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爾文的惡夢》是由奧地利、比利時、法國、加拿大、芬蘭、瑞典等聯合製片的107分鐘紀錄片。該片由于貝爾·蘇佩執導,於2004年9月1日在義大利威尼斯電影節上映。
該片記錄了坦尚尼亞維多利亞湖捕魚人的生存狀態。
基本介紹
- 導演:于貝爾·蘇佩
- 編劇:于貝爾·蘇佩
- 對白語言:英語、俄語、斯瓦希里語
- imdb編碼:tt0424024
- 中文名:達爾文的惡夢
- 外文名:Le Pesadilla de Darwin
- 其它譯名:達爾文的噩夢
- 出品時間:2004年
- 製片地區:奧地利、比利時、法國、加拿大、芬蘭、瑞典
- 類型:紀錄片
- 片長:107分鐘
- 上映時間:2004年9月1日
- 色彩:彩色
電影視頻,劇情簡介,幕後製作,主創團隊,演員表,職員表,製作單位,獲獎記錄,發行信息,作品評價,
劇情簡介
坦尚尼亞維多利亞湖畔的環保災難幾乎令人無法忍受。20世紀60年代,科學家們從尼羅河引來鱸魚放入這個全球最大的赤道湖內。今天,性格兇殘的的魚兒大量繁殖,消滅了當地數十種魚。然而,環保災難還不是本片指向的靶子:湖畔出現的一大批魚品加工廠吸引來了許多背井離鄉的窮苦人。鱸脊一包包急凍後被巨大的蘇聯運輸機運到歐洲。飛機取道坦尚尼亞,往安哥拉和剛果送去武器。
幕後製作
影片以大量細節揭示了社會面臨的環境污染與生物失衡問題。東非國家坦尚尼亞的維多利亞河流域正在變成一片暴力、疾病與絕望的土地。
事情的起因要追溯到1960年代尼羅河魷魚作為一個新物種引入維多利亞河,這種魚類的出現幾乎給河裡的其他魚類帶來了滅頂之災,因為它們不僅搶奪其他魚類的食物,甚至將其他魚類作為捕食對象。在它們的肆虐下,非洲大陸至少有200種魚類絕跡。
這種現象的出現也要歸罪於利慾薰心的企業家和官僚對這條河流的毀滅性掠奪,因為捕撈河流中的尼羅河魷魚已經成為當地一項必不可少的經濟產業,河流兩岸興建了許多與此相關的現代化工廠,每天都有大量精製的冷凍魚從這裡運往歐洲各地,而那些不能出口的魚頭或其他動物畜體就賣給當地居民食用。更為值得關注的是,環境污染與生物失衡不僅發生在非洲,而且發生在世界各地,在非州發生的悲劇只是全世界每天都在發生的同類悲劇的一個縮影。
主創團隊
演員表
角色 | 演員 | 配音 | 備註 |
---|---|---|---|
于貝爾·蘇佩 | 于貝爾·蘇佩 | ---- | 旁白 |
職員表
製作人 | 導演 | 編劇 | 攝影 | 剪輯 |
---|---|---|---|---|
芭芭拉·阿爾伯特 于貝爾·蘇佩 Martin Gschlacht Edouard Mauriat Antonin Svoboda Hubert Toint | 于貝爾·蘇佩 | 于貝爾·蘇佩 | 于貝爾·蘇佩 | Denise Vindevogel |
演職員表參考資料
製作單位
Saga Film (I)(比利時)、Mille et Une Productions(法國)、Coop 99(奧地利)、WDR(德國)、arte |
獲獎記錄
獲獎時間 | 獎項名稱 | 獲獎方 | 獲獎情況 | |
---|---|---|---|---|
2006年3月5日 | 第78屆奧斯卡金像獎 | 最佳紀錄長片 | 《達爾文的惡夢》 | 提名 |
2004年9月11日 | 第61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 | 歐洲電影標籤獎 | 獲獎 | |
2004年12月11日 | 第17屆歐洲電影獎 | 最佳紀錄片獎 | 獲獎 | |
2006年2月25日 | 第31屆法國電影凱撒獎 | 最佳處女作 | 于貝爾·蘇佩 | 獲獎 |
發行信息
上映國家 | 上映時間、細節 | 上映國家 | 上映時間、細節 |
---|---|---|---|
義大利 | 2004年9月1日(威尼斯電影節) | 加拿大 | 2004年9月11日(多倫多電影節) |
英國 | 2004年11月2日(倫敦電影節) | 丹麥 | 2004年11月8日(CPHDOX電影節) |
法國 | 2004年12月1日(貝爾福·恩特魯維斯電影節) | 奧地利 | 2005年1月21日 |
法國 | 2005年1月27日(憤怒電影節) | 法國 | 2005年2月26日(巴黎Objectif Doc電影節) |
法國 | 2005年3月2日 | 德國 | 2005年3月17日 |
瑞士 | 2005年3月23日(法語區) | 比利時 | 2005年3月23日 |
英國 | 2005年5月6日 | 美國 | 2005年6月1日(舊金山綠幕環保電影節) |
匈牙利 | 2005年6月6日(阿爾巴雷賈國際電影節) | 波蘭 | 2005年7月22日(ERA新視野電影節) |
希臘 | 2005年9月22日(限定) | 希臘 | 2005年9月25日 |
冰島 | 2005年9月29日(雷克雅未克國際電影節) | 美國 | 2005年10月27日(密爾沃基國際電影節) |
瑞士 | 2005年11月3日(德語區) | 瑞典 | 2005年11月18日 |
丹麥 | 2005年11月18日 | 匈牙利 | 2006年1月26日 |
美國 | 2006年2月10日(紐約) | 墨西哥 | 2006年2月15日(紀錄片巡展) |
捷克 | 2006年3月9日 | 義大利 | 2006年3月10日 |
墨西哥 | 2006年4月7日 | 羅馬尼亞 | 2006年6月3日(特蘭西瓦尼亞國際電影節) |
新加坡 | 2006年6月8日 | 阿根廷 | 2006年9月1日(布宜諾斯艾利斯) |
芬蘭 | 2006年9月19日(電視播映) | 日本 | 2006年12月23日 |
影片上映參考資料 |
作品評價
《達爾文的惡夢》是一部令人不忍目睹又肅然起敬的社會紀錄片。弱肉強食的野蠻劇,在維多利亞湖和人間社會一同上演。對自然資源的壟斷及掠奪性開發,不顧一切追求利益最大化的狂熱資本,將姆萬紮乃至非洲的許多地區逼向絕望的邊緣。于貝爾·蘇佩以個人的視角展示並思考著一幕幕慘劇,並非常細膩地將社會各個層面組織起來,挖掘出它們的內在聯繫。(《生活報》評)
《達爾文的惡夢》的成功在於獨特的視角、獨待的發現、獨特的開掘和獨特的表現方法。于貝爾·蘇佩的獨特思考是不去圖解魚類或生物進化論的科教命題。而是定位在關乎全球化人類生存和生命尊嚴的重心與重點,用真實的事實去深刻反映“社會達爾文”的殘忍而悲慘的現實,揭示“全球化”被忽視和被遺忘的觸目驚心的另一面。(《中國電視》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