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烏爾蝟

達烏爾蝟

達烏爾蝟(學名:Mesechinus dauuricuss),為蝟科、林蝟屬的動物。達烏爾蝟體型較小,耳長,尾較短,背部淺褐色,棘刺呈黑褐色,胸部、腹部的毛色為灰白色或橘黃色。

達烏爾蝟是典型的半荒漠動物,適應能力強,晝伏夜出、膽小怕光、多疑孤僻,視覺和聽覺都較弱,但嗅覺非常靈敏,有冬眠習性,繁殖期在5-6月,每年繁殖1次,每胎5-7仔,主要棲息於乾旱地區或草原地帶的低洼地及半荒漠地區的灌叢中,分布於中國、蒙古、俄羅斯聯邦。

達烏爾蝟已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2008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

(概述圖來源:)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達烏爾蝟
  • 拉丁學名:Mesechinus dauuricus
  • 別稱:短棘蝟、蒙古刺蝟
  • :動物界
  • 脊索動物門
  • 亞門脊椎動物亞門
  • 哺乳綱
  • 蝟形目
  • 蝟科
  • :林蝟屬
  • :達烏爾蝟
  • 亞種:2個
  • 分布區域:中國、蒙古、俄羅斯聯邦
  • 命名人及年代:Sundevall,1842
  • 英文名:Daurian Hedgehog
  • 同義學名:Hemiechinus dauricus
形態特徵,棲息環境,生活習性,分布範圍,繁殖方式,亞種分化,種群現狀,保護級別,

形態特徵

達烏爾蝟體型小於刺蝟,耳長,前折可達眼部,顯著超過周圍棘刺的長度。尾較短,稍超過後足長的一半。四肢粗短而強健。趾行性,前後足均具5趾,趾端具有銳利的爪,後爪長於前爪。乳頭5對。
達烏爾蝟身體背部淺褐色,棘刺呈黑褐色,棘刺近基部以及刺端有2個白色的節環,有些個體棘刺端部的白色節環可達棘的尖端,而使整個背面呈灰白色。背部沒有完全白色的棘刺。頭頂部的棘刺不向左右分披,較背部色淡,呈淡黃灰色,眼周圍以及鼻端具少量暗灰色毛,耳覆灰白色絨毛。咽喉部、胸部、腹部的毛色為灰白色或橘黃色。
達烏爾蝟頭骨較粗大,吻細尖。額骨向上突起,在額骨之間有一不明顯的溝壑。矢狀嵴較明顯,人字嵴較高。頜關節窩後突與顳突等高,且不向內彎曲。下頜與鱗骨呈直角。
達烏爾蝟上頜第一門齒比其他門齒長;第二門齒細小,高度不及第一門齒的一半,二者之間有齒隙;第三門齒較第二門齒高而寬。犬齒尖而銳利,與第三門齒等大,與第三門齒間有齒隙。第一上前臼齒小於犬齒,第二上前臼齒小於第一上前臼齒,第三上前臼齒強大,咀嚼面具有一高而尖的前尖。第一上臼齒大,此後的上臼齒逐漸變小。下頜第一門齒較長,第二門齒較小,犬齒不發達,第一下前臼齒小,第二下前臼齒較大,具雙尖,其餘臼齒逐漸變小。齒式=36。

棲息環境

達烏爾蝟主要棲息於乾旱地區或草原地帶的低洼地及半荒漠地區的灌叢中。

生活習性

達烏爾蝟是典型的半荒漠動物,適應能力強,晝伏夜出、膽小怕光、多疑孤僻,白天躲藏於窩內,夜間出來活動覓食。達烏爾蝟在離開洞穴外出覓食的過程中,走出一段路後,總要原路返回,往返多次,確認安全後,才會繼續向前推進,直至目的地,並且每次外出時,總是沿著同一條路線活動,因此其出沒的通道,總是特別光滑而平整。達烏爾蝟的視覺和聽覺都較弱,但嗅覺非常靈敏,平時出外覓食,以及防敵主要依靠其靈敏的嗅覺。達烏爾蝟常利用小型鼠類廢棄的洞穴,結構簡單,洞深一般不超過1m。有冬眠習性。
達烏爾蝟食性主要以動物性食物為主,主要獵食昆蟲、蛙、蜥蜴、小鳥、鳥卵、幼雛以及鼠類等。天敵主要是狐、兔猻鼬科動物及猛禽等。

分布範圍

分布於中國、蒙古、俄羅斯聯邦。
在中國分布於河北、黑龍江、吉林、遼寧、內蒙古、山西、陝西、寧夏、甘肅等地。
達烏爾蝟

繁殖方式

達烏爾蝟繁殖期在5-6月,母蝟發情期間表現不安,來回爬動,陰部有分泌物,妊娠期34-37天,每年繁殖1次,每胎5-7仔。幼蝟50-60天便離開母體獨立生活,4-5月齡就已經性成熟,可以進行交配繁殖後代。

亞種分化

序號中文名學名命名人及年代
1
Mesechinus dauuricus dauuricus
Sundevall, 1842
2
Mesechinus dauuricus manchuricus
Mori, 1926
(資料來源:)

種群現狀

種群分布不零散。沒有該種種群具體的數據信息,不過在蒙古被認為是很常見的,在俄羅斯很少受到保護。1960年,由於齧齒動物大規模攜帶鼠疫,達烏爾蝟種群數量發生了明顯減少。在赤塔地區草原地帶開始繁殖時的種群密度為1-1.5隻/10公頃。該種種群數量發展趨於穩定。

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2008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 3.1——無危(LC)。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