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段歷史之所以流傳千古,是由於它蘊涵著不朽的精神;一段佳話之所以人所共知,是因為它充滿了人性的光輝。《道:道義相砥》內容包括李膺執法不畏強權、韓愈向佛教開戰、陸贄敢於冒犯皇帝等。感悟中華傳統美德,獲得智慧的啟迪和溫暖心靈的感動;品味中華美德故事,點燃心靈之光,照亮人生之路。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道:道義相砥
- 出版社:天津人民出版社
- 頁數:150 頁
- ISBN:9787201073194
- 作者:於永玉 董瑋
- 出版日期:2012年1月1日
- 開本:16 開
一段歷史之所以流傳千古,是由於它蘊涵著不朽的精神;一段佳話之所以人所共知,是因為它充滿了人性的光輝。《道:道義相砥》內容包括李膺執法不畏強權、韓愈向佛教開戰、陸贄敢於冒犯皇帝等。感悟中華傳統美德,獲得智慧的啟迪和溫暖心靈的感動;品味中華美德故事,點燃心靈之光,照亮人生之路。
一段歷史之所以流傳千古,是由於它蘊涵著不朽的精神;一段佳話之所以人所共知,是因為它充滿了人性的光輝。《道:道義相砥》內容包括李膺執法不畏強權、韓愈向佛教開戰、陸贄敢於冒犯皇帝等。感悟中華傳統美德,獲得智慧的啟迪和溫暖心靈...
《雞鳴偶記》,是明代後期著名理學家蘇浚撰寫的一篇文章,釋義是道義相砥,過失相規。作品內容 [1]《雞鳴偶記》:道義相砥,過失相規,畏友也;緩急可共,死生可托,密友也;甘言如飴,遊戲徵逐,昵友也;利則相攘,患則相傾,賊友也。[2] 注釋 [1]《雞鳴偶記》:明人蘇浚撰。蘇浚(1542—1599),字君...
畏友,漢語辭彙,拼音:wèi yǒu 是指在道義上、德行上、學問上互相規勸砥礪,令人敬重的朋友。釋義 [esteemed friend] 品德端重,讓人敬畏的朋友 出處 宋·陸游 《病起雜言》詩:“起居飲食每自省,嚴師畏友在我旁。” 例句 明 蘇竣《雞鳴偶記》:“道義相砥,過失相規,畏友也;緩急可共,死生可托,密友...
章老先生就帶著深深的遺憾,與世長辭了。就這樣,章士釗為了實現國共和談、完成祖國的統一大業,奮鬥到生命的最後一息,做到“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了。永別 從上述可以看出,章士釗與毛澤東交往五十多年,彼此肝膽相照。他們之間表現出的那種“道義相砥,過失相規,緩急可共,死生可托”的深厚情誼,至今為人們所稱道。
36.道義相砥,過失相規,畏友也;緩急可共,死生可托,密友也;甘言如飴,遊戲徵逐,呢友也;利則相攘,患則相傾,賊友也。37.交友者,識人不可不真,疑心不可不去,小嫌不可不略。38.疾風知勁草,嚴霜識貞木。39.近朱者赤,近墨者黑。40.以財交者,財盡而交絕;以色交者,華落而愛渝。41....
第八講 把握好正確的交往之道 林清玄說:“人的幸福來自自我心扉的突然洞開,心扉的突然洞開來自從容,來自友情。”“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明代蘇浚在《雞鳴偶記》中曾把朋友分為四類。他認為:“道義相砥,過失相規,畏友也;緩急可共,死生可托,密友也;甘言如飴,遊戲徵逐,昵友也;和...
3.遊刃有餘,掌握朋友相處之道 4.切忌太近,距離產生友誼 5.和品德高尚的人交朋友 6.結交“道義相砥,過失相規”的畏友 7.想成功,結交比自己優秀的人 8.“朋友存摺”,千萬別透支 9.雪中送炭,勝過錦上添花 第6章 打動人心需要貼心:打動伊人芳心,獲得美好愛情 在人生旅途中,戀愛是不可或缺的重要...
