的土坯牆\ 031
12.掛水日記\ 034
13.母親與我同行\ 042
14.影子的魅力\ 045
15.別樣的岳母\ 047
16.石膏像\ 050
17.故鄉的土菜\ 052
18.挑馬齒莧\ 055
19.夢見姑媽\ 058
20.篾匠與他侄子\ 061
21.班主任孫老師\ 064
22.鹽水瓶\ 067
23.楊呆瓜\ 070
24.厄運\ 072
第二輯 軍旅回放
1.嫁個當兵的\ 081
2.兵心\ 083
3.那年中秋夜\ 086
4.指導員\ 088
5.班長的婚姻風波\ 090
6.同年入伍的小馬\ 093
7.轉崗\ 096
8.潔勤嫂\ 099
9.最後一班崗\ 101
10.小巷深處的老何\ 104
11.洗照片\ 107
12.補鞋\ 110
13.不蒸饅頭,爭口氣\ 113
14.敬業執著 築夢綠洲\ 116
15.禮讓三先\ 122
16.筆揮“龍騰”\ 124
17.岳父玩起失蹤\ 127
18.給我們一點尊重\ 130
19.沈阿婆\ 133
20.婚慶變奏曲\ 136
21.“鋼絲”面\ 139
22.無須自卑\ 142
第三輯 教育情懷
1.葫蘆娃\ 147
2.掌聲送給你\ 150
3.小軍人在練小\ 153
4.都有一顆年輕的心\ 156
5.桌球夢想\ 159
6.肖家巷醬園弄\ 162
7.患者的福音\ 164
8.輪換髮球法\ 166
9.擁有青春的面孔\ 168
10.校長媽媽\ 171
11.電梯停啦\ 173
12.“怡園”生活\ 175
13.秋色\ 178
14.平中不平凡\ 181
15.筆墨到位見工夫\ 186
第四輯 小鎮故事
1.少夫老妻\ 191
2.嬸嬸\ 201
3.大院子\ 205
第五輯 人在旅途
1.大山深處的千戶苗寨\ 233
2.雄奇的梵淨山\ 237
3.黔中一絕——天河潭\ 240
4.田園小鎮沙溪\ 243
5.名齊五嶽敬亭山\ 246
6.克里米亞半島掠影\ 250
7.平靜的渡口\ 256
8.皖西大裂谷\ 259
9.皖西天堂寨\ 262
10.白馬大峽谷\ 266
11.五分鐘烹鯉\ 269
12.太湖蓬萊三山島\ 271
13.岩寺鎮“鐵軍”紀念館\ 275
14.宰相故里雄村\ 281
15.花山謎窟\ 285
16.鐵軍英名長存\ 290
跋\ 299
跋
升格的軍禮
劉放
右手的大臂帶動小臂,側身,擰腰,腰身與大小臂協同用力,呈水平狀向左前方掄出去,甩出去。這個動作用在項建華身上,幾乎所有認識項建華的人都會說,這是他在打桌球時正手攻球嘛。這是他打球最常見的得分手段。或者就叫殺手鐧吧。
但這回,說的是他打人耳光。是南轅北轍的相似“肢體語言”。
也許不會有人相信,以好脾氣著稱的項建華,會用他酷似打桌球攻球手段去攻擊人嗎?
我自己也是猶豫再三,這個事情能否入文?入文後會不會給人帶來負面效果?是不是要冒很大的風險?
這時,恰巧我在去年寫的一篇千字小品文《三記耳光》獲得了全國地市報獎。文中的三記耳光,第一記是來自《儒林外史》的胡屠夫,他這記耳光神奇地治癒了女婿范進苦盡甘來又樂極生悲導致的癲癇病,有著巨大的諷刺意味和雋永的文學含量。第二記耳光,是作家梁曉聲在他的長篇《從復旦到北影》中寫到的,他給了少年得志難免猖狂的小童星“潘冬子”一記耳光。二十多年後一個飯局上與梁談及此事,他承認自己當時年輕氣盛,與一個孩子較真,不應該。我說,或許,就讓“坑爹”的故事滯後了二十多年才發生也未可知吧?他望著我笑,又意味深長地緩緩頷首。第三記耳光,寫的是飯桌上與作家肖復興聊及學者莫礪鋒,肖擊節讚嘆莫的拍案。“文革”期間,莫礪鋒事先含糊答應批鬥父親的萬人大會上,當眾表態與父親劃清階級界限,結果他上到台上後,他將父親胸前的牌子摘下,萬人矚目中掛到了在自己的胸前,站在父親的身邊陪斗。肖復興由是拍案大呼:“有種!這樣的壯舉可以寫入中國文學史!”我卻想,他的拍案同時還是一記打在扭曲的時代扭曲了人性的面孔上的耳光吧。
也許,我真該寫寫第四記耳光?
