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達海自然村
- 隸屬:支那鄉支東村行政村
- 海拔:1200米
- 年平均氣溫:15℃
農村經濟,基礎設施,自然資源,特色產業,文化教育,發展重點,人口衛生,村務公開,基層組織,
農村經濟
該村2008年農村經濟總收入216.74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73.55萬元,占總收入的34%;畜牧業收入113.17萬元,占總收入的52%(其中,2008年內出欄肉豬340頭、肉牛37頭);林業收入1.34萬元,占總收入的1.03%;第二、三產業收入0.06萬元,占總收入的0.0004%。農民人均純收入2965元,農民收入以甘蔗、草果、水稻等為主。
達海自然村農村經濟-養殖

基礎設施
該村截止2008年底,已實現通水、通電、通路、通電話、通電視,無路燈。全村有120戶通自來水。有120戶通電,擁有電視機農戶88戶(分別占農戶總數的100 %和81.48 %);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80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80戶(分別占總數的74.07%和74.07%)。
達海自然村基礎設施-電力設施

自然資源
據有關資料顯示,全村有耕地總面積1120畝(其中:水田560畝,旱地560畝),人均耕地2.1畝,主要種植甘蔗、草果、水稻等作物;擁有林地6100畝,其中經濟林果地2000畝,人均經濟林果地3.78畝,主要種植等經濟林果;荒山荒地5400畝。有錫、鉛、鋅、錳等資源。
達海自然村自然資源-山林

特色產業
該村的主要產業為甘蔗、草果、水稻,主要銷售往盈江縣。2008年主產業全村銷售總收入74萬元,占農村經濟總收入56.76%。該村正在發展草果、甘蔗、核桃特色產業,計畫大力發展草果、核桃產業。
達海自然村特色產業-草果苗

文化教育
據有關資料顯示,該村小學生就讀到達海國小完小,中學生就讀到支那中學中學。該村距離國小校0.5公里,距離中學9.30公里。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83 人,其中小學生67人,中學生16人。
達海自然村文化教育-達海完小

發展重點
該村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
1、村內環境衛生差,需進行硬化;2、民眾生活住房簡陋;3、缺少產業扶持資金,民眾增收困難。 該村發展思路和重點是:1、大力發展種植草果,計畫種植300畝;2、發展大牲畜養殖;3、種植西南樺200畝;4、種植杉木林200畝。
達海自然村發展重點-修建公廁

人口衛生
據有關資料顯示,該村以漢族為主(是漢、景頗族混居地),其中景頗族65人,傣族3人。
達海自然村人口衛生-藥房

到2008年底,全村參加農村社會養老保險1人,占人口總數的0.19%;參加農村合作醫療561人,參合率97.54%;享受低保77人。
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和鄉衛生院, 距離村委會衛生所8.6公里,距離鄉衛生院8.6公里。該村建有公廁1個,建有9個垃圾集中堆放場地,建有村內生活排水溝渠設施,人畜混居的農戶102戶,占農戶總數的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