德川秀忠繼續遣使勸說:“昌幸所說的道義,似是而非。當今的事,可不是為著幼主秀賴公而起。大老奉行諸懷私心,而啟陰謀,是路人皆知的了。沐恩於太閤的人盡多跟隨內府,奉公秉義鋤滅兇徒。大人早識道理,而應天命(暗指投入東軍),如其不然,便著伊豆守(信幸)切腹,即日破城,一無所存。”上田城 ...
人生有新故 貴賤不相渝 有琴方是樂 無竹不成家 新年納餘慶 嘉節號長春 人靜魚自躍 風定荷更香 養心明素志 晰理入秋毫 望雲慚高鳥 臨水愧游魚 志士惜日短 愁人知夜長 振衣千仞岡 濯足萬里流 鳥歸沙有跡 帆過浪無痕 鐵肩擔道義 辣手著文章 少壯輕年月 遲暮惜光輝 飛星過水白 落月動沙虛 ...
時倭公以大學士為師傅,李公以尚書掌軍機,雖各有分位,未能越俎,而道義相契,可以密相贊襄,切磋德業,海內稱為三大賢。都中凡有志正學之士,皆以三公為依歸焉。”(方宗誠:《吳竹如年譜》,見吳廷棟《拙修集續編》附錄)在地方,以曾國藩為首的湘軍集團也糾集了大批理學人士,除湘軍首領左宗棠、胡林翼外,羅...
南嶽衡山(中):結交僧友 道義相通心氣投 神交眾多方外士 南嶽衡山(下)探訪遺蹟 船山一去三百年 蓮花峰下仍有痕 抗清救國夢 岳陽湘陰:分析戰事 拜會恩師論時局 “調和”之策顯才能 雙峰車架山:投奔遇阻 攜友輾轉趨君王 連月大雨行路難 南嶽蓮花峰:舉兵抗清 頸血如泉進欲出 方廣寺內舉義旗 郴州:遊歷...
不僅如此,責任還體現為社會使命。明末清初顧炎武的“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激盪起無數人位卑不忘憂國的情懷。尤其是魯迅先生所指“中國的脊樑”,那些埋頭苦幹、拚命硬幹、為民請命、捨身求法的人,之所以“掩不住他們的光耀”,說千道萬,只因一顆捨我其誰、勇砥中流的責任心。在現代社會,公民責任具有最廣泛...
19.砥礪(dǐ):此指磨練。砥,細的磨刀石。礪,粗磨刀石。20.日偷:越來越苟且敷衍,只顧眼前。偷,苟且。21.敗德毀行:違背道德,敗壞品行。敗,使敗壞。毀,使毀壞。22.鮮:少。23.力矯頹俗:全力改正不良的風氣。矯,改正。24.責無旁貸:自己的責任無可推卸。25.苟德之不修,學之不講:此句為...
從道義上講,沒有比師承更重要的禮,沒有比婚姻更大的事,士人沒有比廉恥更優先的品質。就李良的這件事情來看,他連普通人尚且不能當,更何況還能擔任光祿寺卿這樣的職位嗎?應該立即罷免他。”於是李良無法自安,就託病辭官而去,當時的士人認為這很痛快。河東巡鹽 正德八年(1513年),以監察御史巡河東鹽法...
民國六年至民國十六年(1917至1927年),中國呈現了與春秋戰國時期的“百家爭鳴”相比肩的思想最活躍、文化最燦爛的局面。繼承了傳統“士”擔當精神的一代民國清流,“以天下為己任”,為民族自尊、學術自尊,在風雲動盪的時局中扮演著先鋒角色。他們學問超絕而又狷介不羈;相互間道義學問相砥礪,卻在時代大潮的衝擊下...
“義”是所欲表達的內容,也包含正義、道義、正道之意。中國的現代刻字藝術當有別於他國,走符合中國傳統美學、中國藝術精神、中國藝術哲學之路。通過“義”和“形”表現意、象、情、景、境的傳統審美,使作品更具思想性、主題性、哲理性和學術性。 “形”,即形式。以書法形式為素材、吸收現代藝術構成的創作...
3.道義,情義,捨生取義一 釋“義” / 084 4.忠勇,忠義,精忠報國一釋“忠”/ 085 5.孝道,孝敬,百善孝為先一 釋“孝” / 087 6.和睦,和氣,和為貴一釋“和”/089 7.喜愛.友愛.用心去愛一釋“愛”/091.8.禮貌,禮聘,禮尚往來一釋 “禮”/ 092 9.忠誠,真誠,誠心誠意-一釋“誠”/094 ...
