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斡爾扎恩達勒

達斡爾扎恩達勒

扎恩達勒,達斡爾語中意為“民歌”。它是類似於漢族山歌和小調體裁的民間歌曲的總稱。這類歌曲一般是在田間勞作、捕魚打獵、放牧採伐、騎馬趕車,以及婦女在采野菜時即興吟唱的歌曲。扎恩達勒是達斡爾歌曲主要的藝術表現形式。曲調優美高亢,除了一部分具有固定的歌詞外,均可在固定的曲調上根據當時的情景和感受即興填詞歌曲,以反映生活現實,思想感情和願望。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達斡爾扎恩達勒
  • 扎恩達勒:達斡爾語中意為“民歌”
  • 可在固定:曲調上
  • 扎恩達勒:它是類似於漢族山歌
民歌內容,表演形式,代表作品,傳承價值,傳承情況,保護狀況,

民歌內容

達斡爾族的“扎恩達勒”產生年代久遠,據史料記載,古代的達斡爾族人們在看到大自然的景色,在生產勞動中,為了表達喜、怒、樂抒發心聲,調整精神,消除疲勞,都會唱出一種曲調。歷史上,達斡爾族主要是以狩獵為主,兼營畜牧業、農業、漁業等。達斡爾族黑龍江流域依山傍水,以狩獵為主,種植少量的農作物,並季節性地從事林、牧、漁等業,他們在閒下時常在一起唱歌,逐漸發展成為後來的“扎恩達勒”。所以“扎恩達勒”是在特定的環境下產生的一種曲調,反映出每個人的心情,格性等演唱藝術。
圖2 達斡爾扎恩達勒演唱圖2 達斡爾扎恩達勒演唱

表演形式

“扎恩達勒”的內容,多是反映歷史事件、生產、生活、民族英雄事跡和悲歡離合愛情,它在體載上主要包括抒情和敘事兩部分,如:牧歌、獵歌、漁歌、祝酒歌、情歌、婚禮歌、放排歌、搖籃曲等,而在形式上則有獨唱和對唱兩種,其中一問一答的對歌形式居多。“扎恩達勒”分為有歌詞和無歌詞兩種,如《心上人》、《德莫日根》等,這類“扎恩達勒”曲調豐富,結構多變,附有“訥-耶,呢-耶”的襯託詞,無歌詞的“扎恩達勒”多是觸景生情即興吟詠。只充填“訥-耶,呢-耶”的襯詞。節拍略有自由處理,曲詞也隨著感情變化。

代表作品

“扎恩達勒”《心上人》:“在歲月快速的流逝中,到來了春天的時光,放眼山野草原,披上了嫩綠的新裝。訥伊耶,尼伊耶。飛來飛去的燕子,總是成對成雙,心中思念的人兒,總是走不出我的夢鄉。訥伊耶,尼伊耶。”

傳承價值

“扎恩達勒”在莫旗尼爾基鎮騰克鎮阿爾拉鎮等周邊聚住的達斡爾人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是達斡爾民歌優秀的傳統民間音樂,是古老的達斡爾民間音樂的遺存。挖掘、搶救、整理和保護民間歌唱藝術“扎恩達勒”有著重要價值。“扎恩達勒”多達上百種,挖掘、整理、搶救、保護“扎恩達勒”將推動和促進達斡爾族傳統文化的發展,它的豐富內容和基本特徵,在中國民歌中,實屬罕見,從實用價值看,挖掘、搶救、整理和保護達斡爾傳統民間音樂,“扎恩達勒”對莫旗的文化大旗建設和精神文明建設,豐富各族人民民眾的文化生活,促進各民族人民的共同發展,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都將產生重要作用。

傳承情況

1、“扎恩達勒”的生存和發展的社會基礎發生了變化,主要來自市場經濟大潮,對民間文化藝術遺產的衝擊很大。
圖3 扎恩達勒:《心上人》圖3 扎恩達勒:《心上人》
2、新形勢的發展和需求對“扎恩達勒”的影響,人們對民間藝術處於淡化狀態,年輕人喜歡流行音樂等,這也是制約該民族民間文化藝術發展的主要原因之一。
3、民間藝人的逐年減少也是民間文化藝術消失的主要原因。
4、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追求的現代文化生活日益豐富,審美需求也提高了,對“扎恩達勒”的發展不容樂觀,瀕危的狀態很難改變。
達斡爾傳統民歌“扎恩達勒”已被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保護狀況

遺產級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批准序號:607
遺產編號:Ⅱ-108
項目名稱:達斡爾族民歌(達斡爾扎恩達勒)
申報單位:內蒙古自治區莫力達瓦達斡爾族自治旗
批准文號:國發〔2008〕19號
批准時間:2008年6月7日。同時,還是內蒙古自治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編號是NMⅡ-7。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