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默之戰

達默之戰

達默之戰,英法戰爭期間的一次戰鬥。1213年4月,一支龐大的法國艦隊去支援菲利普·奧古斯都入侵佛蘭德爾,英國聞訊,命索爾茲伯里伯爵率領500艘艦船組成的艦隊進行攔截,雙方在達默相遇,發生戰鬥。這場海戰規模龐大,英軍大勝,繳獲各類戰船300艘,燒毀100艘,迫使菲利普·奧古斯都延緩占領佛蘭德爾的計畫。

基本介紹

  • 名稱:達默之戰
  • 發生時間:1213年4月
  • 地點:達默
  • 參戰方:英法
  • 結果:英軍大勝
英法矛盾,轉向弗蘭德斯,海權與陸權抗衡,

英法矛盾

中世紀英法兩國的深層次矛盾,主要源自封建時代的複雜權力配置。雖然理想化的社會層級劃分,要求所有人對王權保持尊重,卻也限制著君王隨意侵奪普通貴族的領地自治。因此,某些位高權重的公爵,完全有能力比都城內的國王還資源豐富。但在沒有特殊緣由的情況下,這類梟雄也不能順利地完成僭越替代,更為對方的不斷反撲提供著無限機會。
此外,以上背景在涉及英國時又變得更為複雜。由於征服者威廉首先是法王的諾曼第公爵,所以在入主倫敦後也不能同宗主平起平坐。稍後,其家族的王朝又落入法蘭西安茹公爵之手,讓同樣的情況就因這層疊加而更為複雜。尤其當英王通過數代人的聯姻累積,將相當於半個法蘭西的大小領地都收歸囊中,蝸居巴黎的法王就完全有動機去對其進行削弱。
達默之戰
法王菲利普二世 就志在削弱威脅自己的貴族勢力
這種矛盾首先在雙方聯手參與的十字軍東征中暴露,但主戰場卻基本全位於當代的法國西部。巴黎王室會經常以各種道貌岸然的理由,想辦法將各塊領地的所有權從英國那邊剝離。聯姻、出資收購或外戚繼承遺產,都屬於比較和平的演變方式。而不定期爆發的邊境衝突和局部戰爭,則是矛盾定期被激化的必然產物。法王菲利普二世(腓力二世)打仗的最佳藉口,往往就是要將占據的土地重新賜予有功之臣。英王約翰一世能始終與之苦苦抗衡,靠的也是那些在海峽兩岸都擁有領地的軍事貴族。
不過,法蘭西畢竟占有全西歐最多的優質耕地,有足夠的農業資源供養封建騎士。這讓賦稅資源分散的英國非常吃虧,往往不能在真正意義上集中全力應付。為此,英王約翰一世首先提出“花錢替代軍事服務”的贖買政策。即要求大部分英格蘭的鄉紳們支付稅金,以便讓自己有能力去招募僱傭軍參加歐陸作戰。只是苦於麾下男爵們的定期抵制,不免在各條戰線上都顧此失彼。不僅沒能守住安茹等祖產,反而將至關重要的諾曼第都丟給了法王菲利普二世。最後只能靠地方派支持與初創的皇家海軍增援,才勉強保住法國西南的阿基坦地區。但後者的花費也十分高昂,每年都要用去1/4的王室收入,迫使他必須想辦法儘快結束這場紛爭。
達默之戰
巔峰時期的英格蘭王室 曾將半個法蘭西都置於麾下

轉向弗蘭德斯

達默之戰
中世紀手抄本上 正在狩獵的英王約翰
公元1212年,處於困頓狀態的約翰,開始與神聖羅馬帝國的皇帝奧托四世結盟,準備從兩個方向上夾擊法國。但財大氣粗的菲利普二世卻早有防備,很快就用賄賂煽動起反對皇權的德意志諸侯叛亂。隨即將數萬大軍集中到大西洋沿岸,準備對英格蘭發起決定性遠征。
然而,統治當代低地地區的佛蘭德斯伯爵,卻在這個緊要關頭拒絕協助。甚至揚言與英王簽訂了互不侵犯協定,逼著法王將停留在諾曼第的軍隊都開往北方。得知訊息的約翰也立即出兵增援低地國家,並由老臣索爾茲伯里伯爵威廉掛帥。
達默之戰
中世紀的弗蘭德斯 是最早復甦城市經濟的區域
1213年春季,法王將用於入侵英國的軍隊派往弗蘭德斯,並將當時的主要城市根特布魯日都包圍起來。由於那裡是西歐最早復興城市經濟的地區,主要人口和產業鏈都集中在大型城鎮,所以很難拿出足量的封建武士部隊。其軍隊的主要來源,基本上都是新興的城市資產階級。儘管不缺乏保衛家鄉和守護個人財產的決心,卻無法靠抱團取暖的方式彌補戰力差距。
他們之所以會如此親近英王約翰,就是需要英格蘭出產的羊毛作為手工業原材料。反之,任何手頭拮据的英國君主,都不會希望這些市場型城市為敵對派系所控制。唯有在只重視封建土地經濟的法王看來,他們不過是些純粹能下金蛋的母雞,除了納貢外是幾乎一無是處。
達默之戰
弗蘭德斯城市手工業 非常依賴英格蘭的羊毛原材料
當年5月,號稱擁有1700艘大小船隻的法國艦隊,成功占領根特市的外港達默。在遭河流沖刷來的泥沙淤積前,這裡是弗蘭德斯人的重要貿易口岸,也是船只能直航英國的主要起始點。雖然後世學者通常認為,法軍各類船隻相加的總數不會超過400。但在那個沒有大規模常備海軍的年代,這樣的規模足以震懾大部分對手。何況其指揮官薩瓦里與麾下大部分官兵,都招募自法蘭西沿海的諾曼第或加斯科涅,且大都有加入皇家海軍的經歷。所以就實戰經驗來看,並不是被趕鴨子上陣的臨時工。
不過,法王的艦隊始終需要為本國封建陸軍服務。所以在騎士老爺忙於圍攻大城市之際,這些出生較為貧賤的水兵就開始劫掠四方,企圖在西歐最富庶的地區大撈一筆。因此,當索爾茲伯里伯爵的英國援軍抵達當地,發現大部分停泊有戰艦的淺灘都無人防禦。
達默之戰
13世紀的法蘭西騎士戎裝風格
在古代編年史作家的筆下,這支皇家海軍艦隊也有近500艘船規模。只不過在後世的考證學家看來,由威廉帶往大陸的部隊數量可能只是對方總數的一半。除來自不列顛本土的海員和騎士外,也不乏為軍餉而加入英軍的歐陸弩手,以及一些從愛爾蘭等傳統邊區徵召的部落成員。
此外,這場發生在達默港的海戰,也是全裝帆船興起的標誌性事件。雖然英法兩國都有建造和維護地中海式槳帆船,卻總是嫌棄這種外來軍艦不適應大西洋沿岸環境。不僅造價非常高昂,還往往要僱傭熱那亞義大利城邦的冒險家來代為操作。所以,海軍主力就被剛剛普及的柯克帆船(柯克船)占據。作為傳統北歐長船的衍生版本,這種船隻將主要的驅動方式改為大型化風帆。同時也保留著一定比例的划槳推進能力,以便在全然無風的環境下應急。船艏和尾部的高聳塔樓,成為海員觀測和士兵作戰的重要平台。平均100-200噸的體量,也有助於運載大量士兵、馬匹和後勤物資。但因為是平底結構,所以能像維京小艇那樣被海員拖上沙灘。
達默之戰
開往弗蘭德斯的皇家海軍 柯克帆船