肖志濤 鐵肩擔道義 妙手著文章 田大偉 腳踏實地 志存高遠——用“定量”與“定性”於市場中博擊風浪 張 征 適者生存 永葆激情——擁有良好心態才能無往不勝 羅軼麟 為小爸爸小媽媽們找個“好姑姑”孫 濤 與肝膽人共事 無字句處讀書 王凌霄 一位證券投資人的“自我修養”余 煥 奉獻社會 實現價值 汪謙...
“義”,是指正當、正直和道義,即“正義之氣”。《禮記》曰:“仁以愛之,義以正之。”古人說得很清楚:“仁用以愛人,不在愛我;義用以正我,不在正人。”一名有職業素養的優秀員工應該砥礪自己的德行,努力提高自己的才能,處處體恤他人,不要苛求,因為自己也並不完美。學習國學之“義”可以使企業員工深...
在他的鮮血中,神族、時空妖靈、深淵惡魔和虛渾之靈這四種血脈體系呈現出晶體鏈條形態,相互間涇渭分明,一條條血脈晶鏈中蘊藏著血脈體系的諸多奧妙,傳承秘術,力量道義,天地規則,似盡數烙印其中。秦烈的血脈體系現為超階,所形成的三個心臟,第一心臟匯聚著赤紅色神族血脈晶鏈,現擁有烈焰、玄冰兩種神族血脈屬性。第二...
束修砥行,精研書史。吳門文震孟、姚希孟等皆折輩與交,為復社成員。周順昌罹璫禍,裹金急其難;馬世奇殉國,設誄以哭之。清初江南反側未靖,凡郡中大族,多被誣以通叛而攫其財,瑞國為群小所構,受驚受辱,毀家行賕,僅得免。本欲終隱不出,懲艾前事,以門高懼及,因就吏部謁選,順治十三年授增城...
作字行文,文以載道,書以煥采,切如時需。此言雖然樸素無華,卻高度概括了中國書法的內涵和價值。書法首先是表達、記述的需要,在此基礎上,它又要擔當起“助人倫,成教化”的道義,然後才有“筆底龍蛇,萬歲枯藤,幾至若皮、肉、筋、骨、氣等如人一般的審美需求”,於是,書法上升到了藝術的高度。當然,...
豐美的原野土地肥沃,富饒的大地平坦如砥。清澈的洛水渾濁的溝渠,引來流水激起浪花。遠處南北向的田道如繩拉般筆直,近前東西向的田路像箭飛似劃出。青灰色的犍牛駕著青色的車軛,天青色的車轅連著青黑的耒耜。耕牛整齊待馭于田邊,等候萬乘之尊親臨。文武百官先行到齊,按其職務分班列位,上上下下,都是朝廷命...
中國書法,博大精深,其中蘊含的道義、文化、修養等無窮無盡,有人窮其一生學力,也未必領會一二。忠文在不斷的探索中,愈來愈感受到書法的巨大魅力。特別是物象書法,既需要豐富的想像力,又要有足夠的基本功,更重要的是要具備情不自遏的激情,在一剎那間,運氣凝神,傾所有的功力於筆端,一氣呵成,則形、勢...
至於女兒瑾容……李瑾容的根骨、悟性、毅力,無一不是萬里挑一,好像是李家歷代列祖列宗各取了一點精華,全都傾注在她身上,天分卓絕,比同齡的男孩還要強出百倍。偏偏又是這么一副孤傲驕狂的心性。當此亂世,有天賦鐵肩,她肯不肯擔這一副道義?她沒見過天高地厚、世情險惡。不知什麼是外,
從順治末年到康熙初年,郭守真在九頂鐵剎山雲光洞收徒八人,這八人是:山東蓬萊人王太祥,山東掖縣人王太興,直隸大興(今屬北京市)人高太悟,直隸臨榆(今屬河北省)人劉太琳,山東濰縣人趙太源、傅太元,山東海陽人沈太宗,盛京遼陽(今屬遼寧省)滿洲正白旗人砥太庸。郭守真見本山道事已具規模,香火興旺,...