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達普村
- 別名:達普
- 行政區類別:村
- 所屬地區:雲南省紅河州綠春縣戈奎鄉埃倮村
農村經濟,基礎設施,人口衛生,文化教育,村務公開,發展重點,地圖信息,
農村經濟
該村2014年農村經濟總收入482.70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105.26萬元,畜牧業收入31.25萬元(其中,年內出欄肉豬105頭,肉牛23頭,肉羊40頭); 林業收入18.16萬元, 第二、三產業收入1.26萬元,工資性收入8.0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3831.00元,農民收入以種植業等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8.00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58人 ,在省內務工40人,到省外務工18人。
村中茶園
![村中茶園 村中茶園](/img/2/b1e/cGcq5CN5UjYmdzNyQTOyQzNlJWOxATO5QWNyI2LtVGdp9yYpB3LltWahJ2Lt92YuUHZpFmYuMmczdWbp9yL6MHc0RHa.jpg)
基礎設施
該村截止2008年底,已實現通路、通電、通水,無路燈。全村有101戶通自來水,有0戶飲用井水,有0戶還存在飲水困難或水質未達標(占農戶總數的0%)。有101戶通電,有0戶通有線電視,擁有電視機農戶20戶(分別占農戶總數的100%、0%和19.80%);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25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23戶(分別占總數的24.75%和22.77%)。該村到鄉鎮道路為土路;進村道路為土路路面;村內主幹道均為未硬化的路面;距離最近的車站(碼頭)5公里,距離最近的集貿市場17公里。全村共擁有汽車0輛,拖拉機5輛,機車0輛。全村建有沼氣池農戶60戶;裝有太陽能農戶0戶;建有小水窖0口;已完成"一池三改"(改廚、改廁、改廄)的農戶10戶。耕地有效灌溉面積為194.14畝,有效灌溉率為26.38%,其中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10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0.02 畝。該村到2008年底,農戶住房以土木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3戶居住磚混結構住房;有35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63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
人口衛生
該村現有農戶101戶,共鄉村人口443人,其中男性237人,女性206人。其中農業人口443人,勞動力339人。該村均為哈尼族。
村莊全貌
![村莊全貌 村莊全貌](/img/e/c05/cGcq5CO4Y2MmV2NhRDOzI2N4AjMxETOmNWO0U2LtVGdp9yYpB3LltWahJ2Lt92YuUHZpFmYuMmczdWbp9yL6MHc0RHa.jpg)
到2008年底,全村參加農村社會養老保險13人,占人口總數的2.93%(人員名單附後);參加農村合作醫療368人(人員名單附後),參合率83.07%;享受低保64人(人員名單附後)。
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和鄉衛生院, 距離村委會衛生所14公里,距離鎮衛生院22公里。該村建有公廁2個,無垃圾集中堆放場地,村內無生活排水溝渠設施,人畜混居的農戶98戶,占農戶總數的97.03%。
文化教育
該村小學生就讀到達普國小完小,中學生就讀到戈奎中學。該村距離國小校0公里,距離中學22公里。目前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62人,其中小學生53人,中學生9人。
村務公開
該村到2008年底,已簽定農業承包契約103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735.84畝,其中土地流轉面積0畝。已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其中,一事一議籌勞1017個(勞均3個)。年末集體總收入0.66萬元,有固定資產0.5萬元,年末集體有收益0.1萬元,農村財務管理實行自行管理,定期開展村務公開,並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主要以貼上公告、黑板報方式公開。
發展重點
該村今後的發展思路:"糧畜穩村、生態護村、科教興村、產業富村、民主活村、依法治村"。 該村今後的發展重點:"抓好基礎設施建設、重視教育、加大科技培訓力度、普及法律知識、構建和諧家庭、創建平安村寨、調整產業結構、培植經濟產業"。該村今後的發展思路和重點是:(如發展八角、茶葉、草果)發展養殖業,發展勞務經濟。到"十一五"期末,力爭使農民人均純收入由2008年的1118元增加到1637元。
該村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基礎設施薄弱、科教落後、觀念陳舊、交通不便、信息不靈、生產生活條件差、經營管理粗放。
地圖信息
地址: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綠春縣
![地圖信息](/img/d/f28/74e62db57e8c2a5580c938b25cb9.jpg)
打開百度地圖查看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