這也讓我信心與膽氣同漲,就寫寫項建華的耳光吧,這是見性見情的細節。不入虎穴焉得虎子!風險與價值同行!寫好了,也是同樣可以入文學史甚至軍事史。
關於這個事件的由來,得稍微詳記幾筆。那是三年前的一次春天聚會,在木瀆古鎮的一個茶館。我見到一個四十幾歲、一派成功人士派頭的先生,在茶館門前迎接我們,見到項建華,他右手五指併攏,齊眉,行了一個標準的軍人禮,道一聲:“首長好!”項建華微笑著先還軍禮,再握手。我知道,做東者曾經是“最可愛的人”,他們是當年的戰友。戰友如兄弟,戰場上同一戰壕就意味著同生共死,感情極深。和平時代,戰友之情也一樣絲毫不遜同胞手足。茶間,大家把盞話當年。這個見面行軍禮者是項建華的老鄉,在部隊中也是他的部下,不消說,成長中肯定得到過老鄉加兄長的栽培。據了解,他是從營長的位置轉業的。到地方後,經濟大潮中經營得不錯,企業不斷壯大。聊得高興了,我問他,對他的“項首長”最深的印象是什麼,他摸著臉笑,說:“是他的耳光。可以這么說吧,是他的一巴掌打出了一個營長。”
旁邊有人起鬨:還有呢,這一巴掌還打出了一個成功的老闆!
原來,當年在部隊時,一次軍訓中,時任團參謀長的項建華深入到一個班中蹲點,由於班長處理事情的毛糙差點釀成大錯。本是從班長位置幹起來的項建華迅速處理好事情後,單獨將班長叫到一邊,在兩個男人面對面的pk中,項建華以比他正手攻球動作稍小和更快的頻率,啪地給了這個小同鄉班長一記耳光。打了之後還說,如果覺得打得不對,冤枉了,可以打還。年輕的班長所做出的反應,是在前一記耳光上,又覆蓋了一記自己的耳光。
等於是在他的臉上,兩個軍人將男人之手,握在了一起!
我聽了最直接的反應是,如果第一記耳光,是在眾目睽睽之中扇出去的呢?效果又會怎樣?同是一滴善意之水,滴在草木上和滴在油鍋里,反應是截然不同的吧。既照顧了對方的自尊你,又表達了自己你的憤怒,同時,要讓對方長點記性。慈不掌兵,帶兵嚴厲的項首長,還真是勇中有謀,嚴慈兼顧,張弛有度滴!
如果給人家留下的是記恨,出了軍營多年,人家還會將軍禮送給你?!
愛兵如子是耳熟能詳的話,但愛不是一味的寬容,一味的和風細雨。男人自有男人的語言,何況是鐵血軍營!
再看若干年後的挨耳光者,是他自己在津津樂道地講述這件事,是他自己將男人的軍禮,回謝當年揍他的耳光。
還有一個細節值得把玩,那就是講述者在講述的過程中,反覆用左手摸著當年挨耳光的左臉,仿佛是細辨當年的掌印,當年的指紋。記得一部什麼電影中有一個類似細節,一個憨厚的小伙挨了一個潑辣姑娘未及提防的一吻,他就這么羞澀而又甜美地摸著自己的臉。繼而想到,如果這個姑娘是塗過口紅的,那么,就會在小伙的臉頰印上吻印,估計這個小伙三天都不捨得洗掉吧。
一記耳光,一記讓人記取了多年的耳光。
這記耳光,能給人傳遞很多很多的信息。我記得,那天的茶就喝得非常有滋味。
項建華先生的前兩部散文集,我都狗 尾續貂給他寫過跋文,今天再來一尾。寫的是聽聞到的一個案例,一個細節,覺得意味深長。能不能入文學史軍事史不是很重要,感覺這個當年軍人的耳光,多少是能給當代軍人形象的藝術長廊,增添一筆的吧。
末了,還想回味一下那個動作:右手的大臂帶動小臂,側身,擰腰,腰身與大小臂協同用力,呈水平狀從左前方掄出去,甩出去……歲月,讓這個水平運動往上走了,一直走到眉額之際,就是鏗鏘的軍禮。
作者
項建華 筆名石松,1955年10月出生,本科學歷,安徽歙縣人。1972年下鄉插隊,1975年4月入黨,同年12月自安徽宣城縣應徵入伍,歷任班長、排長、副連長、正連職參謀、科長、團副參謀長、參謀長、師副參謀長等職,上校軍銜。2000年轉業從事教育工作。曾出版散文集《五味情》《溫暖的燈火》(均由江蘇教育出版社出版)。蘇州市作家協會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