海權與陸權抗衡

達默之戰
位於今日比利時根特市附近的 達默港
5月30日,英國艦船開始進入達默港附近的茲溫河口。在那裡,他們能清楚看到法軍的龐大規模,並驚訝於對手的全然懈怠和放鬆警惕。為了防止誤擊弗蘭德斯盟友,還派人坐小艇去近處觀察,才敢確信自己並沒有認錯對象。於是,部分來自弗蘭德斯的僱傭軍先行上岸,準備繞道增援同樣被法國陸軍圍困的布魯日。餘下的英國人則開始對整支法國海軍大開殺戒。
由於根本沒有防備,整支法國艦隊都被突如其來的重擊所打懵。許多船隻都被提前拖上岸存放,卻沒有構築起相應的防禦陣地。大部分人都在完成劫掠後就住進了陸上軍營,只留下少數跟班把守船隻,負責看守給養和寶貴的戰利品。
達默之戰
皇家海軍的突襲 讓法國人措手不及
結果,這些財物反過來成為激勵英軍勇猛作戰的最佳獎品。他們迅速封鎖河口,並逐個對完全不能動彈的船發起跳幫突襲。在解決了聊勝於無的弩手後,便將對方的庫存全都搬運到己方船上。但法軍艦隊的規模過於龐大,根本沒可能用半天時間就搜羅乾淨。最後便只得在傍晚鳴金收兵,準備在天亮後也解決剩下的法軍殘部。
5月31日,英軍繼續對倖存的100艘法軍戰船展開爭奪,甚至出兵進攻岸上的法軍大營。但後者的主力其實相對完好,並沒有因船隻的損失而遭到重創。於是,英國人兵力匱乏的問題就迅速暴露出來。由於國內的封建騎士數量太少,他們必須依賴各種出身低微的僱傭兵來撐起規模。但這些人的實質屬性,就與普通鄉村或城鎮的民兵沒太大差別。當戰場轉換到陸地並需要他們主動發起進攻,諸如紀律差、訓練水平低和裝備低劣的問題就被瞬間放大。因此,退守達默城外圍的法軍便成功守住營地,迫使英國對手們在當天夜裡再度返回船上休息。
達默之戰
英軍對達默港的登入作戰也以失敗告終
此時,正率軍圍攻根特的菲利普二世聽聞海邊戰報,決定立刻對達默港的偏師進行增援。由他率領的數千騎士和重裝扈從分隊,迅速向南方移動,並正巧撞見了企圖繞道趕往布魯日的弗蘭德斯僱傭部隊。但後者不僅數量太少,而且也沒能力在缺乏準備的情況下硬抗騎馬大軍,於是被法蘭西王師給輕鬆擊潰。
但法軍的精銳同樣無法奈何海上的英軍,根本不敢對據守外港的艦隊發起反擊。於是在盛怒之下,菲利普直接下令將餘下船隻燒毀,同時將已經投降的達默城也一併摧毀。於是,這場戰役便在法王親自策劃的烈焰中結束。
達默之戰
隨著法國人主動焚毀剩餘船隻 皇家海軍帶著勝利返回
達默之戰因各種意外發生,顯得不像是一場純正的海上交鋒。但由約翰王一手建立的皇家海軍,還是成功將總數有400艘的法國艦隊消滅。何況任何的戰爭和軍事行動,本身就是要為戰略和政治目的服務。英國軍隊的突然增援,也的確讓法王做出決斷,立即從危險的低地地區撤退。當然也失去了威脅英格蘭本土的能力。
遠在倫敦的約翰,也是因這次海戰的勝利才決心重返歐陸戰場。結果卻是在次年成就了法蘭西王權的史詩級勝利——布汶戰役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